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素华: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的复旦经院人

2023-04-10|复旦人物


与时俱进,笃行不怠

第四阶段(2016-2022)

文|卢洁

图片

2007年,刘红忠在复旦大学上海论坛上演讲

刘红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现任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杜伦大学联合金融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和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荣获首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1999年),曾获得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第三届全国外经贸研究成果奖(论著类三等奖)、第九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著作类三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两次)、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曙光学者和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等奖励和荣誉。

不论是做学问,还是育学生,刘红忠尤为推崇“穷其原委,观其汇通”八个字。

一张比A3规格还要大的复旦特制信笺上,字迹密密麻麻,全是手写的备课内容—这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红忠在教学初期时的教案。刚刚走上教学岗位时,刘红忠每节课前都要手写下近1万字,讲完纸上的内容,正好是一堂课的时间。一学期下来,刘红忠便有了20份满满当当的教案。纸张本身或许无足轻重,但复旦人在研学道路上求索精进、在学科发展上行稳致远的火热信念,为其赋予了更深刻的意涵。

现实关照,中西贯通

刘红忠于1984年在复旦修读世界经济专业本科。那时,复旦世界经济系的本科课程贴近现实,对现实问题的关照非常密切。

1986年9月26日,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挂牌代理买卖飞乐音响公司和延中实业公司股票。这是上海第一家经营证券柜台交易业务的场所,也是新中国首次开办股票交易。得知此消息后,寝室里包括刘红忠在内一共7名同学,专程前去观察具体情况,一路上至少转了三趟车。看到交易现场火爆的情况,他们切身地体验到自己所学专业与现实的联系。

次年的10月19日是金融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美国股灾引发全球股市暴跌,创下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记录。《美国经济》的授课教师从这一事件延伸,引导同学们探讨美国股灾对全球市场的连锁影响。课上课下同学们的踊跃发言与激烈讨论,是当年复旦学子如饥似渴的求学生涯一个鲜活的写照。

为了能观照世界经济发展的动态,世界经济系尤为重视外语学习。当时有一种说法,世界经济系是复旦的“第二外语系”,除了英语泛读、精读外,还开设了英语口语、听力、外贸函电、英文打字等课程。同学间英语学习氛围也相当浓厚。刘红忠寝室里有两位上海同学经常拿出英语词典,让室友随机翻开一页考察某个单词的意思,结果每次都能成功答出。

在复旦的本科学习为刘红忠奠定了深厚的专业基础。毕业后,刘红忠继续在本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经济学培训,是复旦选派的2位同学之一。

这个项目俗称“福特班”,选拔研究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全英文专业课程强化培训。时任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黄达先生曾把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在东西方两个平台自由转换。这一至今仍不过时的理念使刘红忠受益匪浅。

图片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福特班25周年合影

授书育人,久久为功

1991年,刘红忠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国际投资》《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当代中国金融前沿专题》《金融学经典文献选读与写作》等课程,涵盖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层次。

刘红忠讲授的第一门课程是为1988级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国际投资》。因原先授课老师朱立刚教授前往美国进修,刘红忠的硕士导师马之騆教授建议由刘红忠来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由于是第一次授课,此前也没有学过这门课程,刘红忠备课极为认真。除了当时国内零星的几本教材外,他还参考结合了国外的教材内容。每周三节课程,课前的教案就要写上一万余字。

当时,他心中十分忐忑,即使做好了相对周全的准备,却还是要担心自己对讲授进度把握不当。“有时课程上语速掌握不好,有的内容一带而过,没有细讲,好几次自己准备的内容讲完了,但是还没到下课时间,出现了这样很尴尬的情况。”

也正因此,几乎每次课程、讲座前刘红忠都要备好一份完整的授课内容。一个学期下来,他在《国际投资》这门课程上就写了近20万字的教案。

1992年,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正式设立。12月,第一任国际金融系系主任陈伟恕教授带着刘红忠一同开展普及证券知识的讲座,由刘红忠主讲下半场。在那场讲座前,刘红忠提前备好了厚厚的一份完整讲稿,不过,他注意到陈伟恕教授只准备了一张纸,纸上只是简要的讲座框架。这样的对比让刘红忠印象十分深刻。

图片

2014年,刘红忠和博士生的合影

回忆起曾经在教学上颇显青涩的自己,刘红忠感慨:“第一次上课很笨,把所有的讲课内容都给写下来,但是其实还是有好处的。”《国际投资》这门课讲了三轮,内容也不断充实。后来,刘红忠将手稿整理成册,1995年,他作为主编出版的第一部教材《新编国际投资》,正是脱胎于此。而再往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等几本教材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打磨出版的。

