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进:巾帼雄志,以科学与想象力共筑学科繁荣之路

2023-04-17|复旦人物


图片

封进,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经济系系主任。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副主任。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担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民盟经济委员会主任等兼职。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保障和公共经济学。其较早提出以经济学视角从事社会保障研究,并领衔使用微观数据的计量学方法,可谓该研究领域和方法的核心领头人之一。

“以科学方法与想象力探索经济学的魅力”,是封进对于自己20年学术生涯的精准概括,也是她未来将持续坚持的理念主张。


封进与复旦大学的缘分始于2003年。当时,一心想从事“社会保障”研究的封进,在了解到复旦大学的袁志刚教授为该领域的权威后,便毫不犹豫地前往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后。2005年,封进博士后毕业。由于出色的研究表现与丰富的国际交流背景,封进顺利留校,成为了复旦大学经济学系的一名老师。一丝不苟研究,兢兢业业育人,是她17年从业生涯的生动写照。

封进的研究领域从属“劳动经济学”范畴。在刚进入复旦时,这一领域在复旦,甚至是全国都处于弱势。“我进行的是社会保障研究,它作为一个跨学科话题,已经有许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其进行了探究,但经济学视角一直是缺失的。” 作为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开创者之一,在封进看来,经济学视角,不同于公共管理、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它能够为社会保障问题的分析提供个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从社会保障和个体行为互动的角度来评估政策效果,完善政策设计。借此,2005年,封进成功申请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村健康需求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以经济学视角评估了养老和医疗保险效果,以及相关保障制度,实属复旦前沿。

封进还是较早应用微观计量方法于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之一。21世纪初,定性方法占据了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主流。但在丁伯根长达一年的访学经历,却让封进对这种主流方法产生了一些质疑。她不禁开始思考:“纯粹依靠理论、逻辑分析,和宏观数据统计的定性研究方法,能否在不同的国情背景下依旧具有普适性。”她开始尝试通过微观数据建立宏观理论与国家现实变量之间的桥梁。

要打破常规并不容易。封进回忆道:“当时全国,包括清北、复旦等高等学府在内的博士生都对微观数据存有疑虑,特别是当时学术期刊的审核标准也更偏向于主流的定性研究方法,未能提供相对友好的创新环境。”但国外交流期间对计量学等前沿方法的学习了解,让封进始终相信:“微观数据可以通过深入了解个体行为,为政策分析提供基于中国国情的微观基础。”

图片

在此信念的支撑下,封进身先力行,率先应用微观计量方法。2007年,以《中国农村的收入差距与健康》为题的论文发表于著名的《经济研究》,文章利用1997年和2000年农村面板数据,探究了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影响健康的方式,是复旦最早应用该方法产出的具体成果之一。封进、陆铭、陈钊……这一批年轻复旦学者的坚持与倡导,让微观计量经济学在复旦大学得以起步和发展。

2009年,封进开始担任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后又因院系调整,于2015年被调至公共经济系担任系主任。相比于经济学系,当时的公共经济系成立时间短,人数少,师资结构也不尽合理。为了提高公共经济系的学科实力及影响力,作为系主任的封进绞尽脑汁,鞠躬尽瘁。依托于公共经济系的老牌活动“双周论坛”,封进邀请了毕业于全球各大知名高校的学者为经济学系师生讲座,至今已组织了70余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培育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同时,为了构建更科学完善的学科人才梯队,封进积极与学院领导沟通,大力推进公共经济系的人才引进与留存工作,成功引入了包括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宋弘老师、休斯敦大学的左雪静老师在内的一大批年轻血液,壮大了学科师资队伍。

图片

在封进的带领下,公共经济学系发展迅速,以该系主管的税务专业硕士项目的招生人数为例,已从成立初期的20人增长到了目前的40人,并预计2022年的招生人数还会持续增长至60人。“这也代表,我们的学科品牌愈来愈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不仅是学者,更是老师。“王贞、唐珏、谢强……”从教17年,封进接触过上千个学生,却依旧对他们的名字如数家珍。从四大银行,到国企、选调,学生们的最终去向五花八门,但更多的却选择了和老师封进一样的学术道路。封进将这视为一种“传承”:“一个学科要持续发展,后继无人是不行的”。也正是秉持着这一理念,封进每天要花费近7个小时的时间指导所带学生的科研。她所指导的博士生中很大一部分都留校任教,进一步壮大了公共经济系的学科力量。

醉心学术,勤恳耕耘,立德树人。由于封进在学科领域的不断耕耘,以及始终把学生培养摆至首位的热忱,2021年封进被授予了“长江学者”的荣誉称号,成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仅有的六位长江学者中的一员。获此荣称的封进却仍宵衣旰食,全身心地投入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之中。2021年12月,为响应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在以彭希哲教授、封进教授等为核心的一批学者的倡导与支持下,全国高校第一家实体老龄研究院正式成立,封进教授担任其中的银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她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未来,愈来愈多老龄社会治理的“复旦方案”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以科学方法与想象力探索经济学的魅力”,是封进对于自己20年学术生涯的精准概括,也是她未来将持续坚持的理念主张。封进,这位温和勤恳的女学者,以己之力,与许许多多的复旦同僚们一同开拓并见证了复旦大学经济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在全国乃至世界“公共经济学”领域深深印刻下了独属复旦人的智慧。未来,封进也将笔耕不辍,向学界传播更多的复旦声音,推动复旦大学经济学科的再一次升级。 


来源: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