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人理想追求
和国家、人民的需要融合时
就能充分体现人生价值
哪里需要、哪里艰苦
我们就到那里去
为民众防治疾病
近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治道楼召开的上医校友“指点江山医疗队”座谈会上,原华山医院党委书记张永信,原贵州省黔南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州医院副院长沙战荣,原闸北中心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樊祥生,原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管镜耀,原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高尔生作为“指点江山医疗队”代表,分别通过线上线下深情回忆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安家落户、送医送药的故事。他们说,“这段经历让我们脱胎换骨,明白了人生价值在哪里。”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座谈会由张艳萍主持。
我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忘不了大学毕业后赴山区医疗队工作的11年。那段经历对我一辈子追求的志向,以及对我的人品、性格、爱好、乃至家庭都起着深刻的影响。”张永信说。
1968年2月15日,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不同系、不同年级青年学生组成的“指点江山医疗队”奔赴贵州省最贫困的地区——剑河县太拥乡,在这个“出门就爬坡、没有任何机动交通设施”的地方扎下了根,用医学知识为当地群众解除病苦。这一去,就是11年。
因为口腔骨髓炎没有及时治疗、增生的骨质长满大半个口腔导致吃饭都很困难,麻疹病毒在寨子里肆虐,婴儿出生后母亲却因大出血死亡,年轻人结婚时的一床被单要用一辈子,大冬天寨子里的男孩子们光着屁股……这一幕幕景象深深刺痛了医疗队员们的心。“我们抱着改变农村落后的医疗条件的目的和热情来到山区,要加倍努力地发挥医生的专业特长为当地百姓看病。”沙战荣说。和老百姓同吃同住,背着药箱走几十里山路,跋山涉水、走村串寨,这是医疗队员们每天的必修课。
“有一天晚上我值班,遇到一位患者家属来请我出诊,我们晚上9点多出发,凌晨4、5点才到他家里。患者得的是肝硬化,大量腹水,已经很难处理,我给的药物和治疗也非常有限,但我的到来,显然给了病人很大的安慰,这让我觉得走再远的路也是值得的。” 高尔生说。“我们每天吃的是酸汤,但从不觉得苦。”
在煤油灯下钻研业务,互教互学相互促进,同时积极推广合作医疗、培训赤脚医生和新法接生员,建立一支撤不走的医疗队,张永信说,“小队有卫生员,大队有卫生室,公社有卫生院;小病小伤不出村,一般重病大病不出县”,这是医疗队员心中的梦。在农村山区奋斗的十余年,让他明白了人生价值在哪里——当个人理想追求和国家人民的需要融合时,就能充分体现人生价值。“医疗队员们扎根贵州山区,短则11年、长则25年,其中沙战荣和爱人李爱芬(第二批队员)在贵州工作直至退休,退休后依旧在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我们都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党和国家的需要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打好基础,在关键时刻能够救人一命
在太拥,医疗队员们书写了一段段佳话:经过一个多月准备、历时4小时手术,成功帮一位腹部肿大一年多的少女取出重达26斤的肿瘤;守护一天一夜后,背一个颅骨骨折的孩子走60多里山路到县医院抢救回一条命;用嘴把百日咳重症患儿堵塞在气管中的痰液吸出……当地百姓这样表达对“指点江山医疗队”的感激:“党带领我们挖苦根、穷根,现在又派医疗队来挖病根,救命根。”在医疗队员们看来,这是源于在上医学习时打下的扎实基础。
第一次面对一位难产产妇,樊祥生“一边消毒一边回忆教科书上对于难产的处理方式,最后手都发酸了,终于帮助产妇顺利分娩”。高尔生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一位肚子肿大的患儿,查体后判断是肠梗阻,虽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但“脑子里的医学知识派上了用场”,开刀、用药,几天后患儿就康复了。
“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学习时一定要努力,基础打得好,知识在关键时刻能够救人一命。”高尔生说。
你为老百姓真心服务,他们也把你当亲人
医疗队员的奉献,被百姓们记在心里。1998年,当医疗队代表重访太拥时,那位30年前成功被取出腹部肿瘤的患者从几十里外赶来看望当年为她手术的医生。一路上,队员们都被当地百姓簇拥着,听他们回忆当年医疗队员们如何解除了自己或家人病痛。
“一位大娘一定要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吃晚饭,她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指点江山医疗队’。”管镜耀说,“当年我们队里的女医生半夜出诊,都是当地的百姓护送——前面一排火把、后面一排火把,从未发生过一次事故。而对于医治的结果,老百姓们说:‘医生治病不治命’。大家以心换心,医患关系很好。”
