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友总会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圆满举行

2025-10-23|院系校友组织新闻

10月18日下午,复旦大学校友总会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邯郸校区逸夫科技楼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正值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创建50周年之际,来自全球各地的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学科发展历程,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常务副校长、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征,人事处处长熊易寒,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处长、校友总会执行秘书长刘莉,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副处长、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恽小婧,学院前任领导施伯乐、朱建艺、张世永、许晓茵、王晓阳、臧斌宇、顾宁、汪卫,校友会首任执行会长史一兵,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华彪及学院现任班子成员出席大会。大会由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党委书记王新主持。



许征常务副校长代表学校和校友总会致辞。她指出,复旦计算机学科自1975年创建以来,始终与国家信息化进程同频共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产出了一项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她介绍了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的成立在学校“新工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重点强调了学校在科创母基金、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等领域,为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产业化,构筑“开放、协同、合作”的顶尖科创生态圈和朋友圈所做的系列工作。最后,她肯定了计算机学院校友会长期以来的工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复旦发展的广大校友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新一届理事会能够进一步完善校友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汇聚磅礴的校友力量,共同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实现与广大校友“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的目标,助力母校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图片

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由第一届会长、计算机学院原院长王晓阳所做的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王晓阳从“组织校友返校,打造校友‘永远的家园’”、“打造学术与行业交流平台,聚焦行业前沿”、“关注校友企业发展,促进校友共同成长”、“疏通校友捐赠与支持渠道,助力回馈母校母院”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第一届理事会所做的工作。他郑重感谢校友们为学院所作的卓越奉献,并对校友会未来的工作做出了展望和希冀。

图片

计算机学院原党委书记许晓茵在发言中回顾了2015年复旦计算机建系四十周年庆筹备以及校友会成立时的情景,并对学院近年的发展表示衷心祝贺。同时,也代表上医校友会向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希望以后两个校友会能有更多交流契机和合作机会。

图片


大会随后举行了“校友贡献奖”鸣谢仪式,表彰了8124集体、9124集体、陈齐彦、陈雪峰、陈运文、胡伟、胡源、华彪、李霁、梁建章、楼坚&王晓青、沈浩、史一兵、宋小军、孙洪涛、孙亮亮、孙振峰、唐红斌、王晓阳、吴甘沙、徐鲁、徐望、严立&严望佳、杨万强、姚毓林、张国峰、张黔中&张政芳、周礼栋等校友(集体)为学院发展做出的贡献。王新和刘莉为获奖校友颁发鸣谢奖杯。

图片
图片


接下来,大会听取并审议了由换届选举筹备小组成员曹瑜所做的《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报告》及新一届《复旦大学校友总会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分会管理办法》。同时根据学院发展实际,将“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校友会”正式更名为“复旦大学校友总会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分会”,简称“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校友会”。

图片

大会选举产生了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成员,并举行了隆重的任职仪式。学院执行院长杨珉担任新一届会长,校友周礼栋和王佶、学院党委书记王新担任联席会长,学院副院长曹瑜担任秘书长。37位校友当选为副会长,77位校友当选为理事。大会还特聘了荣誉会长和顾问若干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新任会长、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执行院长杨珉在发言中表示,将不负重托,团结带领新一届理事会,始终把校友联络与服务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完善校友信息数据库,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打造校友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为学校、学院发展注入外部活力,实现校友与母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随后他为大家介绍了学院的发展现状,分享学院在科研、教学、人才引进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图片

此外,大会正式启动了“50年,一起写下一行‘爱的代码’——复旦计算机建系50周年捐赠项目”,号召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携手同行,共建学院未来。

大会在庄严的复旦大学校歌声中结束。本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校友会工作开启了崭新篇章。未来,校友会将继续秉持“服务校友、服务学院、服务社会”的宗旨,凝聚校友力量,助力学院发展,为复旦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公众号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