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校友会青年同学会第90期悦读会成功举办

2023-04-05|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4月2日晚,复旦青年同学会的品牌活动复旦悦读会第90期在北外滩艺术馆如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到三届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科幻作家天瑞说符作为主讲嘉宾,携其最新出版作品《我们生活在南京》,以“从0到1,科幻写作与想象力”为主题进行创作分享,现场气氛热烈。感谢赞助方兴格传媒与合作方中信出版·大方的支持。

活动伊始,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华彪向到场参加活动的所有嘉宾及校友表示了热烈欢迎,兴格传媒代表许勇军介绍了个人的科幻阅读经历,并期待本期嘉宾的精彩分享,中信出版大方副总经理张勇锋则就中信大方与悦读会活动的后续合作进行展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悦读分享


1

长篇科幻小说如何写?


作为国内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天瑞说符出版有《泰坦无人声》、《死在火星上》、《我们生活在南京》等三部长篇科幻小说,他首先分享了国内科幻小说的发展背景,以及他个人在网络平台进行小说创作的经历:“区别于传统长篇小说写作范式,网文对作者的更新频率和内容准确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反复的修改和延宕的更新都是不被读者接受的。”在这样的写作生态下,对于作者写作的耐力和毅力形成了巨大的考验。

图片

当被问及创作的必备要素时,天瑞说符着重强调了讲故事的能力,而非推陈出新的创意。在他看来,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作者群体的不断扩大,对于科幻小说作者而言,要想出新的点子已经越来越难。他从兴趣爱好出发,从书籍、电影、游戏等内容中汲取创作灵感,不仅关注时下的技术发展,同时也关心现实生活场景:“科幻小说的特点是要满足读者挖掘第一步的欲望,但科幻小说的落点仍然是小说,人类无法完全脱离自身视角进行创作,因此,如何把人物塑造好始终是决定小说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

  

而作为三届银河奖得主,和许多读者以为的成功一蹴而就不同的是,天瑞说符的写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创作科幻小说之前,天瑞说符本人也经历过签约的屡次失败和漫长的沉寂,甚至也做好了自己创作的故事再次乏人问津的心理准备:“如果科幻又失败了,我打算尝试写推理。好在,这回成功了。”对于创作这件事,他认为没有比“现在开始”更好的时机,“行动力是最重要的”。


2

科幻作品的现实语境

“科幻首先不是一个热门的小说题材,”天瑞说符介绍道:“许多新人会以《三体》为标杆,然而刘慈欣只有一个,更多的创作者籍籍无名。”事实上,在《三体》出版以前,长篇科幻小说的市场化空间相对狭窄,《三体》的上市乃至《流浪地球》影视化改编的成功,带动了“科幻热”的出现,也使得科幻小说作者群体得到了较之前更多的重视。

图片

天瑞说符称自己也是沐浴着“大刘光辉”前进的作者之一,生物专业背景的他同时也是一个技术控,针对现场提问环节中,校友提出的关于在作品中多次提到无线电知识,是否查阅了相应资料这一问题,他回答说:“仅靠查阅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真正上手去操作。”但他不认为科幻作品需要承担未来实现的责任,他以同时代与凡尔纳齐名的科幻作家威尔斯举例,指出威尔斯笔下的世界如今并没有变成现实,也因此,他坦言科普写作比科幻创作更难:“因为科普不能乱写,否则会误人子弟。”


针对当下以Chat 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天瑞说符兴奋地回应称:觉得自己非常有幸能够见证AI技术的革新,“我当然希望它能给社会带来正面的效应,但个人的力量无法阻挡技术变革的浪潮,技术的发展有时也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图片


最后,现场进行了提问互动环节,嘉宾和校友合影留念。


来源: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