医疗队员们给百姓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情谊,百姓们也给队员们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高尔生回忆起这样一件事时,潸然泪下:“有一次我爱人和一位大妈同住,半夜大妈发现我爱人很冷,就把她的脚捂在自己胸口,就这样捂了一夜。”
“你为百姓真心服务,他们也把你当亲人。当地人民热情、亲和、朴实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鼓舞我做一个好医生。”沙战荣说。
这是爱的延续
2013年底,张永信开始编写一本讲述“指点江山医疗队”事迹的回忆录,一年多后,这部24万字的《我与第二故乡》正式出版,里面述说着这一代青年医务工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每年我都会通过医学人文课和上医的学生回顾过去的故事,教导当代大学生,要把人生的路走在党指向的路上。”张永信说。
在医疗队员们心目中,贵州早已成为各自的第二故乡,“对贵州的感情比对自己的家乡感情还要深厚。这二十多年间,我回了3、4次老家,但回贵州,回了十几次。”高尔生说。
1979年,贵州省委决定,对“指点江山医疗队”进行重新分配。分赴不同岗位后,队员们依旧在坚守初心。
离开医疗队后,高尔生回到上医攻读研究生,后到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工作,期间多次回到贵州开展计生培训、组织当地人员共同申报研究项目。在一次项目调研中,他看到当地学校的艰苦环境,决心捐资助学。这个反哺第二故乡的资助项目从“指点江山医疗队”队员们辐射开来,延伸到身边的家人、同事们,持续至今已有大约20年,据不完全统计, 200余名学生连续三年受到资助;除了经济上的资助,队员们还提供给已读大学的学生们一定的勤工助学岗位, “鼓励他们通过劳动换取所得,自食其力”。
近些天,队员们又一次收到好消息:一位受资助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军入伍了。“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们资助的学生主动选择保卫祖国。”高尔生说,“这是爱的延续,我在上医读工农预科时也是靠的助学金资助。”
上医教会我们:
一定要做一个好医生
“1960年9月,我考入上医,我们366名医疗系的同学在上医党委的组织下,开马桶车到徐家汇的各个弄堂里收粪水,这是我在上医的第一课。后来每年三赴崇明参与修大堤。当时的医学院,学习最苦的就是上医,但正是这样的培养教导我们不但要精业务、还要精品德,要与广大人民在一起,正是这样的培养孵化出了这支 ‘指点江山医疗队’。”管镜耀说。
“医疗队是以高年级的党员学长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在他们的带领下我走上了这一条光荣的道路。”沙战荣说,“上医教授们、学长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好医生。”
在医疗队期间,樊祥生和其他队员一样,曾被派回附属医院进修。“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这一年间只有国庆和新年回过两次家,其他时间基本24小时都在医院,几位带教老师手把手教学,让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后来,上医委派教改小分队到贵州帮助医疗队提高医疗水平、培养急救医生,教改队成员都是医学院的骨干教师,如麻醉权威吴钰教授、妇产科教授袁耀萼等,闻玉梅院士当年还是小助教,也主动请缨参与其中。
“我跟了几台手术,学到了很多技巧,收获了精湛的技术,为我之后的妇产科专业生涯打下了基础。在这样的技术和精神引领下,我的职业生涯中没有出现过一次医疗事故。” 樊祥生回忆教改队老师们对自己带来的帮助。
续写好医疗队的故事
“上医人成立医疗队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党的领导是上医的红色基因,忠贞爱国是上医的优良传统,服务人群是上医的精神血脉,追求卓越是上医的优良品质。”在座谈会最后,袁正宏也谈起自己的感受。“‘指点江山医疗队’印刻着上医人的缩影,是上医人爱党爱国、服务人群最典型的代表,这段历史是我们最宝贵、最值得珍藏的历史,也是上医人最生动的教育题材。如今,医疗队的故事还在延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上医人的骄傲。”
今年10月,剑河县委向上医发来函件,希望为“指点江山医疗队”建立历史纪念馆,与上医进一步做好相关历史和文化的传播想法不谋而合。
袁正宏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历史的收集、保存、应用工作,向校友、全社会发起征集上医史料、实物的号召,把最珍贵的历史见证梳理好、保存好,使其成为即将落成的上医文化中心校史馆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整理包括“指点江山医疗队”在内,上医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感人的事迹,将其作为上医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师生教育的最生动教材;要继续传承上医精神、赓续上医血脉,续写上医爱国爱人民的新实践、续写“指点江山医疗队”的新故事、续写支援祖国西部建设的新篇章,吸引更多师生医务人员参与其中,激励上医人走好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的新路,实现上医新发展、迎来上医新辉煌,迎接上医创建95周年和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