复旦大学生科院校友 李紫薇 嘉乐资本(医药类) 投资总监 采访稿
------不断尝试,寻找适合自我的最优解
16级药学院金朴扬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和李紫薇校友的访谈只能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进行。虽然在线交流的形式缺少了面对面沟通的亲切感,但是在渐渐聊开之后,我也不难感受到李紫薇校友对于我们后辈的热忱关怀与真挚祝福。
李紫薇校友在复旦生科院取得了学士学位并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了博士学位。在这段时间中,她科研聚焦的方向一直在分子细胞发育生物学,据她说,这是因为在复旦期间她加入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师从HHMI导师韩珉教授的一段经历:韩珉教授是她科研生涯的第一个启蒙者,强调学术工作中的勤奋和独立思考。在从事2年博士后研究后,她回国创业,也在分子检测行业的创业公司有过几年历练,在2019年初转行进入生物医药投资领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从高级投资经理成为了嘉乐资本(医药类)药及CRO方向的投资总监。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李紫薇校友认为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去尝试,尽可能解除广阔的世界,这样一方面有助于选择自身的定位,另一方面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了解自身还需要不断提升的地方。
在了解了校友的背景后,我们的话题开始转向我较为熟悉且感兴趣的方面。在谈及未来职业选择的时候,李紫薇校友结合她的个人经历向我阐述了作为一个具有生物医学背景的学生,如何才能够在咨询公司和私募股权两大行业发展中顺利起航。她谈到,作为新人,进入咨询公司后通过接触各式各样的行业与形形色色的人物,个人能力会得到非常快速的提升,但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对于尚未积累丰富工作经验的新人来说也必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PE私募股权行业往往较少直接招聘应届生,其智力密集型的决策负责机制更加适合于拥有一定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话虽如此,李校友也依旧鼓励我可以尝试在不同的行业实习,体验各行各业真实的工作状态,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在访谈的最后,我临时起意打算在既定的问题框架下多问一些更加“接地气”的问题。而校友也非常耐心地回答了我这些看起来还不是那么成熟的疑问。当我和她抱怨:“和商科背景的同学相比,我们医药类的学生的商业基础知识并不扎实,周围也没有浓厚的实习氛围,这样的现状让我感到困扰。” 她在听了这个问题后,笑了起来,接着立即鼓励我,她解释说:虽然在学生时代,我们对于商科的了解确实不如经管类的同学,但是在企业中脚踏实地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习惯并理解商业运营的一些方面,毕竟管理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优化。但是在高等教育期间所学习到的医药专业知识,是未来几十年职业生涯的巨大瑰宝。目前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往专业、细分不断拓展的趋势,扎实的学术基础逐渐变成了中高级岗位的必备条件。只要踏踏实实的耕耘,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成就是自身不断追求卓越的水到渠成的结果。当然,如果对于一些职业想要进行了解,花一些时间进行实习也是可以尝试的,但是切忌人云亦云,这些决定必须是自己独立思考后得出的结果。
听了校友的解答,我瞬间觉得,之前的一些担忧其实并没有必要,我应该珍惜现状,立足当下,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于未来最大的负责。而我也无比感激可以拥有这样一个机会,通过这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访谈,聆听到了来自卓越前辈的更多成熟观点,也让我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建立起了更加清晰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