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校友会生物医药医务界同学会举办《生物导弹——肺癌靶向治疗的利与弊》讲座
2023-04-01|
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2023年3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于慧博士题为《生物导弹——肺癌靶向治疗的利与弊》讲座在复旦大学科技园进行。本次讲座由复旦生物医药医务界同学会携手复旦青年同学会联合举办。活动形式分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感谢复星医药赞助。讲座兼具科普性与专业性。于慧博士首先从分析医疗行业现状、内外科医生专业执行的区别和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问题带各位校友进入讲座主题。接着,对肺癌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生命构成最大威胁。在谈到治疗目标和治疗原则时,于慧博士一再强调,让病人有生命质量地活着这是她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心愿。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她特别谈到要根据不同的人种基因序列对药物进行具体分析,就化学治疗的问题上,一定要咨询专业的肿瘤医生,对症下药,不要人云亦云去信奉神药。目前,中国就这方面的研究已初有成果,重视临床研究,在专研国际最新研究资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新药物,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命的希望。最后,于慧博士针对性地科普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其中,她对靶向治疗的历史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基于技术发展和前沿资讯,谈到目前临床研究情况;就免疫治疗而言,其复杂性需要基于免疫系统来进行具体的治疗分析。讲座中,于慧博士以许多活泼的比喻来帮助听众更好地进入主题。如她谈到靶向治疗犹如武侠小说中的练功,需要精准对照然后出击;癌细胞则是非常狡猾的存在,它们先派出精锐部队攻克人体免疫系统,其次缓慢扩展;而人体免疫系统则是犹如人民军队的存在,不同的军队各司其职,因此其治疗方法南北分派也需要根据肿瘤细胞情况再来决定。于慧老师幽默与精确的比喻引得现场观众踊跃提问。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校友提问:目前迅猛发展的chatGPT是否会对医疗行业产生影响?于慧博士提到,科技的发展的确会影响医疗行业,但目前还只局限于基础性的工作,而在具体治疗中,患者的病情往往很复杂,这是需要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识基础的,而非轻而易举地被智能机器取代。讲座结束后,校友们意犹未尽,围着于慧博士热情交流。
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