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校友会在十八行古村举办11月份读书分享活动

2021-12-20|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2021年11月27日,复旦大学海南校友读书会在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古村举行11月份读书分享活动,首次阅读分享海外历史大家许倬云名著《万古江河》。

读书会设在民国时赴日留学、学成回国任文昌县长的林日轩故居进行。其孙林敬已将老宅进行了精心装修,在保持原貌基础上又增加了现代元素。走进“林家宅”,扑面而来的是古色古香的历史感,精巧的屋檐、黛色的砖瓦、端庄的字画、沉淀了时光的家具……件件有出处,物物有典故,厚重而不失典雅。庭院中间,摆放一花梨木长方桌,一大遮阳伞盖顶,休闲而不失浪漫,今天的读书会就在这里开讲。


主持人孙瑜校友说:“今天,非常荣幸地受林敬董事长和在座乡亲们的邀请,复旦书友们怀着喜悦、景仰和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古老的十八行村,一起共读和分享一本厚重的书——《万古江河》。美丽的乡村景色,充满人文沉淀的砖瓦院落,淳朴的民风,和《万古江河》所描绘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虚实交融,大家仿佛穿越了的时空,真切感受岁月的变迁。”


与会的复旦校友和书友有(以报名先后为序):孙瑜、陈少兰、王格平、郭瑞俊、郑敏、杨双星、肖鹏、张秀华、吴秀玲、冯云飞、丁晓兰、张曜晖、何金强、云晴、杨秀侃、汪洁、杨臻、柯维栋、郑春晓、林敬、林筱慧、林阳、林运椿、吕芳、徐飞、贾舒琪、李梦霞等。

主持人:孙瑜

主分享:陈少兰

读书分享

孙瑜:天下国家,不灭的传承

《万古江河》作者许倬云,是著名历史学家。在本书中,许倬云教授不以王朝的更迭来写历史,而是在更大的视野和时间跨度上,提取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演变的内在因子,基于共性和特性来规划各个演变时段,围绕“中国是什么,我们是谁”这个问题,讲述“华夏/中国”作为一个“天下国家”是如何不断发展演变的。以宏大的视野,舍弃旁枝末节,始终关注中国历史上的根本特征和关键节点,围绕“天下国家”这个核心,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风貌,使读者有酣畅淋漓之感。


古代中国是一个“天下国家”,也就是一个没有地理边界,只有文化边界的国家,这是由古代中国面临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的。“天下国家”发源于商周,发展于秦汉,在隋唐时期到达巅峰,在明清时期走向衰落。她就如同一个血肉之躯,走过了一个生命的历程。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古到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巴比伦文明被波斯人所灭,古埃及文明被希腊人所灭,古印度文明被雅利安人所灭。中国文明同样历经战乱,但不仅没有中断,而且还处于不断的生长变化之中,到现在仍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一个奇迹。


早期中国的博弈中心是在中原一带,也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可以推断,一定是中原地区存在着某种具有巨大诱惑力的生存资源,所以那些本来分散在四方的各种势力,为了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才会纷纷选择加入逐鹿中原的博弈游戏。随着卷入博弈的族群规模越来越大,向心力越来越强,类似于一个不断扩大的旋涡。古代中国并不是扩张型的帝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领土扩张,比如汉代、唐代和清代,都是对抗入侵的自卫反击战取得的结果。古代中国之所以总体上一直在向外扩展,根本原因就在于旋涡模式,这并不是自内向外扩张的结果,而是外围竞争势力不断向内卷入旋涡所带来的红利。


古代中原无可替代、诱惑巨大的宝贵资源,毫无疑问就是汉字,以及以汉字为载体的精神世界和知识生产系统。中原最早发明了作为书写文字的汉字,这是早期中国最为成熟的文字。汉字是象形文字,能够独立于语音存在,所有族群都可以无障碍地理解和使用。这就使以汉字为载体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开放的、共享的、不断丰富的精神世界。由于精神世界占据对现实世界的解释权、立法权和支配权,拥有汉字精神资源的中原当然就成为各方势力志在必得、非争不可的宝地,这是逐鹿中原的根本动机,也是形成旋涡模式的核心动力。


