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校友会举行校友会成立44周年庆暨中秋博饼晚会

2025-10-21|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图片

2025年10月18日下午,复旦大学厦门校友会成立44周年庆暨中秋博饼晚会在厦门航空金雁酒店举行。


图片
图片

校友会成立44周年庆




下午五点,校友会成立44周年庆正式开始,复旦大学校友总会顾问、复旦大学原副校长、东华大学原校长徐明稚先生,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校友联络办公室主任吕异颖女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官青女士,复旦大学厦门校友会名誉会长洪声文、卢荣富,刘超会长、顾惠珠常务副会长等一百三十余名复旦校友欢聚一堂,同庆盛典。本次校友会44周年庆活动由江建民副会长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溯流光 心声激荡




图片

活动伊始,复旦大学厦门校友会刘超会长上台致辞,引领在场校友回望过往校友会的奋斗历程,也描绘着当下及未来服务校友、反哺母校的使命、愿景,话语间满是对母校的感恩、对校友会及校友们的珍视与期许。

图片

刘超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今晚,我们不仅是为了庆祝,更是为了回望与前行。回望过去,我们感恩母校始终把我们放在心上,感恩历届理事会和校友会员的无私奉献。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坚守与付出,厦门校友会才能像一棵榕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展望未来,我们愿带着复旦人的底色,在鹭江潮头继续写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新篇章!”

图片

随后,复旦大学校友总会顾问徐明稚先生代表母校致贺词。他向厦门校友会全体校友致以亲切问候,对理事会成员及骨干为校友工作发展付出的心血表示衷心感谢。他回顾了厦门校友会40余年发展历程,高度肯定其在服务校友、母校和社会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最后,他寄语厦门校友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校友力量助力厦门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与母校联动,在新时代续写复旦与厦门共发展的精彩篇章。

图片



薪火相传 情暖鹭岛




图片

44年前,厦门校友会萌芽于解放战争时期随军南下的服务团中。从筼筜湖畔到环岛路,从五缘湾到软件园,一代又一代复旦人,把母校的教诲化为前行的力量,把校友会当作“第二故乡”,在鹭岛这片热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图片

从1981年到2025年,厦门校友会已从寥寥数人发展至如今近两千人的温馨家园。常务副会长顾惠珠女士梳理和阐述了厦门校友会组织历史、组织建设情况、助力母校中心工作情况、校友会大事记、会议召开情况报告、财务收支情况报告等,厦门校友会四十四年风雨兼程,四十四年薪火相传跃然眼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接着,一段精心制作的校友采访视频,更是将庆典的温馨氛围推向高潮。屏幕上,校友们个个脸带笑意,通过讲述自己与复旦的故事,将思念与祝福凝结成光影,映照出复旦人不变的情怀与担当。

图片

组织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经前期推荐、酝酿与理事会审议,本次活动现场亦对校友会理事会与监事会成员进行增补。冯雯雯、黄黎星增补为本届理事会成员,黄毅红当选监事会成员。期待他们以专业与热情,为校友会注入新的活力,让“复旦家园”更有温度和力量。

图片



星光溢彩 致敬榜样




图片

本次活动的表彰环节中,“特殊贡献奖”“年度校友会先进部门”“年度优秀校友工作者”“年度热心校友奖”依次揭晓、逐一颁发。卢荣富校友以千万捐赠助力母校发展,宣传部以匠心传播复旦声音,一批批优秀校友以热忱书写奉献篇章。

图片


特殊贡献奖

卢荣富

图片


年度校友会先进部门

宣传部

图片


年度优秀校友工作者

叶桂森  江建民  陈毅勇  李议麟

曾青玲  章亚中  陶永忠  卢彩容

图片


年度热心校友奖

洪   涛  冯雯雯  李燕梅  曾志华  黄毅红

林   岑  黄黎星  韦   鹏  张友杰  黄美晖

图片


本次被授予“特殊贡献奖”的电子工程系1988级校友卢荣富,不仅在平日大力支持校友会工作,更在母校一百二十周年华诞之际,慷慨捐赠人民币一千万元,设立“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荣富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学院高水平战略人才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信息与AI交叉融合科学中心的建设。他对母校回馈的不仅是资金,更是一份对“后来者”的深切期望与托举。这完美诠释了“团结、服务、牺牲”的精神,是校友情怀从“心系母校”升华为“成就后人”的生动实践。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月的鹭岛,秋风裹着山海的清润,将一份跨越四十四年的情谊轻轻唤醒。当复旦红遇见鹭岛蓝,当百廿校魂牵手四十四载初心,这场名为“继往开来、共叙芳华”的重逢,为全体在厦复旦人编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锦缎。


