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复旦四川校友会3F读书活动组织了三十位校友及家人,共同走进成都美术馆,参观正在热展的《远方的邂逅——意大利都灵现当代美术馆馆藏精品展》艺术展览。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视觉与美学的旅程,更是一场思想与洞察的激荡。美术馆肖馆长亲自担纲,为大家做深度讲解,——她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深厚的学养和富有哲思的提问,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远超预期的饕餮大餐。
一露面,肖馆长便以从容优雅的气质和亲切谦和的仪容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不仅是美术馆的管理者、策展人,更是一位深谙艺术史、具备敏锐洞察力的学者。常规的讲解词?肖馆长根本不屑用。她的讲解,从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切入,梳理了从古典到当代的风格流变。


肖馆长尤其注重展品在艺术史中的坐标意义。她在介绍某些重点作品时,会延伸至画派之间的承继与反叛、技术材料的革新、乃至社会思潮的演变,使得原本静止的画面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动起来。
她指出,“艺术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在回应什么、也在预言什么。”这种宏阔的史观和细腻的解读相得益彰,令在场校友频频颔首。
更令人叫绝的是,肖馆长从未止于单向传授,而是不断抛出问题,刺激大家思考:“这一幅画,和那边那三幅,你看到有些什么区别?”“你认为艺术家在这里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如果换一种材质,情感传达会有何不同?”……一连串的提问逐渐深入,甚至一度让这群平日以思维敏捷见长的复旦人狼狈不堪,纷纷装作陷入沉思、回避肖馆的眼光。


正是在这种启发式的互动中,艺术欣赏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成为一场共同参与的智性探索。肖馆长以她深刻的洞察力和清晰隽永的表达,激发了每一位参观者的想象与反思,也彰显了艺术与哲学、历史、社会乃至个人经验的广泛联结。
十二点过,超过计划半个多小时后,我们的观展活动才宣布结束。恋恋不舍的年轻校友们先申请跟肖馆长合影,然后掉头就去看第二遍。
有人说:“肖馆长人美心慧,这是听过最受益的一次导览!”也有人表示:“原本以为只是来看画,没想到还顺便复习了艺术史。”更有校友直言:“被她问得傻乎乎,但真开心!”
这次展览本以“远方的邂逅”为题,意在探讨艺术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共鸣。而我们校友会的参与,恰似另一种意义上的“邂逅”:是复旦人与艺术的邂逅,是理性思维与感性审美的邂逅,也是校友情谊与人文关怀的邂逅。


艺术,是远方的回响,也是当下的相遇。感谢肖馆长以她的智慧与魅力,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更为辽阔的艺术图景,也让这次成都美术馆之行成为所有参与者心中一次深刻而美好的“远方的邂逅”。

来源:四川省复旦大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