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级法学院本科樊华玉:路在脚下

2023-05-06|校友走访


00届法学院本科校友樊华玉:路在脚下

张问渠

走访嘉宾:樊华玉,2000届复旦大学法学院本科校友,前上海市某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现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

从法官到律师,23年的法律职业生涯给樊学姐带来了成长,却也没有让她忘记最初踏上法律道路的那份初心。法律职业要面料的学无止境,是困难,更是挑战,那些慷慨激昂的唇枪舌战、时时刻刻坚守正义的场面也远远不是法律人所涉的全部。因此,唯有用热爱的眼光,用一份不去苛求的脚踏实地与淡然,才能让法律世界更有温度。

“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执剑在手,法律人或许有过无数次的“敢问路在何方?”,却也应时时牢记——路在你我脚下。

Q:您觉得在法院和在律所工作,哪份工作压力更大?最大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答:法院的工作内容更专,做律师接触面更广。

做法官有带教、有集体资源;做律师工作强度会更大一点,特别前几年,任务量大,是高速成长的过程,也是压力很大的过程,谁都逃不掉。

法院工作相对会比较稳定,而且一段时间专注于某一类案件的审理和裁判,会在这一领域更为专业;但具体案件的办理上没有选择权,分配到案子就必须要做出裁判,法官居中依法裁判。律师,对于业务方向的选择、案件的办理、律所的选择都有更大的自由。做律师,在合法范围内对委托人负责、为委托人谋取最大利益。做法官的压力来自于必须做出依法有据的裁判,经得起上级法院以及时间的检验;做律师,压力来自于案源的扩展、和客户以及法院的沟通等。

Q:以您在法院和律所的工作经验,从不同角度看,您认为当一个律师需要注意哪些点?

答:对律师来说,案子每一个点都要看清楚并找到依据,这样你的观点才有更大可能性获得法官的支持,毕竟法官对每个案子能够深挖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一个负责任的律师,对每个案子有关的类型问题涉及到的每一个点、每一个细节,都要抓。只有自己吃透,代理词才能写透,才有机会改变法官对案件的初步印象,更好地为当事人争取。

此外,做律师最基本的,还要注意和客户接触的每一步都要有一个备案记录。比如,什么时间会见的客户,什么时候拿到了材料,材料保管在哪里,将来要给到谁等等,一步步都要留痕。特别是一些自然人客户,双方的交流不可能像专业人士之间交流一样规范,甚至有时候当事人的记忆还会经常出现偏差,这个时候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Q:您是怎么想着走上法律这条道路的?

答:我其实当时更喜欢医学。因为在高三那年近距离接触了一起刑事案件,包括公安机关的侦破以及后续的流程等等有了一些接触,然后比较深刻地感受到了整个法律运作体制的重要性,有这样一个体制在,就觉得这个社会至少有人在保护你,有一种安全感。所以自己也希望能够去做一些帮助到别人、维护社会正义的事。

那时候有很多律政题材的港片,我们上学的时候又正好是“狮城舌战”影响比较大的时候,辩论的风采、法律的思维以及司法的作用真的很感染人。当时我们那几届好多人都是因为这个决定报考复旦法律系的。而且当时有一个辩手正好是我们高中校友,他也带了一些队友到我们中学来宣讲复旦,也更多的了解了一些信息,所以就觉得学法律挺好的。

Q:您是怎么平衡好家庭、工作,还有生活的?

答:我也没有很好的平衡。刚开始工作去拼是应该的,年轻时负担比较少,时间和精力全情投入工作, 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就这么多,要走得比别人远就不能刚上来就“躺平”;到了一定阶段,工作上分配的时间可能会降低,但也看家庭的安排,需要两个人合力去商量、计划。如果工作几年后,自己觉得家庭生活更重要,或者说个人身体健康更重要,都是可以去做自己的一个判断。

Q :您对学弟学妹们最想分享的感悟是什么?

答:在学校的这几年事实上会过得很快,并且相对工作后的生活来说,是一个比较轻松的环境,所以要利用这段时间,用足它,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不要浪费。还有,读法律如果只会法律的话,路就太窄了,要尽量多了解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特别是我们复旦有这么多好的教学资源,不同专业的课堂、讲座、活动,都是很可贵的学习资源,可以很好地帮助咱们获取更宽的知识面。还是那句话,多看多学,多多成长。人生就这么几十年,如果不奋斗,就浪费掉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