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克:西学东渐立国金,固本培元桃李兴

2023-03-22|复旦人物


图片

姜波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1985年获得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英国SUSSEX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经济学分委会主任、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复旦大学博士后校友会首任执行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出版有《开放经济下的宏观金融管理》《人民币均衡汇率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理论、方法、技术、指标》等著作,其编写出版的《国际金融新编》两次获国家教委推荐教材荣誉,《国际金融学》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荣誉,《开放经济下的宏观金融管理》(第四卷)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荣誉。2001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享受政府突出贡献特殊津贴。

姜波克是学术、教学两头同步把握的学者,没有偏颇失衡。

入门有缘,发奋向学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恢复高考后首批幸运骄子,尚在复旦就读本科的姜波克,偶然间翻阅到一本很薄的册子《国际金融基础知识》(本书由时任复旦大学世经系教授马之騆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彪如等编写,是国内第一本论述国际金融的基础读物)。正是这样一本小书,让他瞥见了一个新兴学科的光亮,也在无形中为其叩开了一扇学术之窗。

复旦大学于1982年开始招收世界经济专业国际金融方向硕士研究生,正因有之前这次与国际金融专业的“邂逅”,姜波克正式踏上了这个领域的学习之旅。人生的关键点,往往是不经意间的巧合。

图片

1982年,本科毕业时,姜波克与同寝室室友在复旦大学校门的合影

彼时,国际金融这一学科仍是小众专业,学科建设方兴未艾。作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当时仅有的四位教授之一,马之騆教授成为了姜波克的引路人,师生之间也结成了一生的亦师亦友的同道之谊,堪称美谈。

图片

1991年,姜波克(右)与导师马之騆教授合影于英国Brighton海边

研究生期间,姜波克终日向学,勤勉不倦,与日月交辉,与图书相伴。当时,国内相关学术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是外文的。在资料查询远不如现在便捷的时代,姜波克为了掌握学科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唯有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有半年时间,他天天花费两小时,骑车往返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他分类整理了国际金融学科有价值的内容与书籍,用日常省下的钱复印了过万页的资料,然后一点一点“啃”下来。回忆这份艰辛时,姜波克总是带着些许笑意,而这背后“玄奘西行”般的精神,则让笔者动容。正因为中国知识分子普遍蕴藏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民族底蕴,以及“学以致用,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才有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国学术界各个专业领域的百花齐放,吐纳芬芳。

教研相融,学院奠基

因当时学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授们分身乏术,自研究生三年级起,姜波克就承担了国际金融专业部分本科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很早就加入了“教师队伍”,研究生毕业后,他顺利留校任教。

姜波克是学术、教学两头同步把握的学者,没有偏颇失衡。他的学术思考,从教学端“学生的好奇”起始,从“科研端”学科底层逻辑串联。对他而言“如何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与“学科知识从源头到闭环”是一件事情。教学相长,学而不厌,教而不倦。他也因此收获“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在他看来,本科课程虽然相对浅显,但极为要紧,要求学生的学术概念清晰,逻辑推导过程完整,这也无形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每次备课的时间都要远远超出上课的几个小时”,姜波克笑着回忆道,“这是对教学的负责,我自己同样也能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思考、有所收获。”

2002年,复旦大学在经济学院成立了金融研究院,整合各院系、专业的金融研究力量,研究范围涵盖了国际金融、数学金融、货币银行、保险等领域。姜波克任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负责主持研究院的各项研究事务、扩充学院的研究力量。这是经济学院在学校领导下,扩大金融学科师资队伍、提升人才培养力度的重要举措。时至今日,它已成为在经济学院重要的金融人才培养机构。在姜波克教授牵头下,在刘红忠、熊继洲、陈学彬等众多教授共同努力下,复旦大学金融学科于2000年和2006年两次荣获国家重点学科称号。

学成归国,顺时而为

1988年,姜波克前往英国SUSSEX大学深造,于1992年7月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年底,姜波克留学回国。这一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正式设立国际金融系,并设立了国际金融专业硕士点。

这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随着我国推进贸易自由化、重返关贸总协定的提出,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当时学术界和政府部门讨论的一大热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对我们国家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等于说是全世界的大门都向你敞开了。”姜波克回忆道。

那时学界、业界对于加入世贸展开激烈探讨与争论,几乎每天都能在报纸头版看到大篇幅的相关论述。这股时代浪潮给了姜波克强烈的冲击—“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如此之快,是我不曾预料到的。”与此同时,他又深深感到,潮水般涌现的学术文章、评论,大多“低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问题和对外开放的复杂性问题。”

在英国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他又在意大利从事了9个月的博士后研究。1992年11月回国后,进入母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在伍柏麟教授指导下从事人民币自由兑换理论的专项研究,成为新中国经济学领域第一位博士后。作为青年学者,在学术志向上,姜波克毫不怯馁,他一心要把国际金融学在中国开枝散叶,发扬光大,要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1994年,姜波克(右)与博士后合作导师伍柏麟教授合影