陈少兰:我们的文化

《万古江河》这本书,大约是我两三年前在咱们读书会里推荐的。

我大约是十年前第一次读,当时认为真的读得经脉全通。为什么?因为我认为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在说一个历史,它在说的是历史的一个脉络,它在向我们解释为什么历史是这样的走向,不是那样的走向?各民族,各文化之间是如何交融的,交融之后发生了什么?进而,我们的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我本人阅读史里,历史书籍最多。因为我总是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今天会发生,明天还会发生。从历史中我们可以预见未来。


五年前我再读的时候,感觉又没有那么好了。我当时想,可能是因为我自己进步了。

但是,这次读书会,我第三次拿起来,又回到了十年前的感觉。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到了一定的年纪,我对于人生,对于文化,对于家国,对于个体与整体的联系,有了别的理解。


我一直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是炎黄子孙?血统上是炎黄子孙,文化上孔孟之徒,文化代表了我们。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我们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这样吃?比如书上说的,北方开始吃小米,后来是小麦,小麦从域外传入。开始是蒸食、煮食。再后来,由于粒食不易消化,研磨后成面粉,粉食。面粉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面食,比如汤饼,也比如武大郎的炊饼。

我们穿什么?比如宽大衣服,或者为了生产狩猎便利 ,开始穿合身的衣服,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我们开始席地而坐,到了胡风东渐时,开始高凳高椅。

这本书,给我们的,是一个脉络,而不是分开的历史的片断。


各文化之间如何融合?是一个最有趣的事实。

比如,我们看中国的一些乐器,好象是中国乐器,其实质还是外来,比如琵琶、箜篌、唢呐。比较小,便于携带,并且音域高亢,看上去就是游牧民族合适的乐器。

比如,书上说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变迁,五言五律,七言七律,知识分子才能填。楚辞汉赋骈体文,文学演变的过程,形式大于内容,最终失去了文学的精神实质,直到韩愈举起文学改革的大旗。

比如,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学创作到了中古时间会有唐传奇,故事性更强?因为佛教的传入,在传教过程中,需要有故事性的传颂,就象圣经那样。因此需要五言五律之外的文学形式。


我经常听到一种说法,似乎只有理科才有逻辑。其实,历史的发展,文化的变迁里,最有逻辑。

文化代表了我们,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元朝武力强大,但是不过百年便分崩离析,我个人认为,很大的原因就是汉化得不够。经常有人讨论爱国主义教育,我总是说,读我们的唐诗宋词,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你热爱一个地方的文化,你才容易热爱它。


何金强:关于中国历史的几点思考

“绝地通天”

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宗教的系统阶层的现状,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在人在超自然(神)的沟通方式与对象是有所区别的,皇帝祭拜的是天地日月,大臣祭拜的山川河流,而老百姓祭拜的是家族长辈以及周围的一些神化的民族英雄等等。这是在夏商周时,统治者开始垄断这些人们“通天”的途径,断裂了下层人民与“天”的联系通道,这就是“绝地通天”,也是“绝天地通”。

殷商:“宾于帝”

在殷商是有信仰终极的存在,他们把它称为“上帝”,皇帝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是“宾于帝”,意思是皇帝是“上帝”的宾客,代理“上帝”管理国家。

周:“天子”

周朝推翻了商朝后,做出了很多改制,最大的改制是把皇帝与终极信仰的关系,把“上帝”称为“天”,皇帝与“天”的关系是父子关系,即皇帝是“天子”,因此可以世世代代传承治理国家。

北魏孝文帝“革俗汉化

说到本书所强调的“中国”的概念,其实如同书上所说的,并不能单纯看汉文化,或者血统文化,特别是经过魏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元以后,中国贵族不断的南移,从血统上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汉血统,所以从文化的传承才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其中,最典型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禁胡语,改汉姓,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人民一律改穿汉人服装,朝廷百官改着汉族官吏朝服。免除迁户三年的租赋,鼓励他们在政府新授给的土地上耕种。汉文化在外族统治下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唐太宗嫁女

唐太宗李世民想和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五大姓氏之一的清河崔氏,找来清河崔氏商量,结果没想到,崔氏听到皇帝的打算,想也没想就以门不当户不对(皇帝家的门槛太低)为由直接拒绝了,他们认为李氏家族是少数民族的血统,虽然李氏当皇帝后,修改族谱说自己是陇西李氏一脉,但得不到老牌望族的认可,李氏又是用武力夺的天下,在几大世家眼里,皇室一族就相当于当今的暴发户而已。

