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校友活动——从种子到餐桌的全程体验

2018-11-14|复旦大学校友会


  在翘首期盼了多日之后,11月10日,馥友美食俱乐部校友一行20多人,驾车前往位于即墨金口镇的中科院青岛实验基地。在这个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我们赏的不是山海壮美,而是田园小趣;听的不是鸟语蝉鸣,而是农业知识;闻的不是花香馥郁,而是泥土清新;品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蔬果鲜甜。

  青岛市农科院研究员黄婷婷便是我们的“传道者和解惑人”。作为少见的女性育种专家,她对蔬菜育种和农产品安全问题可谓了然于胸。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兴致勃勃地走进一个个科研大棚,立刻便被这满目绿色吸引。有青绿的萝卜、翠绿的芹菜、浅绿的白菜、黄绿的油麦菜。还有西红柿、卷心菜、茼蒿、葡萄等几十个品种的蔬果。面对日常餐桌上的食材,大家从食品安全方面提出了种种疑问。“很多摊贩说,我的菜不用化肥,这话可不可信?农药会有残留,怎样使用安全合规?”“哪些是转基因食品?市场销售监管严格吗?”面对疑问,黄婷婷研究员笑盈盈地举例讲解了化肥、农药的科学、安全使用方法,澄清了对转基因食品的很多谬传。校友们听了讲解,消除了许多关于农产品安全的疑虑,也切身体会到农业科技人员为选育优良品种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付出的长期艰苦努力。

  

  听完科普知识,校友们早已跃跃欲试,急于展示自己的厨艺,品尝种种诱人的优质、安全、新鲜蔬菜。犹如一支训练有素的战队,大家在美食群主曲秋霞的统筹安排、一声号令之下,包子、饺子、哈饼组各占一席,自成“方阵”,热情高涨又井然有序地开始了美食制作。揉面、擀皮、切菜、调馅,众人各司其职、各展绝活,忙得不亦乐乎

  DIY的饺子真是鲜美至极。馅料里的菜,用的是有着“后花园芹菜”之称的金口芹菜。乾隆皇帝赋诗赞誉到“翡翠掩羞无颜色,郁香不忘后园情”。此,金口芹菜鲜嫩多汁、郁香清脆,便成了钦点贡品。馅料里还加入校友带来的新鲜扇贝柱提鲜,大家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喝着甘醇的古法制作老酒,真是满口余香。


  说起我们亲手制作的包子,比起上海小笼包、天津的“狗不理”、广州叉烧包,那都是毫不逊色。先看外形,或形如满月,体态丰盈。或貌若柳叶,面容俊秀。再窥馅料,萝卜缨猪肉加入葱花、酱料调味,料足味浓,鲜香四溢。

正如每道菜都有各自的味道,人生不免也是甜酸苦辣、五味杂陈。也许生活就像一场美食之旅。我们像探寻美味一样寻找目标,像辨味酸甜一样分辨善恶,像解味肥腻一样解读甘苦,像品味浓淡一样体味顺逆。一切滋味,只有品尝者才知道。所有营养,唯有享用者才吸收。

一粒种子,经相遇的人细心栽培,辛勤灌溉,长成丰硕的果实。由赏识的人采摘制作,获得品尝、赞美。这食物的旅程,仿佛也在诉说着黄婷婷老师和我们与蔬果美食之间,那过往和当下的故事。我们,共同完成了和优质蔬果从种子到餐桌的全过程、零距离互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