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以高标准建设学科,以宽思政作育英才

2023-03-22|复旦人物


图片

石磊,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现担任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经济类通识教学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教育部财政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为产业结构与政策、公共经济与政策、当代中国经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大量研究论文,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多次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重大项目、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获国家高层次人才教学名师奖、国家精品课程奖、国家本科一流课程奖、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奖、教育部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奖、上海市社科成果奖、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论文奖、宝钢教育奖、上海市教学名师奖、上海市精品课程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经过不断探索,石磊总结出一套实现“课程思政”的方法论,即“四个打通”。

课堂上,一位儒雅教授正借助现实案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一步步引导学生应用经济理论知识思考现实问题。平静的教室里,他语调舒缓、娓娓道来地讲授。下课铃响了,但同学们恍若不觉,依然沉浸在引人入胜的课程之中。这是《当代中国经济》《经济与社会》《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等课堂上常有的景象。

授课教师石磊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著名教授,自1993年起在经济学院任教。近30年的时光里,他曾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既是复旦大学经济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又始终是学生眼中如暖阳般和煦、如春风般可亲的领路人。

探需求变,经世济民

22年前,中国大踏步迈向世界经济体系,蓬勃壮大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中瞩目的一环。在时代的春风中,1964年成立的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于2000年改组重建为“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再续光荣历史与传统,向阳而生。

2000年起至2003年,石磊担任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始主任。2000年10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在最初的规划中,石磊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发展定下要求:队伍组建走精品路线,核心人员三年内应不少于12至17人,滚动发展,以项目研究为载体,引进海内外、校内外学者加盟;每年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不少于两项,积极申报国家和地方重大课题,参与复旦大学所承接的国家研究任务与上海市等省市级决策咨询项目。随着这几项工作一届接着一届不断推进(2004年由张军教授接任中心主任),在此后海内外各领域同仁加盟、教育部、学校和学院的鼎力支持之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影响力日益提升,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学科建设成果日益凸显。时至今日,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屹立于东南海滨,源源不断地贡献着科研成果。

图片

国家一流课程示范教学现场

不过,重点基地组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心创立之初,石磊始终牵挂着科研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工作。高水平人才是开展科研、教学工作的核心,没有高水平人才,就无法承接重大研究项目,培养高水平人才。基地的前身,经济研究所,固然也有一些成果和影响力的积累,主持或参与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较多,但组织结构相对松散,平台很小,对吸纳更大规模的人才、承接国家和地方重点课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改建为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后,中心在教育部和学校的指导、协调、经济学院的支持参与之下,邀请了一批高水平人才进入中心。多年来,研究中心打造了两条相辅相成的人才队伍。一条是中心内部纳入建制内的科研人员,另一条则是各学科方向研究所需的海内外中青年人才。通过教育部平台或是院内学者长期建立的交往与联系,石磊等研究中心带头人邀请有兴趣、有能力的同行学者,进入中心合作完成研究。他笑道:“(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就真正成为一个开放型的机构,国外学者和海归学者到我们这里来助力研究,也提高了我们的国际认知度和对外开放水平。”

图片

教育部精品示范课程教学团队

20余年来,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当代中国经济、区域发展、体制转型与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参与了经济类公共政策咨询和重大发展战略的论证工作。针对上海市各发展时期所遇到的重大问题,中心的诸多成果以内部咨询报告的形式得到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被纳入公共政策制定的决策流程中。

不少同行学者评价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开创性的”。从1964年就已经成立的研究所,过渡到教育部文科重点科研基地,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强化了复旦大学学科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年的建设发展时期,也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快速发展、欣欣向荣的时期。目前,按照大学科分类,经济学院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两个经济类一级学科,二者的影响力、学术贡献与人才培养情况都处于国内高校的最前沿。借助学科、人才、平台优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持续发挥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性作用,为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社会各界公认的重要贡献。

石磊认为,中心拥有学科、人才优势,更应该以重大发展问题为导向强化学科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平台搭建,发挥学科服务社会、支持国家建设的作用。在这样一条学科发展之路上,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正以排头兵的角色勇毅前行。

研磨教学,作育英才

2021年6月10日,教育部在江西省井冈山大学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石磊领衔的《当代中国经济》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是复旦获得该荣誉的三门课程之一。课程教学团队也同步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在讲话中特别指出,石磊教授的《当代中国经济》课程,是针对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从学理上把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道理讲深讲透,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图片

石磊做百年党史学习报告

综观所有各高校经济学教学建立“系统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与全方位思政育人元素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石磊《当代中国经济》课程在这一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做了较早较系统的探索,其成效也得到教育部和各高校同行的认可。

