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解除隔离。48个日夜,他们在雷神山医院同新冠病毒抗争,昼夜不舍坚守到最后。
1月24日,在意大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和祖国共渡难关。
1月28日,回到上海,来不及调整时差,他便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2月19日,出征武汉,他兑现最初的誓言,身披白衣战袍无畏逆行。
.......
这是一篇有情怀、有力量、有温度的战“疫”日记。本期“抗疫复旦人”,让我们一起走近施劲东校友,体会一名医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初心和使命!
施劲东
施劲东,白族,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克卿书院新生导师,第十六届银蛇奖提名奖获得者。
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03年参加非典战役;2013年春,作为主治医师发现全球首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者;2016年赴新疆泽普处理肺结核防控;2018年赴西南边疆扑灭麻疹疫情;2020年提前终止意大利进修,带领五院50人医疗队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
2020年1月24日
@意大利那不勒斯
希波克拉底誓言不是说说看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逆行渡厄!开往武汉的列车有前辈和同学,留守上海的是同事和同仁!初心不移,使命召唤,我选择回国和祖国共渡难关!感谢华通国康和那不勒斯国家肿瘤中心,支持我提前结束进修的请求!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
▲
(看到疫情日益严峻,我在意大利也寝食难安,意大利方面非常支持,甚至提前给我颁发进修证书,帮助紧急办理手续。我于1月28日回到上海,投入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一起进修的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的罗云梅护士,一起回国也奔赴武汉市中心医院。)
2020年2月17日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明日带队奔赴武汉,兑现最初的誓言!兴奋之余带有稍许忐忑,对家人有所愧疚!但家国天下,人生在世需有所为,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穷家富路,五院和闵行区倾其所有,为五院50位出征者备足物资!有大后方的强力支援,我们无所畏惧!
▲
( 2月16日23:30接国家卫健委通知,五院1小时内组建了闵行区史上最大规模的援助医疗队。在物资稀缺的情况下,五院和闵行区把压箱底的防护物资都给医疗队带去武汉,令人感动!对家人是有愧疚的,但同样毕业于上医的爱人却从来没有过怨言。)
2020年2月19日
@上海虹桥机场
西行除魔之出征记
汹汹新冠乱江汉,壮士五十学南山。
西行渡厄冬寒怯,白衣飒飒天下安。
▲
(2月19日上午,誓师大会后,医疗队到达虹桥机场,与仁济医院、市一、市五、市六、市七、杨浦区中心医院组成500余人的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乘坐特殊航班出征武汉。我们学习着前辈的样子,紧随钟南山院士的步伐,施展着自己的抱负!)
2020年2月22日
@武汉雷神山医院
西行除魔之备战篇
援鄂不怕征途远,雷神山下结金兰。
四壁转瞬焕新颜,挥戈反日破新冠。
▲
(上海五院和上海六院共同接管48张床位的C2重症病区。然而初到雷神山医院,摆在面前的是一个空荡荡的病房,除了床没有别的东西。为了早点接受病人,五院六院101位医护携起手来,披星戴月搬运物资、布置病房。48小时内看着一个崭新规范的病房一点一点的从无到有,在自己手中诞生,大家事后聊起来都是满满的成就感,多么的骄傲和自豪!)
2020年2月27日
@武汉雷神山医院
雷神山除魔一周。每日入仓前,检查装备,有序进仓。专用入口迎接患者,查房读片,机械通气。隔离病房内的氛围,看似科幻或梦幻,实则困难和危险。进仓前不敢喝水,病房内闷热呼吸不畅,护目镜起雾阻挡视线,多层手套影响触感。最大的挑战是出仓,需小心翼翼脱装备,否则就有被感染的风险。认真仔细,聪明伶俐,还得会一点点瑜伽动作才能顺利完成!为了能尽快掌握技巧,通过考核入仓,不少队员在驻地反复练习。好在团队里有黄建芳和王鹏保驾护航,两位感控专家非常严格,有人甚至还被骂哭。我们有充分思想准备,具备专业技能和学识,通过严格的培训,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雷神山医院C2病区全体医生护士,短短一周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已顺利接收40位患者,其中不乏重症和危重患者。晚上接收病人时,随手拍的清冷街景似乎也在诉说着城市的伤痛。希望我们齐心协力,祛除病魔,尽快还武汉人民一个美好的家园!
▲
(出征前一天,五院进行了培训。但到了雷神山医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穿脱流程。进入隔离病房之前,院感专家会仔细检查每一位队员的防护装备,尤其要注意防护服是否有破口。)
▲
(我们穿着塑料鞋套,走在接收病人通道的斜坡上,容易滑倒,相互保护着护送患者进入病房。)
▲
(第一天接收18位患者,我和六院陈小华在舱内和通道从下午到晚上,整整工作7小时,体力几乎消耗殆尽。)
▲
(第二天接收15位患者,其中一位危重症患者,刚下救护车就缺氧全身紫绀,情况非常危急。我们立即用呼吸机无创通气,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总是低压报警。因为穿着防护服,带着两层手套,无法通过皮肤感受到气流。杨艳君护士为了看清楚哪里漏气,拼命地凑到面罩旁边。当时,我们还没有拿到护目镜,只有面屏,无创通气对医护人员是有危险的。在这种危急时刻,医护人员总是把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我们短短20分钟就把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2020年3月3日
@驻地:武汉江夏区IU酒店
昨天在驻地给陈园、王卫芳、陆翠微三位队员过充满温馨的集体生日!今天去探望了已在武汉抗疫一个多月的四位同事和挚友程克斌!晚上在驻地有生以来,第一次作为支部书记主持会议,发展陈小华主任和韩凯月医生成为预备党员!带着口罩,听着充满感情的申请表述,自己也感同身受!来到武汉两周,已收到9份入党申请书。在雷神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像新冠病毒一样会“传染”!随着疫情的扑灭,雷神山会成为历史,但我们留下的印迹和彼此之间的情谊,相信会永生难忘!期待疫散花开的那一天,五院六院的兄弟姐妹们回上海重逢!
