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 乔司农场军学六连67届大学生锻炼50周年纪念活动

2018-12-27|总会新闻


20181112日上午八时许,复旦大学校门口人头攒动,欢声笑语。来自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浙江省军区乔司农场军学六连70多位乔友,集中在此,开始为期三天的聚会活动。乔友们在蒙蒙细雨中陆续赶来。

1、相逢复旦校门口时的激情人头攒动,

似曾相识又不相识,岁月如梭催韶华,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情。


你看,十班长陈金珠的嘴巴张得那么大,就知道她看见老同学老乔友是多么的惊喜了!

同在连队炊事班的解放军夏征南副班长与复旦毕业生、炊事员史先义喜相逢。

马宝发、马乃干两匹“老马”,复旦六年同系同窗,乔司农场2年同排,离开农场后又在同一“上海电机公司”系统工作了23年。此次相见分外亲,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开怀大笑,尽释久别重逢之喜!


2、 复旦校门前集体照片

 20181112日上午九点许,上海王开照相馆的摄影师,按动相机快门,定格了一个难忘的时刻——来自全国各地的浙江省军区乔司农场六连70多位“乔友”,分别五十年之后,首次久别重逢,并在复旦大学校门口,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合家欢”。


3、内容丰富的展板记录了乔友的风采

会场设在复旦大学第三教学楼,联络组的同志独具匠心,事先在会场外制作了若干块展版,举办了乔司农场军学六连50年纪念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部分乔友在乔司农场和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这些照片和文字引起乔友们的浓厚兴趣。大家围着展板,仔细观看,还不时品评几句,走廊里气氛热烈,笑声不断。



4、 漫步校园

深秋时节,老同学们漫步在美丽如画的复旦校园,回眸半个世纪前的青葱岁月,如痴,如醉,如梦,如歌。复旦校园的法国梧桐树叶由绿转黄,与灰白色的树干相映成趣,好似在热烈欢迎来自各地的老校友。


5、 充满激情的主题活动

来了,主角出场了!

这次乔友聚会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复旦数学系的马宝发登上讲台,向大家介绍了这次聚会活动的筹备过程和活动方案。他说,这次聚会活动一共三天,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即今天,70多位乔友欢聚于复旦校园,畅叙友情,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和欢乐。第二阶段,40多位乔友前往乔司农场故地重游,重温旧梦。第三阶段,乔友们到杭州临安指南村赏秋怡情。

会议上展示的几多惊喜:信息翔实的通讯录;精美的纪念章;精致的纪念相册;内容丰富多彩,黑白相片兼收,跨越半个世纪,见证精彩人生

乔友们高兴地翻看联络组精心设计制作的纪念册。

全神贯注

二位当年六连解放军炊事班班长(左起):严正龙,夏征南

马宝发介绍了近50年来的部分乔友概况

《新民晚报》的《夜光杯》主编曾元沧(复旦新闻系)在介绍他的新作《探雪》。


曾元沧,福建莆田人,复旦新闻系毕业生,离开乔司农场后先后供职于上海《青年报》、《新民晚报》,著述甚丰,系上海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


“小城故事多”,乔司一大摞。徐渊“乔友夜走麦城”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徐渊者,复旦历史系毕业生也。话说当年一个礼拜天,酷爱美术的他请假外出写生,错过了回农场的班车,正当他一个人摸黑在公路上急匆匆赶路时,竟被当作乔司劳改农场的逃犯抓去关了一夜。说到这些有趣的往事,徐渊侃侃而谈,乔友们捧腹大笑。

臧德宇,196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臧德宇和朱雅珍于19841985年分别携二女赴美。朱雅珍于1986进入加州大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精神病学系任研究助理一直至2010退休。在她工作期间,参与撰写了十余篇论文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等期刊发表。

臧德宇于1988 在美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从事集成光学、电光器件的研究及应用,并撰写(合写)40多篇学术研究论文。他现拥有超过六项美国专利,并曾两次荣获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技术简介奖。

许煜泉,复旦生物系67届毕业生,乔司军垦农场六连一排4班班长。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4月媒体报道:许煜泉教授领衔的团队经过16年潜心研制开发的微生物源农药申嗪霉素以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环保型制剂,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新农药正式登记证。其研究项目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6、 会后在毛泽东像前的留影

大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前往复旦校门口毛泽东雕像前合影留念。记得当年我们这些大学生还为雕像的建造搬运沙石,出力流汗呢!


7、 重回乔司月牙湖

离开农场近半个世纪了,乔友们思念乔司的心绪越来越浓,感情越来越烈。

正所谓——

千声万声呼唤你,几回回梦里回乔司!

乔司,我们回来了!来自上海,来自江苏,来自浙江,来自江西,来自福建,来自广东……

20181113日,在复旦大学数学系马宝发同学的带领下,我们浙江省军区乔司农场六连近五十位乔友,从上海人民广场驱车来到了五十年前大学毕业后劳动锻炼的乔司,故地重游,寻梦青葱。

我们白手起家,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建起了一座座简易的营房。

从临平的山上运来毛竹,粗的做梁柱和床架,细的砍为篾片编为篱笆墙,篱笆上抹上红泥,屋顶盖上茅草,没过多久,成排营房拔地而起,这就是我们乔友的“家”。

乔司不仅是乔友们劳动锻炼的场所,也是月老喜爱“牵红丝线”的有缘之地。两年农场生活,乔友们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因此而结缘者就有好几对呢。

乔司农场还有其他有缘佳话呢!

在两年的乔司农场生活中,部队同志与我们学生兵同吃、同住、同劳动,友好相处,关系和谐。这是当年部队派来担任乔司农场六连连长的赵生元同志以及我们乔友与连队解放军干部在一起的照片。

钱塘江潮汹涌澎湃滚滚东去,时代列车夜以继日呼啸向前。

岁月催人老,江山换新颜。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春风荡漾,暖流滚滚,昔日贫瘠的江滩野岭,如今已是凤凰涅槃,华丽蝶变,正在发展成为杭州东部最繁华的产城融合的示范区。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正在这里崛起,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正在这里升腾!

作为曾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劳动、战斗了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的乔司军垦农场儿女,我们为乔司的发展变化感到激动,感到欣喜,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也正是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在军垦农场锻炼后,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得到重用,发挥专长,大显身手,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乔司军垦农场,是我们人生的重要起点。

乔司好,观潮称第一。艰苦创业忆往昔,飞速发展看今日,能不忆乔司!

再见吧,乔司!祝你的明天更美好!

中文系,数学系67届校友供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