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校友会承办《时间之外》诗歌品鉴会

2023-04-03|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光华雅会诗书画,湖畔相逢二月花
艺术家高泉强先生【时间之外】诗歌品鉴会



图片


       癸卯年闰二月,杭州复旦大学校友会参与承办了一场艺术活动——《时间之外》诗歌品鉴会——与艺术大家高泉强老师和多位杭州文化界大咖共聚西湖茅家埠景区。泉强老师是活跃于国际当代水墨艺术界的知名艺术家、教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后又在该院任教并从事专业绘画教学,移居美国之后,积极为中国水墨艺术发声,为中国绘画的国际化进程鸣锣开道。

       本次活动由校友会读书会负责人、浙江广电知名主持人舒馨校友牵头组织,给校友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艺术大家、接触现代艺术的机会。在活动现场,不仅欣赏到了高老师的诗集以及部分书法和绘画作品,而且看到、听到朗诵者对作品的演绎,亲身感受到了丰富的、多层次的艺术之美。这场百人规模的高端品鉴会,既有舞台盛装光彩照人,又有新春茗香沁人肺腑,高老师的作品配合各位老师的深情朗诵、精心准备的背景音乐,可谓余音三日,回味悠长。

       以下分享两位校友的感言作品。

“生命的红”与“声音之魅”

高泉强先生的“时间之外”诗歌雅会堪称完美——出门见湖的西湖风景佳绝处,每一件家私都有如艺术品的lifestyle,温文尔雅盛装入场的精致宾朋,知名诗人和诗界大咖的鼎力加持。

完美之外,“生命的红”和“声音之魅”回响心间,久久不绝。


生命的红跃动在画家苍黑的大地之上和凝重的艰深之上

色彩、情绪和感官的冲击,跃动在诗人洋溢的文字里,深沉的红,明亮的红,遐想的红,浮动的生命之红

生命的红带着永远不会被磨没和摧毁的力量,在极端严寒的生命海岸线,那红色穿透所有坚硬喷薄而出如同千年以后的曙光

生命的红是诗人无法抑制的、势必奔涌而出的激情,奔跑在文字里,浸染着从年轻的躁动直到沧海涌流的全部年华

生命的红所到之处是永不消逝的青春

是燃烧不息的爱情

是诗人高贵的火红的孤独

所以诗人泉溪是永远年轻的,他抓住了那条在空中起舞的红色的灵魂,获得了生命的自由和盛放!


而那些直击我们心灵的声音创造了“声音的艺术”

声音是一种天赋,更是一种创作,如同诗人的语言

它为诗歌赋予了“立体的生命”

诗歌从纸面上站立起来

带着声音赋予它们的面孔、姿态

温婉地,深沉地,激烈地 走到了人们的面前

难以想象,即便如同生命之红的视觉震撼与文字飞扬,缺了那让它们站起来的声音,全场都将变成沉默的意向


“时间之外”的声音创作带着交响乐的质感和层次

老滕低沉呓语般的声音如同序曲,步入灵魂深处的《梦的解析》

维琳将心与心的凝视演绎成《拂过面庞的每一朵花开》的爱情乐章

扼住拯救和力量的是《等待黑夜》的天明

在时间里川流而来的唐克高举着《千年以后的曙光》

梅子的声音是经过岁月陈酿的青梅酒,《雪,是我的闺蜜》,雪,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黎明

黎越的演绎带着她一整个生命的活泼和浪漫,带着无限的遐想,如同诗人嘹亮的画笔,将飘动的《红丝带》高高地抛向天空

泰岩的创作则是一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般的风暴,他首先是一位优秀的读者,在自己的头脑里重构了诗歌,年轻的彷徨与挣扎让他领悟了力量,爆发,如同一道穿透乌云的闪电,“错误的选择,才能到达正确的地方”,这是年轻的宣言。


主持人舒馨则是本次诗会的灵魂。从诗会的构想、生发,到诗会的形式、场合与格调,她用一个诗人的标准思考与沉浸其中

其实她只是并不自知,在声音之外,她早已成为了一位诗人

诗人的气质和气息 她有

诗人的沉思与梦幻 她有

诗人精妙的语言 她有

诗人对情感的捕捉 与人心的连结 她有

所以在诗会快要结束的时候,现场的每个人都萌动起自动主义写作的诗情,他们在那短暂而永恒的“时间之外”,都成为了自己的诗人。

作者:校友歌蓝(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者注:泉溪是高泉强老师的笔名

诗人的宇宙

上下四方,古往今来,

时空集合,元素离散。

火焰、石斧、玻璃、芯片,

工具七个纳米,世界巴别语言。


园丁鸟,堆砌着词藻。

光泽与色彩起舞,

清风和明月呢喃,

情绪弥漫,它要拨动心弦。


只想羽化的蚕,编织了容身的茧。

心与神化作了丝胶、丝朊,

无奈坠入造化的汤镬,

形与意沉浮其间。


单细胞生物,

躯体微渺,密码遗传,

来自冰冷的彗星,

还是火山的热泉?

不曾有想法与个性,

却创造了地球的生命乐园。


生命,自在;

活着,自动。

生命/遇到了诗人,

开启了/新的宇宙。


【作者关于这首诗的解读】

       基于个人的粗浅理解,艺术或可按照受众分为:公众对象、特定对象、作者内心、无受众;艺术的表达手法也多样化,比如:准确朴实、华丽动人、苦心孤诣、自在无我。艺术受众可以从不同角度参与创作和审美的艺术活动,通过学习、赏鉴、体悟,实现自我的精神文化追求。以诗的形式表达这一感悟,具体如下——

第一段: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时空包罗人类和万物;宇宙这个集合是离散的,万物各自存在,人生悲欢自渡。从远古到当代,工具塑造了人类,也强大了人类,但工具再精细也无法解决世界的分歧;类似的,具象的工作归于机器和程序(包括GPT),艺术作品要彰显的是生命的非工具属性。

第二段:

       园丁鸟有聪明的大脑,是鸟类里的建筑师,求偶时用树枝搭建“凉亭”,并用色彩鲜艳的小物品装饰其间;园丁鸟的作品只面向潜在的配偶,是热情洋溢而且具有针对性的艺术。

第三段:

       用羽化代表艺术的追求,蚕茧代表艺术作品面向内心,同时用缫丝的残酷画面,象征艺术对命运的抗争。

第四、五段:

      五十万亿细胞组成的生物(人类),认为单细胞生物是生命的初始形态;单细胞生物最简单,它自己存在,自己运动。艺术家的“涂鸦”,或是来自对生命无限可能性的感悟?艺术家创作了意象,犹如宇宙爆炸由奇点诞生万物,艺术宇宙的内容和含义,由观赏者自己发掘和体悟。

作者:校友魏振兴

来源:杭州复旦大学校友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