▲
(由于驻地防控纪律,不能聚集,只能在电梯口、走廊里给队员过生日。)
▲
(前两批4位队员已经在武汉奋战1个多月。在封城的特殊时期,相逢往往都是一种奢望。千辛万苦的会师充满心酸和喜悦,愿意陪你们玩、陪你们闹。)
▲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止会“传染”给医生和护士,还会“传染”给病人。在隔离病房中,除了医生、护士和病人,就没有别的人了。病人所有的治疗和生活起居,全部是护士承担。我们的护士非常辛苦,脸上带着护目镜、面屏、N95口罩、外科口罩,身上穿着手术服、隔离衣、防护服,脚上两个鞋套,手上至少两层手套,一干就是四个小时。他们的辛苦,病人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病房有一位93岁的老先生,有一次查房他拿出共产党章程,说“上海的医生和护士对我实在太好了,我要感谢你们,感谢中国共产党,我也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冠病毒传播的是一种可怕的疾病,而我们党,在这次抗疫战争中,传播给我们的,是一种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一种战无不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
2020年3月4日
@武汉雷神山医院
雷神山的出院叫毕业!今天开始我们有患者毕业了!这对夫妻懂得感恩。十天的相处,每次查房都会对我说谢谢。他们含着激动的眼泪告别,去和牵挂的女儿团聚。大家都很开心,内心充满无比的满足。全体队员的辛勤付出是值得的,也是如此的重要!这大概就是对医生护士从医初心和使命最好的诠释吧!
2020年3月16日
@武汉雷神山医院
勇士出征画战袍!春天悄然走出画卷,唤醒雷神山的格桑花。勇敢的心驱散了肆虐的疫魔!武汉本地的医疗队今日撤离雷神山,去迎接新的挑战。向英雄的武汉医护们致敬!我们会继续努力,全力以赴夺取最终的胜利!
▲
(雷神山医院门口马路边一片枯黄中,开出艳丽的鲜花。此时,坚强的武汉当地医护人员开始撤离雷神山。他们需要尽快休整,然后去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
▲
(在防护服上的画,寄托的是决心,是期盼,也是乡思!)
2020年3月22日
@武汉雷神山医院
西行除魔之“逐鹿荆楚”
荆楚逐鹿吴天舒,残阳如血碧长空;
繁星寄语月同天,黄家湖畔越乡思。
▲
(检查、转科都需要医护陪同。不是我想变身“大白”,实在是天气太热,将老太太抱上救护车,一用力防护服就鼓起来了。)
▲
(都是爸爸妈妈、儿子女儿,工作之余,也有想家的时候!后来我们才知道,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雷神山医院旁边的黄家湖是黄歇的故乡,波光粼粼的黄家湖连接着上海和武汉两千年的情谊!)
2020年3月30日
@武汉雷神山医院
101这个数字值得纪念。援鄂41天,C2病区今天收治了第101位患者,上海五院和六院有101位医护在雷神山。能够成为雷神山医院最后一批守护者,感到无比荣幸!忙碌中,我们期盼春天的到来,也见证着武汉的苏醒!
▲
(其他医疗队逐渐在撤离,我们病区不断接收他们留下的“硬骨头”!)
▲
(作为雷神山医院最后的守护者,记者也只能来采访我们了!)
▲
(五院和六院队员离别时的不舍!)
▲
(同根同源的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在116年前(1904年)同为工部局建于老靶子路(今武进路)85号的西人隔离医院。而今,五院和六院再次携手,共同接管的武汉雷神山医院C2病区实施精细一体化管理,以上海的标准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在各医疗队中收治病人数遥遥领先。巧合的是,C2病区收治的病人最终居然定格在了116位!
2020年4月5日
@武汉雷神山医院
回家,50个人一个不少!48天没有休息,五院六院联手,昼夜不舍,收治116位患者。和新冠病毒的抗争,我们获胜,封号“雷神战士”!带着雀跃的心情告别武汉,明天回家!!!
▲
(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教授为我们的队旗签名!)
▲
(欢送会上,遇到上医96级同班同学钟鸣,他是上海第一位逆行者!)
2020年4月8日
@上海青浦朱家角隔离酒店
太多的感谢和感恩,无法一一言表!正如医疗队领队洪洋所说“我们逆行武汉,不负此生,但不要让它成为今后的光环。我们是医生护士,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工作,做个医者应该做的事,仅此而已”。今天,我们把自己还给上海,扛起责任,守“沪”再战!
组稿|复旦大学校友会
统筹策划|恽小婧 褚菊梅
文字撰稿|施劲东
图片摄影|施劲东
图文编辑|邓丹
服务校友 服务母校 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