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18日下午,复旦海南校友会50余名校友及亲友齐聚万达影城(海航日月广场店)VIP厅,提前包场观看电影《望道》,共同走进青年觉醒、山河激荡的年代。
提及“陈望道”,复旦学子无不深感自豪,他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传播者,他是中文修辞学的奠基人,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高校新闻系,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
陈望道(1891-1977),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等,出生于浙江义乌,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复旦大学原校长,历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陈望道翻译了第一篇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曾任旷世巨著《辞海》总主编,撰写《漫谈“马氏文通”》和《修辞学发凡》等专著。苏步青先生在纪念陈望道诞辰100周年之际题写了一副对联,传神地概括了陈望道的一生:“传布共产党宣言千秋巨笔,阐扬修辞学奥蕴一代宗师”。
2021年,在陈望道130周年诞辰之际,电影《望道》正式开机。影片以陈望道的生平事迹为线索,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中提到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主题,展现陈望道与挚友陈独秀的革命情谊,与妻子蔡慕晖的信仰爱情,以及其一生培养进步学生的光荣事迹。
影片《望道》以大量的细节描绘了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比如陈望道为了寻找德语Bourgeois和Proletarians准确的中文表达,揉成团的废纸堆满了屋子地板,他最终在练武时灵光一闪,推翻了日文版的“绅士、平民”以及普通的“富人、穷人”的译法,提出了最符合共产主义内涵的“有产者、无产者”。还有习近平总书记提起过的他误把墨汁当糖水吃、“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著名故事。电影重现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与传播的历史过程,带领大家深切感受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有志青年对信仰的追寻,对真理的渴望。
望尽天涯,道阻益坚。电影《望道》让我们回望来时的路,世事沧桑,文化激荡,信仰烁光,历久弥新。期待更多校友在影片公映后携亲友走进影院,与老校长望道先生共同溯源真理之路!
来源: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