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级哲学系本科曾海龙:做为己之学,过自洽生活

2024-09-02|校友走访



00级哲学系曾海龙:做为己之学,过自洽生活

文章来源:2024年复旦大学校友返校日学长学姐面对面

走访同学:复旦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杨倩倩

复旦大学2024级哲学学院本科生胡芯睿

 

校友简介:曾海龙,复旦大学2000级哲学本科,2006级哲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目前为上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

 

Q1:您这次回复旦觉得学校变化大吗?

A:我自2016年回到了上海学界,会经常回来开会和交流,平常和朋友、同学也经常约在这边相聚,所以复旦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对我来说,我从本科到博士一直都在复旦度过的,在整个人生经历中复旦是最重要的一块。我现在的个人社会关系跟复旦也是脱离不开的,大体上是以复旦为中心的。所以复旦对我来说很熟悉。复旦这些年的变化当然是巨大,但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Q2:您本科复旦毕业之后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作,之后回到复旦读博,读完博之后在广西工作多年,最后又回到同济和上海大学任教。您在政府单位、企业和学界都工作过,最终选择回到哲学学术界耕耘。请问最终是什么力量推动您又回到上海和哲学学术研究呢?

 

A:在我看来,上海和复旦有着其他城市或大学所较少具有的人文特质尤其是包容度。我从本科开始就读哲学,受到的专业训练主要是哲学方面的;同时也因为哲学有一种人文性的关切,它能给人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一种对根本性问题思考的方法,这个对我来说是其他学科、其他职业没法提供的。这是我在外工作这么多年之后想到上海回归哲学研究最重要的原因。我自35岁之后回到上海,回到哲学,算是真正踏上了回家之旅。

 

Q3:那您认为这些经历对您现在从事的学术研究是否是一种助益呢?

A:对我个人来说肯定是非常有益的,这种经历也经常带给我一种不完全基于纯粹理论视角的问题意识,因此对我的学术研究非常有帮助。但我还是不希望学弟学妹们像我这样通过各种试错的方式来发现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各种各样的经历确实有其必要,但也需要考虑试错的成本。这里面涉及一个目标设定和人生道路探索的关系。如果目标特别明确,并且与自身的条件相匹配,那么便会少走很多弯路,在追求目标和实现目标之时会感到自我肯定与满足,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外在评价就都是成功的。当然,问题在于人只活一次,这一生是否就只是为了一个目标呢?是否尝试多种可能性,对于整个人生而言其实更加充盈呢?在我看来,人生是一场旅行,社会虽然会推着人向前走,但是自己多去闯、多走一些偏僻的路,或者说走慢一点,这不一定是坏事。目标可能是社会赋予人的、外在的,有些人在追求这些目标的时候,可能没有思考过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到三四十岁时突然发现选择的道路并不适合自己,那时候反而会更加痛苦;而有些相对晚熟的人则可能在丰富的经历中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走的人生道路。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自我的价值、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正拥有一种内在的自我驱动力。这种内在的自我驱动与自己的职业选择结合起来,人生就会充盈有活力。

 

Q4:那您之前在复旦哲学系读书时,有哪位老师给您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呢?

A:当然是我的导师杨泽波教授。我从本科开始就跟着他,一直跟到博士,他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学术上的。我学术研究的方向,包括现在研究的课题,受他的影响很大。另外一个就是我觉得他做学问相当纯粹。《论语》里有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觉得非常适合说明他的追求。他的学问研究就是一个纯粹的为己之举,完全出于一种内在的自我驱动力。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影响是特别大的。所以一直到现在这么多年,我觉得这种纯粹的、理想的力量,是驱使我放弃一些既有的东西然后回来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因。

 

Q5:这样纯粹的生活方式确实很让人向往,但有时现实的要求难免使人感到焦虑。您怎样平衡现实的要求和纯粹理想的学术研究呢?

A:其实最主要的是自我评价的问题。我们很难定义一种评价体系的意义,但如果你在这个职业中感觉特别焦虑、没法自洽,那就换一种方式,甚至换一个职业。在我看来,离自然越近的职业,或者说跟具体的个体打交道越近的那些职业,是最能够抚慰人心的。只有在与真正具体的世界的交互过程中,你才可以见识到这个世界的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抽象化的形式,还是具体的、有色彩的,会发觉我们的生活是有色彩的、生命是有色彩的,而生活本身才是最大的意义所在。


当然,外在的评价机制对个体的压制和约束是难以回避的。但就一个接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专业人员而言,如何将外在的要求和自我的内在驱动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经常告诫自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每天有一点点的进展就可以了。这样的进展可以是写一句话、看几段文字,不用给自己设定非常具体明确的目标,但是不能不动。就像儒家所说的“立志”,一定要朝着那个方向走,但走快走慢没关系,有时候觉得状态好的时候就走快一些、状态不好时就走慢一些,保证自己不会处于一种完全散漫的状态,找寻生活的自洽。

 

Q6:所以在您看来,哲学是散落在生活的各处,而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研究?

A:是的,但是它有一条主线贯穿着的。在获得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之后,你会发现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其实不是文献或者资料能够带给你的,而恰恰是生活给予你的。在有哲学思考训练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你会突然发现真正有创建性的东西,或者突然就明白了书上的一句话。我们说佛教中国化后的成果,也就是禅宗,它是不立文字的,其可言道在瓦砾,一切的道都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这是中国人做学问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和马克思所讲的实践也有相合之处。生活一定要自己去感悟,很多宝贵之物不是通过知识的方式获得的。

 

Q7:我查看了您发表的期刊论文,您发表的《时间性与本体论的建构——基于当下中国哲学中的生生课题》和《儒学现代演绎的欧陆路径之交锋与交融》很有创新性。请问您是怎样发现一个新颖的角度,或是有新的问题意识呢?

A:这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当你对哲学史上的相关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知道了各个不同的思想家或哲学家都是怎样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述这个问题,你的问题意识可能就蕴含在对这些不同之处的理解之中。另一个方式是寻找新视角,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视角看,其背后的真理便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不一定要架构出一套宏大的理论体系,也可以带着敏感的问题意识将其他论述者最深刻的关切提炼出来,然后真正从哲学意义上予以回应,这也是一种进行创新的方式。

 

Q8:请问您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寄语吗?

A: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太焦虑,生活不完全是因着目的被设计出来。现在的外在评价体系很容易将真正的自我遮蔽,个体经常只能在对标外在评价体系中找到自己的目标,而这种目标又通常是无止尽的,让人在追寻中感到焦虑、迷失。但我认为回归的时机已经不太远了。中国人讲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个体在为外在的目标付出而越来越卷直到卷不动的时候,必然会转身去追寻真正的自我实现,就会发现本真的生活方式更符合真我的要求。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获得内心的充盈,保持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去追寻真正有色彩的生活,让内在的自我始终能够闪闪发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