图片

姜波克(左)陪同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世界经济系王熙教授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会见美国教授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就是让人民币走向世界,但这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对推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而言,放松外汇管理可以促进国内外价格体系的接轨,有利于规范国内金融市场。迅速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愿景固然美好,但向目标迈进的路途仍然充满艰辛。姜波克敏锐地意识到,彼时我国还缺乏制定出一套人民币自由兑换切实可行的方法、步骤与结构体系。他是国内最早提出要通过建立中国的货币市场来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做出铺垫、营造条件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必须根据本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分工的进程,分阶段推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历经一年多的调研与思考,他于1994年发表了研究报告《人民币自由兑换论》。十万字的报告,内容翔实,毫不拖沓,直抵核心,洞察深彻,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指明一条可供依循的道路。“人民币自由兑换后要使人民币汇率能稳定运行,必须有一个有效的调控手段,这个手段就是货币市场。”为此,他大力倡议国家,需优先建设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他以拳拳之心,凭学人之诚,在这条专业领域里,力出一孔,文思不绝,笔耕不断,连续发表重量级文章,分别被中国有影响的杂志《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采用。其中,“我国货币市场的建设构想”一文被《人民日报内部参阅》采用,并引起了中央相关领导的重视。

1994年4月26日,对姜波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论》研究成果鉴定评议会上,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出席了会议,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会长黄达教授主持。评议结果显示,该报告是一篇“很有分量和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达到了“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的前沿水平,也具有较大的实际和政策意义。”这项研究获得了首届蒋学模经济学奖。

姜波克认为,国际金融学的核心变量是汇率。他对汇率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时,他的博士论文题目就是《复汇率问题研究》。在《人民币自由兑换论》出版后5年,他又完成了百万字的《开放经济下的宏观金融管理》四卷本专著,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汇率理论及相关政策。

图片

1996年,姜波克(右)参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考察团考察日本货币市场时的留影

进入21世纪后,他花大量时间走访北京、泉州、东莞、宁波、深圳、天津、寿光、栖霞等地,在持续的实地考察、调研与思考中,完成了《人民币均衡汇率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理论、方法、技术、指标》。这项研究成为经济学院第一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历经四年调研思考、批阅增删,这份心血之作终于由北京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付梓出版,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自己特有的、系统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体系,并在全国本科生国际金融学教学中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图片

1997年,姜波克(左)与成思危去加拿大宣传中国桥计划时在加拿大渥太华的合影

学科独立,理路分明

为了明确学科基本概念、阐明相关问题,在教育部支持下,1999年,姜波克教授编著的国际金融专业教材《国际金融学》由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它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被列为全国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教材。2000年的大年初一,教育部在北京大学召开全国100多所大学校长春节座谈会,姜波克受邀参会,为全国100多位高校领导、教授做了半小时的教材解读汇报,随后,教育部又先后分批次组织了全国300多位高校骨干教师来复旦大学进行使用这本教材的培训,这部教材也随之推向全国。

图片

1999年,编著教材《国际金融学》教育部评审会现场,姜波克(中)与博士生付浩、杨长江合影

在国际金融领域,这部教材明确了我国国际金融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创建了独立的学科体系。姜波克认为,构建新的具有明确主线、严密逻辑的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需要对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发展脉络等基础问题进行重新界定与厘清。这部教材的学术成果,为国际金融这个学科在中国大地有效发展建立了合理性。

姜波克在《国际金融学》一书中强调,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既保持经济体内部的稳定发展,又使经济体的对外开放处于合理状态,是开放条件下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二者被姜波克分别称为“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内外均衡问题,是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主线,这也为后来的学者,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学科建设至此“江水九折,汇流大海”。

在其发表的论文《论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中,姜波克进而指出:“国际金融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是由于内外均衡同时实现的问题逐步复杂、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的结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金融学尚处于萌芽时期,各国基本施行金本位制,经济学科的发展仍处于低级阶段。在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并列于国际贸易学的国际金融学开始产生。在这段时期,各国经济日益开放,国际间货币金融联系持续增强,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次人为限定了内外均衡的实现条件。以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作为标志,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各国经济的内外均衡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为深刻、突出,国际金融学这门新兴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姜波克看来,对国际金融学学科的研究首先要深入了解开放经济的运行方式,结合特定的调控意图与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内外均衡目标。接下来要把握内外均衡的不同关系,为同时实现此两者创造条件。最后,为了实现内外均衡,就要完成合理的国内政策搭配与国际间政策协调。循着这一步骤,国际金融学以学科的中心问题—“开放经济下的内外均衡”而逐步展开,构建了一个理路清晰、内容完整的新兴学科体系。

固本培元,桃李天下

除了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姜波克1992年起便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从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起又开始合作指导博士后科研人员。截至2022年,他指导的各类研究生、进修教师和博士后科研人员共计超过200位。其中,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宝钢集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国际集团、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大型企业都有过合作指导博士后的经历。在谈到指导心得时,他说:“研究生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指导的关键在于严格要求、因人施教、理论联系实际。”他的一大批研究生现都已成为各自单位、领域的骨干,其中有各大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4名,国家级基金重点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企业与机关骨干数十名,大学教授、博导、校院系领导几十名,他们广布在全国大江南北各行各业及中国驻海外和联合国机构之中。

除了直接指导的学生之外,这些年听过他课程的学生数以千计,而读过他编写的教材、著作、文章的学生,则更是不计其数。曾经在全国不同场合中,常有未曾谋面的学生跑来打招呼,“姜老师,我求学时候就读的您的书,今天终于相见了!”

退休后的姜波克,伴后代成长,享天伦之乐。“素其位而行,该担当的要担当,该放下的要放下”,姜波克以此教育子女,也以此自勉。

回顾往昔,虽然荣誉满载,著作等身,姜波克最引以为豪的身份还是人民教师。他严谨治学,谦逊待人,是学生眼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的师者,是学生喜爱的姜老师。


来源: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