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物理柯一雄:不追求“标准答案”,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

2020-03-31|校友走访

11级物理柯一雄:不追求“标准答案”,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

18级法学院胡慧琳


  柯一雄校友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物理学专业,获得香港科技大学投资管理学硕士学位。


  柯一雄校友在复旦就读物理学专业,并修读了管理学院的会计学第二学位。通过大一开始的实验室体验计划和校园中各类校友分享,他逐渐意识到虽然自己对物理学很感兴趣,但是从职业规划上来说,他希望能够将研究和分析更快地付诸应用,并与更多人沟通和交流,于是决定在继续物理学本科学习的同时,开始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更多准备。毕业后,他前往香港科技大学攻读投资管理学硕士学位。

良师益友,陪伴成长

  回想大学生活,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位导师是他的寝室导师,杨中芹教授。当对未来感到迷茫的他告诉杨老师自己不打算追寻物理学研究的时候,老师并没有给焦虑不安的他增添压力,反而鼓励他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并跟他分享了一些物理系校友毕业后在其他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例子。导师的支持与鼓励让他减少了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的焦虑,也鼓舞他坚定地摸索与同班同学不同的发展道路。他非常感激作为复旦综合的学科构成和自由的文化给了他多元的发展空间和充分的资源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也让他结识了一群互相勉励、共同进步的系外好友。在这一过程中对自我的深入探索和对各种问题的独立思考与坚持也让他在后来的工作中受益匪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充分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持续地发展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柯一雄校友分享道。

放弃“标准答案”,拥抱不确定性

  柯一雄校友目前在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香港办公室工作。香港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也比较忙碌,但是他乐在其中。他说,我们对于工作的选择应该兼顾收入和自己的兴趣,最好的工作不一定是别人羡慕的工作,但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得出了一点体悟,就是不要把自己困在既有的框架中。标准化的基础教育和理科的背景让他有意无意地想要寻找“标准答案”或者“最优解”,但很多时候,我们的世界正是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才会如此多元,富有创造性。

  讲到自己在投资领域的工作,他说这是一件挺“看运气”的事。有的人做了不符合逻辑的分析和决定,却大赚一笔,有的人分析清楚了当下的情况却因为黑天鹅事件亏了很多,这都是常常发生的。“但是从长期看,只要坚持大概率正确的事情就会成功”。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大多有更直接的因果关系和更多的“标准答案”,但由于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投资中往往很难找到稳赚不赔的一笔投资。“其实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尝试拥抱不确定性,独立事件的不确定在重复多次之后总能趋于确定”。

  校友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某种程度上像一场“侦探游戏”,需要寻找蛛丝马迹,发现各种可能的联系,需要识别哪些信息可信度更高,哪些信息只是烟雾弹。他总结道,“当发现自己的工作本身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游戏,那可能就说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立足当下,共勉前行

  当问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他分享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单位,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多请教前辈、同事,让自己不断成长。但更重要的是结识一群志同道合、能够带来力量的好朋友。珍惜在学生时期能够自己安排时间的优势,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