穷其原委,观其汇通

不论是做学问,还是育学生,刘红忠尤为推崇“穷其原委,观其汇通”八个字。

2003年,刘红忠作为主编,出版了《投资学》一书。它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被列为全国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材,先后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于2007年获得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这本教材出版至今广受好评,已经印刷了第四版。

刘红忠总结这部教材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一条投资目标、投资策略、资产价值分析、资产组合构建、投资组合业绩评价的逻辑链条”,并以此为主线打造了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教材体系。

刘红忠认为,1970年代开始,特别是在1990年代往后,越来越多的新学科、与投资学相关的交叉方向相继产生,回答了一些传统投资学无法回答的问题。因此,他在编撰时将一些非传统投资学的研究与讨论也纳入了教材之中。对此,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在一本面向本科生的教材中加入这些新兴的内容不易于理解。但刘红忠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将其保留下来,希望保持教材体系的完整,也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金融异常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我觉得做学问或是做任何事情都一样,要问到不能再追问的程度,而且要能够融会贯通,就是‘穷其原委,观其汇通’。”刘红忠对自己是这样要求的,也希望学生能够做到。1995年,刘红忠开始担任硕士生导师。2001年,他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近30年的时光,对自己培养的学生,他始终强调跨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追求“穷其原委,观其汇通”,他门下的研究生的微信群群名也正是这八个字。

刘红忠也将这八个字贯穿到课堂的教学之中。一次在《金融市场学》的博士课程上,他讲到汉代起贵金属在我国很少使用。中国金融史一贯公认的观点是,东汉初期佛教进入中国,在南北朝鼎盛时期各寺院持有或是为寺庙修建消耗了大量的黄金,导致大规模的贵金属不在市场流通。

在讲授这部分的内容时,刘红忠特地介绍了《洛阳伽蓝记》这部古代著作,通过《洛阳伽蓝记》中对北魏都城洛阳佛教最鼎盛时期的描述,让同学们从历史、文化的逻辑更好地理解中国金融史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据说周杰伦的《烟花易冷》也有这本书的影子。”刘红忠笑着说。多元文化贯通、学科交叉融合的授课,也让他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联通一意,共赴未来

2000年起至2016年,刘红忠担任国际金融系系主任。2001年,复旦大学金融学科被教育部列为金融学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刘红忠至今还记得那年12月申报重点学科时的现场汇报经历。

终审汇报地点定在北京友谊宾馆,他与学科带头人姜波克教授带着手提电脑入住这家宾馆。在筹备汇报的过程中,他们前后不断修改、完善资料,但宾馆没有打印机,筹备有些不便。他们无意间与一位在京的复旦校友闲聊此事,这位校友便立刻将打印机和打印纸送到宾馆,做好打印机调试工作,提供硬件上的支持。当时,他们还希望能够拜会在京的著名经济学家、复旦经济系校友周叔莲教授,一位校友(周教授的博士生)得知后,便连夜赶到其师母家中,找到此时不在家中的周教授的联系方式。

彼时12月的北京,已经下起了纷纷大雪。然而,复旦校友的热诚的鼓励与支持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忆及过往,刘红忠感慨道:“我们复旦金融的教学、科研成果是过硬的,又有很多校友的热心帮助,最终能得到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认定,确实也很不容易。”再回望复旦金融学科逐渐壮大的历史,感慨之余,他对复旦金融学科的未来报以更大的期望。

2002年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成立时,学校将金融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学科进行建设。在刘红忠看来,很多其他院校都将这一专业所在的系称为“金融系”,而复旦始终保留了“国际金融系”,就是因为国际金融这个方向是复旦金融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在学科规划中,金融学科要对标国内、国际高校,发扬优势,补齐短板。同时,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通过市场需求的变化、实践形势的发展,将新方向、新领域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之中。“这是我们(国际金融系)从1992年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刘红忠坚定地说。

与此同时,在金融研究院的平台上,刘红忠也在期待跨院系的合作研究,欢迎管理学院、计算机系、数学系等外院系学者申报金融研究课题。学校为此给予了充分的科研、建设经费支持,研究院也为跨学科的研究课题提供了额外的科研资助。在共同努力下,研究院在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出版了国内第一套金融学研究生层次的系列教材,这套教材也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

目前,除了经济学院,复旦金融学科下有许多支金融学教学科研队伍,刘红忠希望能在学校的层面将各院系力量加以整合,更广泛地吸纳有生力量,共同完成跨学科的重大课题攻关。

刘红忠也期待着,无数复旦人联通一意,共赴学科发展的未来。


来源: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