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级外文周嫣:来自HR姐姐的经历与建议
2017级药学院硕士李昕蔚
刚收到 “结对子”信息没多久,我就和学姐取得了联系,她态度一直特别热情友好,让我很早就开始期待这次访谈。原本约定年后见面,然而由于疫情我一直没能返回上海,当我询问学姐能否改为线上采访的形式,她仍是痛快地答应了。初印象里,周嫣学姐是一位温柔有礼的小姐姐,很会照顾别人的需求。
遥远的复旦生活
原本我以为现就职于住友制药的周嫣学姐是从医药专业毕业的前辈,开始了交谈我才知道,她是复旦大学1994级外文学院英美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友。1998年本科毕业,时隔20多年,学姐谈起在复旦的日子还很是感慨。“这样一座人才济济的高校,刚走进来才真正理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还会有一点小落差,想着这么多优秀的人聚在一起。”第一句话就道出了当年每一个我们刚来到复旦时候的心情。学姐说,当年上海高校的评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吃在同济,玩在复旦,住在交大,爱在华师大”,她的解读也非常到位。“其实这个‘玩’,应该更多指的是我们复旦有很多社团活动让大家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仅仅是在埋头学习自己本专业内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可能更丰富多彩一些。”学姐还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很多当年的画面,在东区的宿舍生活,穿梭于众多教学楼的奔波,图书馆的挑灯夜读,还有难忘的毕业旅行,很多都还和我们现在一样,是复旦每个学生的记忆。
跟随兴趣改变职业道路
在九八年那个IT热的时代,大家都跃跃欲试地想去IT行业里体验一番。于是结合着自己英文专业的能力与当时的好奇心,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周嫣学姐选择加入了一家做Computer-Based Training(CBT)即网络培训课程的初创型欧美外资公司。作为当时的新兴领域,课程包含了很多包括MBA管理在内的方向,并且运用到了当时基于计算机教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前期工作中学姐主攻课程设计,两年后她在公司内部转岗中选择了调往HR的Training Department。谈到这个选择,学姐说当时主要还是考虑到前两年工作的内容与HR的training领域相通,而在不断的尝试与体验中发现在deskwork与interaction的比较之下,自己更喜欢与人交流的工作,擅于表达与沟通。我想这是学姐在工作过程中的不断思考帮助了她进行后续的规划,学姐说这也是兴趣使然。
克服挑战就会有收获
就这样,学姐开始了在HR领域的发展成长,而最大的转折点是她的第二份工作。在第一家公司工作四年后,机缘之下,她去到了日本。即便有在复旦学习日文作为第二外语的基础,但毕竟时隔数年,依靠当时的语言水平她还很难融入日本社会工作。于是学姐毅然决定重新自学日语,用了一年时间就通过了能力要求最高的日语一级考试,并顺利地开启了她在异国的工作。除此之外,从原本的欧美企业转到了一家日本本土的高科技企业,“Culture Shock”是最大的考验。无论是身份转变为全领域HR,还是要适应日本当地的企业文化与政策去做好员工管理等的工作,都是她面临的挑战。“欧美与日本企业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异,前者更松散自由,平等开放,就好像在校园里与同学在一起的感觉,而后者则会更注重日常规范化要求和企业文化、员工管理与关爱。” 越难的挑战会带来越大的收获,学姐坦言这段经历也为她后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得益于在复旦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自身的适应能力,学姐克服了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逐渐适应日本的工作生活环境,无论是日常口语还是书面表达都能够达到日常生活中与工作业务中的正常水平,胜任在日本本土完成HR选用育留各个环节的日常工作。虽然只短短几句带过,但要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同时提高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并且秉持不怕出错不怕出丑的心态去不断锻炼,我相信当时学姐一定也付出了很多辛苦与努力,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好的成果。对于HR日常化的一些琐碎工作,学姐也克服掉心理上的一些情绪去尽力做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还有就是一颗不服输的心”,强大的心理意念支撑着她走过这段最艰难的日子,慢慢做到工作得心应手。
迎来重要转型期
在日本生活五年之后,学姐决定返回祖国来到上海,并且加入了第三家公司,一家日本的电信公司。这是一家全球化的大企业,她在这里度过了工作的转型期,亲身经历了集团公司合并这样的大事件,也更多地与总部HR进行合作,在过程中接触到更为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与更深层次的HR管理工作。这些使她更清晰地了解到大型公司的管理操作,锻炼她从更高的视野角度进行管理工作,也为她提供了更多经验基础。于是,2012年学姐加入到了住友制药,成为了HR部门负责人。
步入医药行业看未来发展
我是来自药学专业的学生,因此这部分我们自然交流得更多一些。对学姐来说,住友的经历是一次岗位上的提升,也是从业领域上的新变化。虽然跨行从业,但从她的讲述中我感觉到,这七八年的时间里她已经成为了医药领域的“专家”。
首先,学姐对住友制药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住友集团是日本最古老的企业集团之一,其子公司涉及各行各业,住友制药是其中唯一一家涉及医药领域的公司。进入中国之后,企业做出了本地化调整,尊重中方人员的能力与意见,具有很强的企业责任感,同时也继承了日本管理中谨认真的风格,注重“报联商”和责任制的归属,走长期平稳发展的路线。她提到,医药公司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做新领域的研发,而住友就是一家注重创新研发的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通过合并、合作进行癌症、CNS、再生细胞等新兴领域的科研,推出了非常好的产品。
谈到行业发展,不论是提到的“4+7带量采购”、“两票制”等各类政策还是药品流通、新产品引入、探索新合作的领域方向,学姐都介绍得非常专业。关注到国内的一些现状例如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学姐说目前企业主要还是通过宣导去帮助医生做到合理用药,也希望通过一些战略合作来积极推进患者可及,为医生与患者搭建沟通桥梁,更多地关注到患者的临床需求。提到对未来的展望,学姐提到,很希望能够积极推进全球多中心的早期临床试验尽快在国内开展,好的研究成果能够尽早上市,惠及中国的患者。
作为HR给我们的一些工作感悟
最后,周嫣学姐很贴心地解答了我关于就业的一些困惑,也愿意为所有学弟学妹提供一些参考帮助。谈到工作这么多年的心得,她说:“我觉得就是兴趣吧,兴趣是支撑我这么多年一路走来的非常重要的一点。非常认可一句话,说热情是高于一切的原动力。只有热情和兴趣才能够支撑一个人去坚持自己的职业。”她也提到,工作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很多日常无聊枯燥和不那么开心的经历,坚持做好了每一个最简单的小事,才能够去完成更高层次更复杂的工作。此外,与现在很多频繁跳槽的年轻人不同,她认为想要在一个领域做深做精,沉淀非常重要,每当想要做出一个新的选择,要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次选择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我们当时非常流行一句话,叫做你想要在一个small pond里去做big fish,还是在big pond里面做small fish。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正解。大公司有很好的体系化、系统化的培养,可以在那里做出长期的职业规划,而小公司则会有更多锻炼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可能。”学姐说,有规划自然更好,但在刚起步阶段看不到很远的未来也很正常,这个时候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才更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困难,一路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