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日前,第五届人民名医名单公示,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94级校友、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获入选!
人民名医盛典(原国之名医盛典)是经人民日报社批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主办,人民日报社及其社属媒体共同支持、参与的年度“医生学术活动”。活动以“权威、客观、公正”为原则,以“推举医者榜样,引领尊医舆论,促进人民健康”为主题,通过活动载体,形成促进我国名医成长的政策、机制、舆论、学术、社会环境,激发医生做名医的内生动力与职业尊崇感,为健康中国助力。
【简介】
卢洪洲校友,1994年-1999年于上海医科大学攻读内科学研究生硕博连读,师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翁心华教授,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内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内科学博士生导师、护理学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管理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法律硕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任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2021年8月10日起,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业务擅长:发热待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结核、肝炎、艾滋病、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主要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发病机制研究。
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发表各类论文448篇,其中在SCI引用杂志包括《Nature》、《Cell Discovery》、《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论著189篇;主编专业参考书12部。已获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夏▪杜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科技成果一等奖、上海科技成果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等10余项科技成果奖;获专利5项。
先后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白求恩式好医生”、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最美援外医生”、 “影响中国”( 2014年度)科技人物;2014年度“一健康基金”特别奖、2020年度“一健康基金”优秀教师一等奖。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公卫先锋”奖、“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人道博爱奖”、中国医药科技创新人物、团中央与全国学联“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奖励基金”;“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卫生系统 “银蛇奖”、 “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医务工匠”、文明职工、“创新之星”、“优秀发明银奖”;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并行政记大功一次、上海市科委“明治乳业科学奖”;美国肝病学会-亚太肝病学会奖、艾滋病国际倡导联盟“精忠奖”。
课题情况: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十二五”和“十三五”新药创制平台;“863”、“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六项);美国盖茨基金、美国NIH项目(二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计委、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卫计委“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三项)、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及各级党建课题等54项科研课题;负责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艾滋病专业组与I期)的研究项目。
曾任与现任学术职务:世界卫生组织新发传染病临床诊治、培训、研究合作中心共同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临床专家组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及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新冠病毒病救治专家组与境外抗疫专家组后方支持团队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艾滋病、(禽)流感、出血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医师协会传染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合并结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临床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传染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专业学组副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临床与预防学组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分会副主任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理事;全国艾滋病临床试验联盟与全国公共卫生临床联盟召集人、国家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委员、长江三角洲传染病防治医联体与艾滋病诊治创新联盟召集人;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卫生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及艾滋病性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理事兼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理事兼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健康管理研究会理事兼体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组长、上海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母婴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禽)流感、埃博拉、黄热病、寨卡病毒病临床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编委任职:担任《AIDS中文版》杂志主编;《Rad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微生物与感染》、《中国真菌学杂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新发传染病》、《世界临床药物》副主编;《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副总编辑;《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BioScience Trends》、《Infection International》、《Global Health & Medicine》、《中国抗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国艾滋病性病》、《内科学理论与实践》、《临床内科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等十余本杂志的编委。《The Lancet》、《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Mycoses》等英文期刊审稿人。默克诊疗手册(第18、19、20版感染性疾病章节)主译。
