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8日(周四)傍晚,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2021年度“走进新闻传播”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校董、新闻学院校友、复旦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屠海鸣先生作为主讲人,屠海鸣先生结合自己在香港的亲身经历,以及多年来在新闻评论一线工作的经验,为我们带来以“中央为什么要决定改善香港选举制度”为主题的讲座分享。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主持讲座。
嘉宾介绍

屠海鸣先生于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香港和内地知名的实业家、新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侨界社团主要领袖之一。现担任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侨联常委、复旦大学校董、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兼客座教授、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校董长期在香港工作,因为积极履职尽责,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他作为唯一一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被全国政协授予首届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荣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亲自向其颁发奖牌。
讲座回顾
在本次讲座中,屠海鸣先生主要从三个方面谈香港选举制度的改革。
首先,屠海鸣先生阐释了中央领导对香港治理问题提出的“爱国者治港”原则的内涵,指出了坚持“爱国者治港”原则对于改善香港选举制度的重要意义。屠海鸣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韩正副总理、王晨副委员长、夏宝龙副主席等四位领导人指出的“爱国者治港”的要义:“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香港的管理权必须掌握在坚定的爱国者手中”;“必须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依法治港;符合香港实际情况;提高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治理效能”;“进一步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既要保障香港的高度自治权,又要保障全面管制权;既要保障选举的公正公平公开,又要阻止港独分子和外国反中乱港势力的政治代理人进入香港的政权架构”。现行的选举制度对香港的社会、政治、经济民生造成极大的打击和影响。中央强调“爱国者治港”,是为了改善香港选举制度的现状,让香港更好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屠海鸣展示自己的新闻评论版面
紧接着,屠海鸣先生围绕关于香港目前选举制度进行了讲述,并就香港选举制度的改革内涵进行了介绍。在屠海鸣先生看来,首先必须要达到习主席提出的“爱国者治港”的标准。香港回归以来我们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屠海鸣先生认为,新时期爱国者治港需要大家第一爱自己的民族,第二爱自己的国家,第三爱自己的香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衷心拥护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理权、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这也是与邓小平同志1984年关于“爱国者治港”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的。
讲座最后,屠海鸣先生总结了中央关于香港选举制度进行改革的十二字——优化了参政议政的“均衡参与”,即强化候选人的代表性,突破过去在某个界别、地区、社团利益的局限性;强化了“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真正实现基本法赋予特区实行行政主导政治体制的制度原意;体现了制度设计的“与时俱进”,为选举制度整体上升级加固。他指出,香港现有许多经济、民生问题的解决、香港的可持续发展都有赖于选举制度的改革,有赖于爱国者治港原则的落实。
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踊跃地向嘉宾提问。同学们请教了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香港媒体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媒体舆论是否需要制度完善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屠海鸣先生一一解答,并指出香港的现行媒体中爱国爱港的专业人士是断层的,他鼓励同学们加入到香港的新闻队伍、媒体工作中,现在研究用香港人喜欢的语言、香港人喜欢的方式,来讲好香港故事;在讲好香港故事的同时,再用香港人喜欢的语言、香港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


▲同学们踊跃提问
提问环节结束后,米院长做出了两点总结:第一,我们只有解决好香港问题,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第二,中央政府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抱有必胜的信念和坚定的信心,这些棘手的问题一定会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到最终的解决,中华民族一定会成为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

▲屠海鸣与学院老师合影
►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 顾倪义
屠校董《中央为什么要决定改善香港选举制度》的讲座,分享了香港问题与中央决定的诸多细节,让我深受感触。读高中时,英语老师向我们介绍非法占中事件与引渡条约,使我了解到香港问题,震惊于香港街头的混乱特别是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代表的香港当地高校大学生的暴动。屠海鸣校董说“大学生沦为暴徒是全香港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法治的悲哀、文明的悲哀。”面对这般乱象,我们不能只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一味地批判,而应该深入挖掘背后社会的心理的原因,提高自身判断力,不重蹈覆辙。
香港新闻界在香港问题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是新闻学子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同学的提问,屠校董分析了香港报业现状,指出香港媒体爱国爱港人士断层的问题,并呼吁同学们坚守新闻理想为香港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香港问题、台湾问题、新疆问题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在未来一定能得到解决”屠校董在讲座的最后如是说,在他眼中,我看到了新闻人的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深受触动。
►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 储未然
详细了解这场讲座后,我有了很多的想法。屠海鸣校董提到,在香港,其实有很多的青年人士并不是那么拥护一国两制、并不是对祖国有那么强烈的归属感的,这一点让我既感到了一些震惊,也对香港有了新的理解。这当然是一场开拓眼界、长见识的讲座。
屠校董提到,香港的媒体中是缺乏爱国爱港的人士的。也许我们新闻学子应该更多的关注香港,如果可能的话,将未来的职业位置摆在香港,也不失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选择。也许,在那样一个地方选择做爱国宣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能够为祖国的统一以及两地同胞的福祉带来贡献,也许这就是新闻理想的一种较好的实现方式。在我看来,这场讲座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十分显著,相信感染到的人不止我一个。
来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