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级新闻学院詹国枢:情于复旦 情与新闻

2021-11-24|校友走访


77级新闻学院詹国枢:情于复旦 情与新闻

  


詹国枢,19781982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后先后到经济日报社担任记者、副总编辑,在人民日报社担任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2010年退休。曾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

  

情结复旦

“复旦,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母校,也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拐点”,詹老说,“可以说,没有复旦,就没有老詹的后半生。”


在复旦学习生活的四年,给詹老留下深刻的印象。毕业四十年来,詹老难以忘怀那个朴实亲切的校门,那幢每天晚饭后同学们抢占座位的图书馆楼,那条长长的两旁绿荫合抱的校园大道,以及距校园不远可以散步至此掏几毛钱便能解馋的五角场……更难忘怀一个寝室七个男子汉之间虽仅四年却绵延一生的友情,春节一人留守寝室清晨醒来那些结冰的脸盆,以及上海同学家里相邀团聚时热气腾腾的除夕晚餐……从金沙江边到黄浦江畔,从公务员到新闻学子,复旦大学带给詹老的,不仅仅是更多的专业知识、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发展平台,更是深厚的友情与浓郁的温情……


在提到当初选择新闻专业的初衷和工作契机时,詹老却用“阴差阳错”来形容。


“选择新闻专业,纯属偶然”。性格内向、喜欢个人独立思考的詹老热衷于埋头钻研哲学。高考志愿,原本填的是哲学系,却被新闻系录取。由于这个“偶然”的开端,詹老与新闻的缘分一结就是近40年……


毕业时,恰逢经济日报王浩天副总编到复旦挑选毕业生。王浩天临回成都的前一天,到校友张四维,詹老的导师,家中吃晚饭。无意中看到詹国枢的毕业论文,随即一眼相中,并提出希望詹国枢到《经济日报》工作的意愿。就这样,詹老便去了经济日报工作。

  

情忠新闻

在经济日报工作时,每天下午五点下班后,詹老选择留在报社,等到晚上十一点再乘末班车回宿舍。这样一来,每天有六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可供支配。“那时年纪还轻,做事很是执着。心想,这辈子就吃笔杆子这碗饭了。手下可用将士,无非数千汉字而已,不把弟兄们脾性都摸清楚,到时咋派用场,怎能游刃有余?”于是,詹老下定决心:通读辞海!从那以后,詹老手捧厚厚的一大本辞海,每一天、每一页、逐字逐句,直到最后一页!期间,遇到费解的词句,反复琢磨、思考;看见有意思的词句,马上兴奋地提笔记下。到第二年冬天,詹老已从“辞海进修班”毕业,笔记已记满三本……

到报社工作的第二年春,詹老便接受到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赴河北沧州采访一位勇于改革的厂长王宏烈。采访后回到报社,詹国枢的怀里已经揣着六千余字的长篇通讯初稿。返京当晚,詹老兴奋得迟迟不能入睡。当时,他还住在单位的七人集体宿舍。怕影响别人睡觉,熄灯后,詹老只好在床上默背通讯稿,背到哪里觉得不妥,便立即起身,悄悄打开手电筒,将文章改好再小心躺下,继续背诵。反复推敲锤炼,终于才呕心沥血地写就一篇通讯。回想起这段经历,詹老骄傲地说道:“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大家对我刮目相看。”


在报社的工作中,詹老才感到自己真正地以记者身份亲身实践。“我是一个干一行就会爱一行的人”。由于每天沉浸在采访和编辑工作中,詹老切实感到做新闻工作的热烈而紧张的节奏,崇高而神圣的使命。在报社的工作实践中,他亲身感受到,新闻工作是很有意思的、很有意义的工作,这更加坚定了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正是由于这一份热爱,詹老笔耕不辍,凭借他如复旦校园般质朴的韧劲,克服各种困难,在新闻事业中干出了一番成就。


詹老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采取灵活策略“抓住主要矛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砍出了“四板斧”,至今仍让人赞不绝口。第一板斧首先解决报社内的“民生问题”——提高职工收入;第二板斧着力于提升报纸质量,筑牢报社运营的根本;第三板斧“因地制宜”,增加海外发行;第四板斧是建设单位文化,提升报社凝聚力和软实力。这些改革确也取得了成效。


从事了新闻工作几十年,退休的詹老任然坚持着写作,将写作作为自己最好的娱乐与休闲方式,先后开设了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每天总要抽出时间,关注民生,留意时事,畅所欲言,直抒心臆。“这不但让自己退休后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愉快,而且也让我与现实世界心心相印,紧密相连,将自己的退休生活打造成了人生第二春。”


“今后,就这么顺其自然地走下去吧,我相信,写作将会陪伴我一生。我的一生,都将做一名勤勤恳恳乐此不疲的码字工。”

  

情系后辈

詹老在第二十二个记者节来临之际这样寄语青年记者:“记者是一个需要坚守底线的职业。如果你太爱钱,最好别干记者。如果你太怕事,最好别干记者。如果你太胆小,最好别干记者。因为,世上还有别的职业,比记者更容易赚钱,而且也不会惹事,不用担惊受怕。所以,年轻人要干记者,首先要想好喽,不要到时后悔。”第二届范长江新闻类获奖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这般“劝退”,实则却尽数新闻工作者的品质:清廉、勇敢、正直、坚守底线与正义……


詹老认为,就新闻专业而言,读书时大多是纸上谈兵,即从理论上理清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相对缺乏实操锻炼。而进入社会工作后,将面临新闻系学生身份向一个独立思考的媒体人身份的转变。这时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不再有老师告诉你如何寻找选题,也不再有老师教导你该从何入手。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寻找一切实践机会,多跑,多思,多写。不断地采访写作,是你迅速提高采写水平的不二法门。不停地琢磨思考,是你较快提高思想水平的最佳选择。”


此外,宏观地放眼整个人生,詹老信奉“大命由天,小势可为。”回顾一生,詹老认为自己最重要的有七个人生拐点:插队、结婚、读书、进京、挂职、调动、退休。每一个拐点,都是摆在詹老面前的面前的一次选择机会,也是一次人生考验。“我的七个人生拐点中的任何一个拐点,都若隐若现地会有‘大命’的存在与制约,也都会有‘小势’的努力与改变。”


说到人生的第一个拐点,詹老是这样讲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发出的号召。当时,中国任何地方的任何城市青年,只要符合条件,都得上山下乡。这就是大命,谁都得接受。但是,同样是下乡插队,是积极主动地认真体验,还是消极被动地得过且过,显然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也就是你可以有所作为的小势。所幸的是,我自觉地选取了第一种态度,下乡插队便成了我人生难得的历练,为我逐步树立不畏艰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打下了基础。大命与小势,是每一个人一生必须随时面对的一对矛盾。相信大命由天,你会在大的波折和打击面前坦然以对,决不纠结。信奉小势可为,你会在纷繁琐细的日常生活毫不懈怠,自强不息。倘若能将大命与小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么,你这一生也就不应该有什么遗憾了。”


最后,詹老这样寄语学弟学妹们:“大学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要逐步树立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因为,这些将决定你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你的后半生。”

  

(采访人: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第一团支部刘姝环、潘洋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