2排右6为卢洪洲
【相聚】
2021年8月28日,深圳市复旦大学校友会2021迎新送新履新活动中,复旦来深校友齐聚一堂。这位有着20多年感染病学经验的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告别了过去工作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来到深圳开始新的征程。
此次迎新活动上,卢校友表示,来到深圳以后,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深圳市对医学的大力支持,希望能为深圳医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创亚洲一流医学中心。同时卢校友还分享了他和他的团队在疫情期间的故事,让新老校友见识了复旦人对抗疫的决心及信心,尤其是复旦为代表的医疗力量,在这次疫情抗击中,履行了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硕果】
卢校友在来深任职不到半年,喜报频传。11月20日,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和《2020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在上海发布。据了解,深圳市以往从未有医院进入复旦版医院排行榜百强,也没有专科进入声誉排行榜前十名。此次,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次进入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百强榜,其结核病科也进入了《2020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前五名。这也是深圳特区第一次有医院进入百强榜。
卢院长表示,”进入排行榜只是开始,我们要通过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医教研多轨建设,吸引世界各地顶尖专家,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益,推进团队培养和引进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12月1日召开,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卢校友及其团队荣获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奖项目“新冠肺炎临床转归机制和治疗策略的建立与应用”,通过阐明和总结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机制,建立针对性“一人一策”的治疗策略、预警模型并应用于新冠肺炎临床救治实践中;通过开展系列临床研究,优化了治疗方案,显著降低患者的重症率和病死率。
这一治疗策略在我市随后的国外输入病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项目组也积极推广这一治疗策略,通过电话会议、学术交流等多种模式,本项目的成果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马来西亚和萨尔瓦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应用,对于控制当地的疫情起到了作用。项目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2021年12月12日,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生物样本库建设与转化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广东深圳正式成立。卢校友当选深圳生物医药促进会生物样本库主任委员。
专委会将借助深圳市大湾区的地域优势,依靠深圳市特区示范窗口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为中国生物科技研发提供样本支持,为生物安全统一监管、信息共享插上腾飞的翅膀。
12月18日,第十五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在“云端”举办,卢洪洲校友荣获第十五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设立于2007年,旨在奖励从事生命化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并在科研创新、成果推广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此次,卢洪洲校友获奖的项目为《基于新冠病毒-宿主免疫互作机制的药物调控策略研究》。
2014年与队友们一起赴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右三为卢洪洲)
故事
此节内容引用自 深圳三院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m54ehuh6lNFJ9pv3oOonMA
回顾卢校友的职业生涯,可以看到,他与中国近年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紧密相连。十多年来,只要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卢洪洲总是义不容辞地冲在最前面。
2003 年,他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与国家卫生部联合专家组临床专家,深入医院和社区,指导各地SARS防控工作;
2009 年,他作为上海市流感与禽流感临床专家组组长,乘包机赴墨西哥接回中国公民,率领团队成功救治 247 名甲型 H1N1 流感患者;
2013 年,他发现了全球首例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例,获得“影响中国年度科技人物”;
2014 年,他作为上海市埃博拉防治临床专家组组长也是上海首批唯一一名专家,出征西非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疫情,荣获“中国十大最美援外医生”称号;
2020 年,他坐镇上海市收治成人新冠患者的唯一主战场。
时间回到2013 年,那是卢洪洲开始被公众认识的一年。
2013 年 2 月 19 日,上海市一位 87 岁患者入院。3 月 4 日,该患者经救治无效死亡。
当时担任上海市传染病临床专家组组长的卢洪洲在给患者做会诊的时候发现,病人的症状和甲型流感并不一致,尤其是病人标本的检测显示,所有已知流感的亚型都显示为阴性,更让他认为有感染了未知新病毒的可能,所以卢洪洲提议将该患者的病毒样本送往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检测。
果不其然,这是一种全新的禽流感亚型病毒,在全球属首次发现,最终诊断为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毒 。
新病毒确定后,卢洪洲便开始忙于救治和参与编制国家救治指南。
2019 年 4 月 20 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来到卢洪洲工作单位实地指导工作,称赞上海防控 H7N9 疫情应对迅速、高效、专业,并邀请卢洪洲起草 H7N9 英文指南。
之后,世界卫生组织还决定将WHO 新发传染病临床管理、研究与培训中心落户上海,任命卢洪洲为该中心主任。
2020 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上海市收治成人新冠肺炎患者的唯一主战场。
在卢洪洲的带领下,该院交出了院内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答卷。
2020 年 12 月 15 日,卢洪洲(左)与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右)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获得法国 夏邦克—杜博赛 奖。
2020 年 12 月 15 日,卢洪洲与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获得法国 夏邦克—杜博赛奖。
这是法国医学科学院设立该奖项以来,首次授予他国科学家。
此次获奖,在于明确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并非疫情源头,以及新冠患者康复后抗体的持续保护性等。
新冠疫情初期,卢洪洲、陈赛娟等人就对所有在沪救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共112 株病毒进行了病毒基因测序,发现病毒已经分成两个主要的分支。
在华南海鲜市场的环境样本中测出了病毒序列,但在市场贩售的商品中,没有分离出病毒。
由此,卢洪洲和陈赛娟院士明确提出,华南海鲜市场并非疫情源头,相关研究成果也于 2020 年 5 月 20 日向国际社会发表。
也正是与这一成果相关的研究,让卢洪洲、陈赛娟两人获得了法国 夏邦克—杜博赛 奖。
穿着防护服深入抗疫一线的卢洪洲(右一)
【未来】
“作为管理者也要深入一线,精于业务,接下来我会把周末至少一天的时间空出来,把门诊开起来,为深圳患者解决疑难病症。”——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
期待卢校友能在深圳这片热土上,续写更多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