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连珠:回望七十余载 难以割舍的家国情怀

2021-12-27|复旦人物

自1938年成立,历经60年代的院系调整,统计专业停办,到1983年恢复建立,复旦大学统计系作为中国数理统计的摇篮,为国家统计战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他们从校园走出,或是进入政府各级统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成为税收、财务、预算等领域的业务骨干;或是在各大统计专业院校承担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为国家培育出一代代统计人才;也有的像梁连珠这样,听从祖国的召唤,奔赴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从无到有攻坚中国雷达国产化的前沿阵地。就像她本人所说的,复旦不仅是个知识的摇篮,更是个孕育革命理想的大熔炉。
“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候,你还考虑什么个人前途?”回到七十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百废待兴的年代,通过像梁连珠这样九十岁的老复旦人的回忆,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内忧外患的新中国,有多少颗“日月光华同灿烂”的爱国种子,从复旦校园播出,种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二·六上海大轰炸 相辉堂前投笔从戎

“勇敢地青年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请吻别你的儿女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回想起1950年年底的相辉堂大草坪,现年90岁的梁连珠忍不住哼唱起《共青团员之歌》,“那时候整个校园的氛围,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都想去朝鲜战场。“
那一年的上海,刚刚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大轰炸。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对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实施了“卡脖子”的策略,先是通过炮舰和水雷封锁了上海工业生产赖以为生的港口,轰炸了江南造船厂和长治舰,接着又在1950年2月6日中午,动用轰炸机对上海市区狂轰乱炸,一时间停水、断电、商店停业成为常态,市场萧条,物价波动,人心惶惶。
没有国,哪有家?发生在上海等重要城市的轰炸,不仅对中国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破坏,还威胁到北京首都,党中央核心区域的安全也无法保证,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新中国防空力量的薄弱。没有强有力的雷达技术,就无法发现敌人的飞机,而一个泱泱大国居然没有自己国产的雷达!时代造就的机遇,就这么交到了梁连珠等一批青年大学生的手上了。

1951年1月9日,一边高唱着《共青团员之歌》,梁连珠与其他六位复旦青年学子一同入伍,登上了从上海发出的列车。胸戴红花、背着行装,在车站与父亲泪眼惜别时,梁连珠有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感。此时,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并不是鸭绿江畔,而是接受军委电令,前去渤海湾等地某雷达连担任技术员,从一个原本与数字打交道的统计系学生,转变为中国第一代的雷达兵。
除了梁连珠、戴振刚、胡智群等七人来自复旦大学,还有十八名来自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等共计25名上海大学生,共同组成了华北雷达营上海地区技术小队,也是新中国最早一批种子人才。
如果当初没有早早离开校园,成为一名军人,梁连珠可能也会像其他统计系的校友一样,在50年代进入专业院校或是各级统计部门,成为一名专家学者,或是行业精英,但她对自己的选择至今无悔。“我记的有个复旦学生当时走上台说,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还考虑什么个人前途?国家都要没有了,难道要当亡国奴吗?”

2、作风优技术硬 为祖国天空安千里眼

虽然在复旦仅待了寥寥数月,就奔赴军营,统计系老系主任薛仲三的为人和言传身教却让梁连珠印象深刻,薛主任说过,你们以后无论是去学校教书,还是去统计局工作,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务实求真,不能弄虚作假。她也将这种务实求真的复旦精神带入了军营,并贯穿了她的整个军事生涯。
包括梁连珠在内的这批大学生雷达兵,在进入华北雷达营前都来自不同的专业,而雷达作为当时中国完全空白的领域,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接触,从零开始,完全谈不上专业对口,靠的就是勤学苦练,努力钻研。没有自己的国产雷达,就把缴获的美国雷达和日本雷达,从海里捞上来,拆开来细细研究,修理成为合格兵器后再恢复使用。
短短一至三个月的密集培训,这些新兵从什么都不懂,到迅速成为能够看着说明书和图纸维修兵器,排除故障的专业技术员,也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雷达技术骨干,分布在荣成三连、哈军工、空军二高专炮瞄站、北空军械修理厂和北空技工训练队等。
在国家重要的历史时刻,如国家有重大会议举行和毛主席要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的时候,也是梁连珠和她的战友们最忙碌的时刻,因为敌机也在蠢蠢欲动。雷达就好比中国苍穹上的千里眼,只有24小时不间断运转,预先发现敌情,才能让空军和炮兵及时做好准备,保护中国的领空不受侵犯。

缴获的雷达破破旧旧,国家物资又紧张,经常缺少零件,因此雷达在使用过程中也屡发故障,这就要求雷达部队的技术员随时待命,什么时候有情况,什么时候就要有人过去排查故障,不让这双“千里眼”闭上。
梁连珠曾在徐州雷达连队担任过技术副连长。作为全连唯一一个女兵,即使在物质条件及其艰苦,没有营地、没有厕所的条件下,她在修整阵地、拉练行军、维修兵器、排除故障时也丝毫不比男战友逊色,从连队技术员最后调到北空军械修理站,在雷达车间主管雷达大修。
长期高压的工作环境和失眠状态也让梁连珠患上了严重的职业病,由于严重的胃病和免疫力低下,她的体重跌到了80斤,白细胞也降到了3000以下,不得不在47岁的英年就提早病退,被迫离开了她最深爱的军事岗位。
但回顾这段投笔从军的历史,梁连珠并不后悔,“虽然在部队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付出了很多辛勤的汗水,但是现在我觉得,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因为有了我们的空军来保证经济建设,我觉得很值得,无怨无悔,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再当军人。”

3、回望峥嵘岁月 时光虽老理想不变

在过去20多年,统计系校友在上海和外地相继举办了多次校友活动,但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要数复旦百年校庆那次。
2005年,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统计系校友在阔别母校多年后,再次聚首,回到了曾经出发的地方。这批建国初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如今已是九十多岁的白发老人,怀念起当年在校园时的青葱岁月,总觉得时光太短,不够回味。
统计系校友的联络者和校友回忆录的总编辑,是1946级校友周炜,如今也是98岁的耄耋老人了。为了纪念此次难得的会面,复旦大学校友会和管理学院校友中心共同出版了统计老校友的回忆录。

在《回忆录》的前言中写到,“我们不会也不应该忘记,他们(校友)实现人生价值的光辉业绩......他们是第一批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热潮的,在百废待兴的困难条件下,听从祖国的召唤,挺身而出主动地担负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在他们当中,有像梁连珠一样从校园走入军营,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知识才干挥洒到祖国的军事现代化发展事业上,帮助国家从解放初期缺少技术兵种、雷达稀缺,毫无战备能力的艰苦状态,到如今拥有华东、华北、东北三大雷达营,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现代化技术兵种;也有像中国著名统计学家、经济学家钱伯海这样,成为中国统计学新学科的创建人,为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科带头人;还有更多在国家各级财政、统计部门兢兢业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政策制定建立指标体系和经济模型的技术人才。
他们在回顾自己的校园生活和职业生涯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复旦人的心系国家大事、明辨是非、探索真理的革命人生观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复旦校风。
这批经历了从工业经济时代向信息经济时代转变的老复旦人,也寄希望于新一代的复旦学子能够接过下一棒,在生物经济的时代,让生命变成太阳,在生物统计学的领域创造新的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