这门课由石磊于1997年开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发展而来。他十分感慨:“虽然是课堂上短暂的几十分钟的教学,连续几节课也大不了两三个小时,但其中涉及很多重大的问题都不是简单能讲明白的。”

如石磊所言,《当代中国经济》课程涉及的时间跨度大、知识领域多,显然不能静态、孤立地讨论任何一个时期的理论和政策。石磊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几乎每年都有近30%左右的内容更新。“我们(教学团队)循序渐进,随着时间、空间条件的变化,尤其是跟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对外开放引发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在授课时,石磊尤其注意学理与事实相结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比如在讲授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时,他有针对性地引入国内经典案例,拉近专业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也促进了同学们客观、冷静地观察社会、思考社会,自觉用经济学理论知识解释实践现象。他说,经济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本来并不大,但如果理论不能贴近和准确可靠地解释实践指导实践,这个距离就一定会很大。他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的特约评论员,有时难免发生直播时间与上课时间冲突,只好借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分享直播访谈。没想到这个本来不得已的尝试却获得意外的效果—课堂的内容立刻鲜活了,同学们在新奇地分享访谈信息之余,真切地感受到把经济学知识体系与现实生活打通是何等重要,用经济学智慧分析经济问题和公共政策效果往往是经济学之外无法企及的。

融通思政,凝神聚魂

在教学的过程中,石磊与学生们互动与交流,了解学生们的想法。他认识到,在社会思潮如此多元的当下,大学生有可能在形成独立完整的价值判断前,就被一些不知所谓、不负责任的错误言论带偏。他力图在课程中承担大学生价值引领的重任,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育人元素,使大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切身感受“四个自信”缘何而来。

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并非易事。有的课程单纯将部分语录不分语境地“嵌入”课程之中,十分生硬,把教学和思政变成了“两张皮”;有的课程则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在教学中浮光掠影地掺入些许“鸡汤”,令学生们厌倦不已。

面对“课程思政”的通病,石磊指出,“课程思政”不仅是要传播政治理论,还要扩大到人格养成、价值引领、理性思考,使学生能做到自我纠偏、独立判断、科学思维,他将其称为“宽的思政”。因此,他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案例分析,通过有意识地融入思政精髓,与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在讲到90年代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时,石磊就发掘出了《吕氏春秋·慎势篇》中的一则譬喻故事:“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分未定矣。”这则譬喻的大意是成百人追捕一只兔子,并非是因为兔子可以分给一百个人,而是因为兔子的所有权(“分”)没能确定。“分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面对天下物皆无主事皆无分,哪怕是尧这样的善治之王也照样无能为力;物有主权有界,众人虽卑俗贪利,但也不会引发争执。

这则几千年前的寓言早已不无智慧地道明权责“定分”在社会治理,“降低制度性交易费用”中的作用。它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所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则有异曲同工之效。

石磊借教学内容引入这则治世恒言,主要是针对“学术界一谈到产权和交易费用,言必称科斯,引述他1937年那篇经典文章《企业的性质》及后来的“社会成本理论”。科斯的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确是经典,但石磊教授想提醒的是,“这些经典文献要说明的问题,慎子在《吕氏春秋》里已经明白无误非常通白地讲清楚过了,只是被一些只了解西方文献的学者先入为主的学术话语遮蔽了而已。尊重西方学者的理论贡献是对的,不要动辄妄自尊大;但也不能因此无视东方智者早已有类似的经典智慧,以致无意识地妄自菲薄。妄自尊大不可取,妄自菲薄也不可取。”

图片

石磊进行线上教学

传播文化自信不是要形式主义地喊口号,而是要在教学中挖掘、整理我国历史与实践中可供当下借鉴的璀璨精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地比较分析与探讨。“我从头到尾没有形式主义式地张扬其中有多鲜美的鸡汤,也根本没有这个必要,我只需把道理有理有据地说清楚了,同学们自己会理悟;理解了,悟透了,育人和文化自信的元素也就在其中了。”石磊回忆上课的场景,笑着说道。

就多次获重要奖项的几门本科专业课和通识核心课,他总结出一套实现“课程思政”的方法论,即“四个打通”:理论与实践打通、中西方打通、历史与现实打通、学术知识与思政元素打通。“四个打通”不仅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把历史与现实打通、把学理和做人相结合,而且也促使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学术文献和社会实践研究中扩充知识体系,进一步提升独立思考能力。

石磊始终对未来的复旦学子寄予厚望: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始终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承继复旦在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建设中所形成的非凡贡献与光荣传统。


来源: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