祭祀圈、信仰圈

以上的例子只是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按民族或是每一时期(朝代)来定义,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都融合在了一起。台湾学者林美容在总结平民阶层的信仰时分为两个“圈”:祭祀圈、信仰圈,祭祀圈是老百姓祭祀自己的祖先,这个圈层一个封闭的、排他的信仰,也是一个圈内认同的信仰。而信仰圈的神祇是以民族英雄或地方神祇为主,如关公、妈祖、土地、财神等信仰圈是具有开放性的。所以从“绝地通天”后的几千年里,一直延续至今,老百姓所信仰的圈层几乎没有变化,再回到十八行村,林家对自己家族祖先的信仰是祭祀圈,而对十八行的林运鑑的信仰已经被周边的百姓所信仰发展到了信仰圈。

新农村、乡村振兴

最后,既然来到了600年古村,我也说说关于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一些感想。我曾在儋州的千年古村屋基村当过第一书记,所以对古村落有一定的学习。在屋基村,也有明朝朱元璋册封的符南进和符那宽两位兄弟将军,我们也修建了“将军纪念馆”、“乡愁博物馆”等乡村旅游的元素,也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也给老百姓增强了幸福感,但在运营上由于规模比较小、内容比较单一,所以也没能产生很大的效应,对于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在做村官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原来维系村民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是法律,也不是一些简单的经济因素,而是儒家的伦理深入老百姓的心中,推已及人的思想在农村是非常明显的,他们把这种关系叫“人情”。人与人之间比较少有利益之间的冲突,所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人情”,是老百姓之间生活的关系。但现代经济发展已经将利益放大,并且利益足够大到百姓把“人情”放到一边,我在农村解决的很多纠纷都是兄弟姐妹,以及左邻右舍之间为了门前的排水沟的土地争议,其实他们之间各自都有几亩地盖房子,就是为了一条水沟、一面围墙兄弟不和、邻里争吵。原来维系村民社会关系的儒家伦理已经瓦解,而现在我们还找不到建立起村民社会关系的内在逻辑,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事情,也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思考,看有没有更好的道路可行,让老百姓能在物质上与思想上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云睛: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文化体系

在《万古江河》中,许教授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从源头的涓涓细流蜿蜒而下,逐渐包容各种文化,一个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文化体系最终成型。读这本书,能够一定程度帮助理解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我们可以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


要体验文化的特征,采取文化比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跳出文化看文化”、“从差异中体现出特点”,相似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历史进程,就能够帮助我们跳出因为熟悉而熟视无睹的文化环境,透过一些小事件发现文化密码和文化的奥秘。许教授在书中应用了这种方法,例如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比较;又例如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国的比较……在历史的长流中切出一个断面,在这个断面上将不同文化进行比较,这是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本书呈现的中国历史,是一个接纳多元的复杂体系。正如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吸纳带入新的文化特征,吸取新的思维方式,才让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的特性(这或许是身处这一文化本身的我们所难以感受到的)。这样的形象,与中国文化本位主义是不同的。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是以其优秀的文明去启发与同化四邻。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


不说别的,但就将构成中国文化这些重要的因素——或者说是脉络做一个梳理,就是一件做起来非常不容易、读起来会很有收获的事情。更不用说许教授在讲述中所提及的那些有趣的事实。

王格平:中国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

这次在十八行千年古村里分享《万古江河》非常有意义。中国一直认为有五千年文明并自成局面而俨然东亚天下的中心,其实,中国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如果中国人仍以为自己的历史经验或模式是一个单独进行的过程,将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更不能客观地认识世界。


联想到目前台海局势,“武统”或“台独”到了时间节点,必须要从整个历史角度分析和应对,共同的文化传承和国民平等是统一的基础。从台湾人民角度看,在日据(1895-1945年)时期就存在着严重不平等,1930年的雾社事件,就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欺压侮辱的最大爆发;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人因经济发展而富裕导致普遍看不起大陆人,那时的想“统一”其实是无望的;当今大陆高速发展30年一举反超台湾,现在大陆人心态急剧膨胀,认为台湾已微不足道,觉得“武统”台湾易如反掌。


其实,正如书中所说,我们必须学会在互谅互信中彼此扶助,相謧相将,才能完成人类文明另一次的重大突破!


