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外文学院成超:从兴趣到职业

2022-02-16|校友走访


07级外文学院成超:从兴趣到职业


本文来源:2022年寒假校友云走访活动

走访同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赵易安

  

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日文系毕业近11年,成超学姐坚守从小的志向,始终扎根于教育事业,作为上外附中的日语教师,她将从复旦学到的知识播撒给更多的学生。

  

由兴趣引领学习:专业学习与通识教育

怀揣着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成超学姐参加了复旦大学的保送生考试。谈及对复旦的初印象,学姐回忆起当时显得空空荡荡的文科楼和楼里一间间的办公室,这种朴素而神秘的感觉引发了当时身为高中生的她对这所大学的好奇心。

回忆起在复旦的求学经历,学姐认为有许多老师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她曾选修了《哲学导论》课程,王老师风趣的讲课方式使她一改上课之前对哲学的不安,并在之后主动选修了其它哲学课程。而她与日文系专业教师感情则更为深厚,周老师的教诲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帮助学生们打好语言学习的基础。作为周老师的“关门弟子”,学姐和当时的同学们至今还与老师保持着联系。

学姐在复旦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期末季考试密集,就督促同学必须在平时课后做好归纳巩固,在考试前则需要提炼出学习的重点去复习。此外,日文系为学生提供的交流机会和丰富的活动也给学姐留下了深刻记忆。

在谈及复旦的求学经历时,学姐认为通识教育给她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一影响是“滞后”的,虽然在当时并未意识到,但在毕业后她才发现,通识教育帮助她满足了社会对知识的多元要求,她早在本科阶段就已经打开了通往各个学科的大门。在踏上社会后,各学科不再显得陌生。同时,对各学科的了解也帮助她在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提出生涯规划建议。

  

从兴趣走上就业:机缘巧合到桃李天下

谈及职业历程的感悟,成超学姐提到自己曾在复旦外事交流中心担任过助理。这一份在校期间的工作帮助她建立起工作中细致认真的态度,使她意识到职场与校园生活的区别,在工作中应该为自己经手的每一件小事负责。

被问及如何走上日语教师的职业道路时,学姐用“机缘巧合”一词总结了自己的择业经历。虽然从小就对成为教师很感兴趣,但当时上海日语教师的职位处于饱和状态,在招聘会上顺手投出的一份简历却帮助学姐得到了笔试和面试机会,并通过优秀的表现得到了录取。即使当时在会计、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都得到了就业机会,学姐还是毅然选择跟随自己的兴趣,投身教育行业。

通过在复旦期间学到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养成的务实的行事作风,学姐从之前毫无授课经验的新手教师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倍受学生喜爱的日语教师。

在谈到小语种教育时,学姐认为小语种学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政策上来看,高考已经取消了对小语种的专业限制。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入世界,加入国际组织,能够用目标国家的语言直接与外界沟通。在如今,小语种专业毕业的学生想要谋求教职岗位已不再需要像学姐那样的“机缘巧合”,只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就有充足的机会向小语种学生开放。

  

寄语

对于复旦的学弟学妹们,学姐认为复旦是一所资源非常丰富的学府,希望大家可以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结识各个专业的同学,向各个方向的老师学习,去尝试更多的可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