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级材料系田博元:脚踏实地,做有意义的事
21级先进材料博士郝书雅
田博元:2008级复旦大学材料系本科校友,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8年入选第二批“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2019年底﹣2021年初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能源电化学研究中心任博士后、客座副研究员,2022年任北京市直机关青联委员会常务委员,目前是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制氢催化剂研发带头人。
01—回首过往
经过化学竞赛的选拔,田博元学长16岁就来到第二故乡-上海,在本科学习的时光里,复旦打开了他的一扇窗,开阔了他的眼界,让他在广阔的平台上拓宽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想成为的人。即使在三所世界知名的高校学习过,他依然对复旦有着别样的情怀。在与国际接轨的本科教育环境里,通过分组讨论的案例学习与PPT讲演等,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伙伴,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都成为了他的重要财富。
02—立足今日
进入新能源电力消纳研究领域的田博元学长,工作内容虽然与学校阶段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但在以前养成的思考习惯与逻辑架构的基础上去接触新事物提升了他的学习速度和思维广度,而且带有着从上学阶段就具备的方向兴趣点,使他能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待当下研究的意义与前景。学长在就业时没有选择方向统一,看似便捷的杨康大道,而是考虑到历史的形成,追求更直接的为国家做贡献,以“曲线救国”的方式从应用端入手新方向,不断学习与吸收,与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合作讨论,逐渐转向前段更基础的前沿研究。“这是国家特别着急的领域,哪怕从解决1%开始,都是大的产值进步,这让我觉得很有意义”他说。
03—展望未来
深耕于他从博士毕业时就向往的领域,沿着双碳的国家大方向,清洁能源制氢的工作对他来说充满了趣味和挑战。作为单位招聘人才的面试官,他提醒学弟学妹们,在投递简历时需要关注单位正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不同时期单位需要不同的人才:初期需要方向完全对口的人才尽快上手,在具备框架与成果的中后期需要专业相近甚至不相近的人才来提供一些新颖的发展角度。田博元学长认为这是一个重视人才的时代,资金、场地等都是人才到位以后水到渠成的事。当然人才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需要掌握交流的艺术,才能达到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