李梦霞: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


今天非常荣幸结识各位,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复旦海南校友读书会。说起来我与复旦也有些渊源,孩子爸爸是复旦毕业的。刚刚听诸位才子才女分享了许倬云的巨作《万古江河》,本书我还没来得及读。我只是突发感概想说几句。坐落于此地(十八行村),让我恍惚回到了我的出生地,也是一个很大的乾隆年间的老宅,十八行村如此重视风俗礼仪文化的传承,与我的老家非常相似。所以我想到我们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到殷商时期的文明礼制已是空前完善高级,从当时的青铜器之精美程度可见一斑。再到春秋战国,到秦,到汉,到盛唐时期的万国来朝的灿烂辉煌,中华文明之光对世界文明影响之深广,后来到了宋朝,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对原有皇权制衡礼仪的突破,再到明清时代,日渐式微,西方文明大肆入侵,最后到我们今天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的传统文化精华如何去追根溯源,或者如何复兴与传承,这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郭瑞俊:十八行村——新时代的传统古村

《万古江河》


《万古江河》这本书是许倬云应台湾《汉声》杂志总编辑吴美云之邀撰写的一本通俗历史读本,是《汉声》中国文化系列读物之一,所以本书写得通俗浅显,文字流畅,整本书没有一处注释,完全不似大部头历史著作的晦涩难懂。但文字的浅显并不代表思想的浅薄和文采的缺失,作者在序言从中国大地上的两条河流——黄河长江写起,即写得气势磅礴、文采飞扬,许倬云作为老一辈学人的学养显露无遗。作为历史学家,作者力图通过本书讲清楚“中国文化成长发展的故事”,他从中国的地理环境、主食(北黍南稻)说起,一反过去“朝代更兴、帝王将相”写作俗套,而从更底层的地理气候、人口迁徙、道路交通、主要食物、疾病流行、衣食住行等方面解释了中国文化的来源、生成、发展、转折和去向,亦即本书的副标题——“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的意思。作者用浅显流畅的文笔清楚地告诉读者,随着历史的进行中国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此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大量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刺激反应中变化融合,才成为今天的样子,尤以佛教的传入、流布和发展最为显著。佛教由西域传入中国当在东汉之前,直至中古中唐以后才真正融入中国主流文化,并刺激生成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形成儒道释三足鼎立的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作者本意“不辞冒天下之不韪,拟对国民自大心态的偏差,尽规劝谏诤的努力”而写的一本历史通俗读物因其宏大的格局、对历史文化底层逻辑的清醒把握而不胫而走,一跃而成为其代表作,十几年来畅销不衰。


十八行村:新时代的传统古村

我们今天来到海南著名的古村落——文昌十八行村来读这本《万古江河》又有特别意义。在本书中,作者指出中国大量的城镇村落处于交通道路系统的末端,亦处于文化系统的神经末端。在这样的末端具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它仍然是这个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受主流文化浸染极深;另一方面它又部分游离于系统之外,保持了相当的活力和自己的特点。所谓“礼失求诸野”,郑敏会长就多次说过,海南就是中原文化的“诸野”之一,而十八行村这样的古村落又正是保存传统文化的诸多节点之一。刚刚大家介绍的十八行村的建筑规划按照“兄弟同心、邻里不欺”原则布置,从而保证了古村600年来和谐相处、生生不息,其核心理念“兄弟同心、邻里不欺”正体现了儒家文化“和为贵”及等级秩序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形制方面活生生的展现。


另外,十八行村这样古村落虽然没有滨江临海,但在文昌这样的自古文化昌明之地,一直以来不缺欧风日雨、南洋炙熏,林家宅主人的爷爷就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就任文昌县长。林氏家族内更是有多人在南洋经商的传统,南洋咖啡、零食经年不断,加之素来重视教育,古村代有英才,既有留洋博士、国家院士,也不乏乡绅鸿儒,笔耕不辍。