中秋博饼晚会




图片

复旦大学厦门校友会44周年庆典的热潮里,一场充满闽南风情的博饼盛宴,为这场相聚添上了鲜活、趣味的注脚。

图片
图片

中秋博饼晚会由校友叶桂森、李思思主持。除了母校的领导、老师,各上海高校厦门校友会代表亦前来共同参与,包括浙江大学厦门校友会、上海交通大学厦门校友会、华东师范大学厦门校友会、东华大学厦门校友会、上海体育大学厦门校友会、同济大学厦门校友会、上海财经大学厦门校友会以及华东理工大学厦门校友会。骰子的清脆声里,藏着鹭岛的烟火气;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中,漾着沪厦两地的深厚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厦门校友们细数着“一秀”“二举”“三红”“四进”“对堂”“状元”的规则,眼神里满是期待;而来自母校的领导与嘉宾,虽初涉博饼,却也被这份热闹感染,纷纷凑到桌前,认真聆听规则,摩拳擦掌准备一试手气。

表演现场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了博饼活动之外,歌舞表演也将现场气氛推向新高,更让远道而来的母校、友校嘉宾,沉浸式感受了鹭岛校友的热情与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片

稚声雅韵映复旦,“复二代”萌力点亮博饼盛宴,他们是复旦校友的孩子,是传承着复旦基因的“复二代”,此刻正以最纯真的姿态献上一份满含童趣与敬意的表演。 它让沪厦两地的情谊,从父辈的携手并肩,延伸到孩童的纯真互动,这也是这场博饼盛宴中,最柔软、也最动人的一笔。

图片
图片
图片

鹭岛博饼添雅趣,校友情谊共欢腾,黄美晖校友还上台即兴特为本次活动作七律一首。

乙巳鹭岛中秋抒怀

七律

    双子塔擎银汉月,

    五缘桥枕碧波柔。

    酒楼满座骰声起,

    街巷千家笑语流。

    忽念俄乌烟不散,

    又闻巴以战难休。

    感恩祖国长城固,

    更待山河一统秋。


席间,厦门校友会举行了迎新仪式,欢迎8位2025年毕业的新校友加入厦门校友会大家庭,这不仅为 44 周年庆典增添了别样的意义,更让新加入的校友们沉浸式感受了厦门校友会的温度。

图片
图片

2025年毕业的8位新校友

庄诗琪

高等教育研究所 

硕士

杨浩楠

化学系

硕士

周承达

旅游学系

本科

禹蒲阳

上海数学中心

博士

李乐

数学科学学院

硕士

李四英

微电子学院

博士

王维维

管理学院

硕士

王璐 

管理学院 

硕士

图片

这份传承和情谊,将如同博饼桌上的好运一般,绵长悠远,生生不息。正如2022级高等教育研究所学科历史专业的庄诗琪代表全体新校友发言时说到的“历史告诉我们,来路,决定了去路。我们来自共同的复旦精神家园,身上烙印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基因。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叙芳华,既是回望来时路上的星火,更是为了汇聚力量,照亮前路。



图片


这一夜,我们回溯的不只是44年的足迹,而是1981年的初心如炬,是2025年的盛景如织;我们传递的不只是对母校的祝福,而是老校友的“薪火相传”,是新力量的“继往开来”;我们唱响的不只是一首校歌,而是“博学笃志”的精神回响,是“服务社会”的誓言担当。


感恩鸣谢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厦门校友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志愿校友、赞助校友的奉献与支持,这份不计回报的付出,恰如校友会使命中“服务”二字的生动注解,微光汇聚,终成照亮庆典的璀璨星河。

志愿者的无私与赞助校友的深情,交织成博饼盛宴最动人的底色,当博饼盛宴的欢笑声渐息,那些藏在热闹背后的温暖身影,更值得我们用心铭记 。

感谢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志愿者,是你们的坚守让欢乐有了保障;感谢每一位慷慨助力的校友,是你们的支持让相聚有了温度。这份源于复旦的情谊与坚守,终将在代代相传中愈发醇厚,在鹭岛的山海间,续写属于复旦人的崭新篇章。

赞助鸣谢

卢荣富

孙黎

刘超

张建锦

叶春华

江建民

万齐裕

黄自强

叶桂森

陈孟强

顾惠珠

苏辉煌

章亚中

彭淞

李燕梅

陶永忠


END -


来源:公众号 复旦大学厦门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