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级文博系本科麻赛萍:一身冲劲复旦人,二十四载文博心
文章来源:2024年复旦大学校友返校日学长学姐面对面
走访同学:2022级中文系本科生何嘉慧
2000年,麻赛萍进入复旦大学,在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以下简称文博系)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业。毕业后,她留在复旦大学从事文博研究工作,今年是她与复旦大学相伴的第24年,也是她与文博系相守的第24年。
关于文博的故事:爱好、责任与冲劲
麻赛萍是被调剂到文博系的。刚开始,她有点懵懵懂懂的,那个年代消息闭塞,她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但是知道文博系所属的历史大类在传统观念中没什么“钱途”。她记得,第一次班会课的时候,辅导员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在座的绝⼤部分同学都是调剂进来的,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好好地静下⼼来去体会⼀下我们专业的乐趣。”这句话令她印象深刻,她说“我把这句话给听进去了”。
后来,她有过多次可以离开文博专业的机会。除了常规的转专业,她还赶上了复旦大学软件学院成立第一年,有一次额外的转出机会,但她还是选择了留在文博,“沉静下来去学这样一个专业”。
真正对文博产生兴趣,是在她大三那年。那时,国家正在筹建三峡工程,大坝建成之时,大量的遗址会被洪水淹没,因此,必须要抢在大坝建造之前去将这些遗址全部发掘一遍,这就要调动全国的考古力量。麻赛萍也跟随复旦考古学的老师参与了这项工作。发掘古代人类的遗存,观察他们怎样生活,吃什么、用什么……前往三峡实地考古的经历让麻赛萍认识到,她所学的专业是有趣也有意义的。本科毕业后,她继续留在复旦读研,选择了文博系下属的考古学专业。她说:“兴趣是慢慢培养的。”
2004年,麻赛萍完成了博物馆学的本科学业;2007年,她又拿到考古学的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她留在复旦大学博物馆工作,同时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博物馆的这份工作,让她感觉到,她有责任去挖掘和呈现馆藏文物的价值,最后,她完成了一篇文物学方向的博士论文。文博行业是一个应用型的行业,一个文博系统大体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环节是考古学研究,这是一个发现物的过程;第二个环节是文物学研究,物的功能与价值在此被研讨和呈现;第三个环节则属于博物馆学,它决定着文物最终如何被展示和利用。考古学的成果和文物研究的对象,最终都可以进入展厅。而读书期间的经历,让她将这三个环节打通了。
在复旦学习、工作的24年间,她既考古,又策展,也做自己的研究。她形容自己“有一股冲劲儿,可以一直奔,一直跑”,每做一个新的选题,都会有强烈的新鲜感。现在,她还会为了做展览挑灯夜战,为了改宣传稿熬夜到凌晨一两点钟,“一部分是(对展览工作的)很大的爱好激励着我,还有一部分是责任,我想把这件事做好”。
做一个支架,撑着学生往上爬
麻赛萍每年都会给文博系大三的学生上社会实践的策展课——学生们自己来写文本、做设计、策划活动,最终形成一次完整的展览,而麻赛萍则为他们提供手把手的、抵达社会操作层面的专业指导。
在策展过程中,她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挥出自己的亮点,会摄影的同学去拍摄文物,爱设计的同学来做展馆设计,文笔好的同学去润色文本,“每个同学都能够在做这个展览的过程中找到⾃⼰的位置,有可能是两个位置、三个位置,只要他觉得合适,愿意去做,我们都会⽀持,所以在这个时候其实可能学⽣是主导,我们作为⽼师更多的是起⼀个⽀架的作⽤,他们有什么想法,我们⽀撑他去往上爬,去实现⽬标,做出⼀个⽐较好的专业展览”。
这门课,是麻赛萍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课,而这门课“最有趣也最难的部分”,就是和不同性格的同学打交道。她和团队里的同学们一起加班到夜晚,讨论到面红耳赤,这个时候,她觉得她和学生更像是伙伴。而有的时候,同学们对麻赛萍提供的建议也“不太买账”,当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麻赛萍会选择放手让学生去干,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展览,要给他们一个试错的机会”。大多数时候,三到五天过去,学生就会自己回来找麻赛萍,“老师,好像我们做出来的不如之前好了”。麻赛萍知道,正是这个曲折的过程给学生带来了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在成长。
二十四载复旦人:哪些东西被改变了?
对于麻赛萍而言,复旦是一片充满自由的土地。毕业后,她选择留在复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喜欢学校的氛围,“和外面的企业不一样,节奏相对慢一些,给个人的空间也更大,我能够自由发挥的空间就更大”。工作中,从课程设置到展览内容,领导都不会多加干涉,往往只是在节点上把关,这种自由会让麻赛萍更加有干劲,“可能是我骨子里有点叛逆,你越是愿意放手让我去做,我就越愿意去做”。
而麻赛萍确实生长出了自己向往的姿态。在参加工作的十余年间,她逐渐从一个被培养志趣、安排方向的对象,成长为自我探索,自我规划的人。比如说,她发现比起做科研,自己更适合做科普,因为她爱热闹,喜欢组织活动,也很有亲和力。她这样判断自己:“我不是那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纯研究型专家,在安静一段时间后,我会渴望‘动起来’。”现在,麻赛萍常常组织和参加一些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活动,“去把‘大牛’的研究转化给公众”。在接受采访的第二天,麻赛萍发了一条朋友圈:“又是要hold住300个小学生的一天,加油!跟二年级小学生打交道,我们是有经验滴!”句子中加了好几个可爱的微信表情,文案下是孩子们趴在展柜前认真听讲解的照片。
24年,麻赛萍在变,复旦大学也在变。她说:“我觉得现在的学生真是特别幸福。”麻赛萍读书那个年代,宿舍里别说空调,连个风扇都没有。食堂有空调,但食堂只有吃饭时间才开门,所以一到夏天,麻赛萍和同学们最开心的就是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近几年她发现,食堂已经不只是一个吃饭的地方了,特别是北区食堂,除了提供自习空间,还有会议讨论室和烘培区域可供预约,“简直太好了”。学校设施的变化,除了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也让麻赛萍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舒心。今年,她的摄影课排在邯郸校区第4教学楼的403,那里的桌椅可以调节,特别适合摄影课这种动手型的课程,麻赛萍非常喜欢。一些建筑物的设计理念也让麻赛萍备感惊喜:楼内可以做自己院系的文化建设,也可以设置公共空间,让大家随意地来讨论,“看上去特别有味道”。
这些年,学校也在复旦大学博物馆的建设上投入了不少时间精力,甚至还新修了一栋楼。2023年10月,复旦大学博物馆门口设置了一个公众调查,希望能够了解公众心目当中的该馆应有的样子。都说一流的大学要有一座一流的博物馆,清华大学博物馆只用了4年就建设成了国家一级博物馆,麻赛萍希望,未来复旦的博物馆建设也可以快一点赶上来。
最后,麻赛萍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你们现在多多少少会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但是当你工作以后回头再看,就会发现大学时光是最美好的时光,所以一定要享受当下,享受大学的氛围,去多多参加活动。此外,趁年轻要多出去走走,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去国外的学校走一圈,去那里建立新的关系,哪怕你最后想要回来,也要出去走一走,这样的经历是很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