走过中国许多古镇名村,无论是周庄、乌镇,还是丽江、凤凰,绝大多数古镇开发都将原住民迁出,然后招商引资,统一经营,结果是过度商业化,千镇一面、千村一面,连卖的旅游纪念品都几乎一样。尤其是夜幕之下,霓虹闪烁、灯笼高挂,一种艳俗审美弥漫于古镇内外,好似将过去的大家闺秀强作村姑打扮,涂脂抹粉,依门卖笑。尤其难得的是十八行村至今村民们还居住在祖屋里,这是活着的、富有生命力的古村样本,比起那些整修一新的假古董相去不可里计。


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向来有乡绅自治的传统,乡绅大部分来自退休官员、乡村秀才和经商有成的巨商大贾,他们承担起乡村建设大部分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捐助,延续着乡村的文脉传统,并成为乡村道德良心的担当。我们今天所在的林家宅的主人就是这样的一位乡绅。林敬总致富不忘家乡,不仅将祖宅翻修一新,成为新琼北民居的典范,而且热心公益,乐善好捐,又将书香传统带回古村,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林总可以称得上是新时代新乡绅的典范。


参观交流


赠书

下午2点半,复旦校友读书会在十八行村同心广场举行赠书仪式。复旦校友会会长郑敏代表读书会向十八行村赠书,原书记林运椿高兴地接过了《万古江河》、《庄子》、《本草纲目》等多个书目上百册图书。林书记紧握着郑会长的手高兴地说,这下我们村文化室又添新书了。

大小书友

复旦校友陈少兰律师开始她的主分享,作为中文系的高材生,同时又是足迹遍及110个国家的行走者,她纵横捭阖,娓娓道来,结合诗词歌赋,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感悟;跟随校友张秀华参加读书会的海口寰岛小学六年级的贾舒琪同学提前做了功课,积极发言,且有独到见解。

一副对联

复旦校友会会长郑敏先生就十八行村口口相传的一幅对联做了分享,他说:“千年土地八百客,地是主人人是客”,让人联想起迁崖始祖古老的足迹,他们坚韧不拔,和谐互助,为自己和后代开辟了千年的家园,对联里又蕴涵了深刻的传承,仿佛等待着子孙的下联。

辉煌村史

十八行村

主人林敬总向来宾介绍了十八行村:“林氏祖先600多年前从福建迁来,此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清代出了不少官人学人,如:

  • 清朝道光廿四年甲辰进士林英级;

  • 明朝嘉靖十年辛卯举人林希兴;

  • 清康熙甲子科乡试第五名举人林运鑑;

  • 清乾隆丙辰年举人林湖仁;

  • 清咸丰十年辛酉举人林之璇,林敬的祖父林日轩是林之璇的四世孙,林敬就是林之璇的六世孙;

  • 康熙癸巳恩科副榜林遇锦;

  • 明隆四年贡生林椿。

现代也有多位学子就读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文化的传承,生生不息。”林敬先生言毕,大家掌声连连,对古村深厚的文化传统深表钦佩。

“十八行”

村里房子按十八行建造,中间同轴对齐,左右并列齐高,寓意“兄弟同心,邻里不欺”。所谓同心,是指每行屋子内住的都是由同一房分出去的兄弟辈直系亲属,在“行”的中轴线上,每进房屋的正厅前后大门都要上下对齐,以示“同心”;而“行”与“行”的住宅间,同辈的房屋必须高度相等,以示邻里相互平等。站在正屋的庭院上看,各家各户的正厅前后大门洞开,由顶端可以一直看到底端的房子,视线非常通透。各家的门楼都建在正屋的一侧,形成规整的天际线。每行院落间都留有间距,比列成巷……

读书会毕,大家在主人引导下实地参观了古村,当走到有七间正屋成行的十七行时,看到户中人家生机活泼、笑语盈门,又一次切实感受到历史的穿越。

回到同心广场,凝视着昂头的石马,古老的上马石好像等待着我们跨越,去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结束语

主持人孙瑜为本次读书会留下精彩总结:


聚千年古村,

读《万古江河》,

享百岁人生,

愿十全十美,

盼华夏归一。



鸣谢

感谢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林家宅提供场地及精美晚宴!

感谢中企视讯提供网络直播支持!

本报道部分文字转自王绥芳在“会文网”微信公号的文章《复旦校友十八行读书会》,特此致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