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行思 | 复旦大学卓越思源四期成员新加坡实践纪实

2018-09-03|新闻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星夜兼程,行且思兮。822日,“卓越思源 服务社会”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思源计划”)四期师生于上海集合启程,远赴地处赤道的新加坡,开启了“国际视野 新马之行”主题暑假社会实践行程。


新加坡共和国又称“狮城”,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它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著称,在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实现了从落后小渔村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巨变。走在新加坡,犹如徜徉于绿叶红花之海,故其有“花园城市之美称。822日至92日,我们在狮城且行且思,学习新加坡制度设计与城市管理的先进理念,并思考新加坡经验对当今中国的意义。


  • 政治理念——居安思危与和谐社会


823日上午,复旦思源四期的同学们和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和吉林大学三所友校思源计划的伙伴们共聚一堂,聆听新加坡黄埔社区公民咨询委员会副主席陈昆玉先生介绍新加坡基本国情及人民行动党执政理念。有着三十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陈先生全面介绍了新加坡的政治制度,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新加坡独特的发展逻辑。


新加坡的政治体制为议会制,当前执政党为人民行动党,国家五大共同价值观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求同存异,协商共识;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助,尊重个人。这样的共同价值观与新加坡国情和国际环境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种族宗教多元的国家,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其他族裔共同构成其社会基础,又是一个具有重要地缘政治意义的小国。基于这一点,新加坡开国总理、人民行动党创始人之一李光耀先生坚守“毒虾理论”,使新加坡成为能够产生剧毒的小虾,既能够与鱼群共存,又不会被大鱼吞掉。在演讲过程中,陈先生一直强调新加坡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国情,这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值得我们深思。



由于课程在白桥社区进行,同学们也利用午休时间对附近社区进行了简要参观。在新加坡,社区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社区居民再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政府与人民沟通、实现政策“上传下达的桥梁与纽带。当前新加坡政府将“打造更加关爱的社会”作为施政方针之一,而新加坡独有的社区文化和活跃的基层自治组织也在打通政府与民众、促进不同种族的人们和谐共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日下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研究员康端严博士为我们讲解了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学与中马关系。时值马来西亚建国以来第一次出现政党轮替,中资项目能否在马来西亚继续稳步推进、中马经贸合作前景如何是我们最为关心的议题。康博士从马来西亚的国情出发,为我们全面呈现了大马的政治经济、风土人情,也阐释了中马合作的广阔前景与潜在挑战。可以看到,在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当地政府、民众之间的关系,如何为当地带来符合东道国发展阶段与经济能力的建设项目,都将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



  • 经济金融——彻底开放与汇率稳定


824日上午,曾任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副局长的蔡特鑫先生进行了题为新加坡与‘走出世界’的中国:借鉴历史的报告。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新加坡的经济影响力远超其国土范围,这得益于新加坡企业成功的走出去战略。考虑到新加坡国内市场小,对海外市场依赖程度高,新加坡政府贯彻了“彻底开放”战略,实现了人员自由进出、政治立场中立、交通运输便利,并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全世界接轨。蔡先生重点介绍了1994年中新政府合作建成的苏州工业园,二十余年过去,这一以精密工程和医药为核心产业的工业园仍极富竞争力。蔡先生将与世界接轨的战略思路作为苏州工业园成功的关键,并指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整体战略的规划。蔡先生的讲演内容充实,以政策制定者的角度阐释了新加坡相关制度的逻辑,也引起了同学们对中国发展规划、企业走出去模式的深思。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展览馆,了解新加坡独特的货币政策。新加坡当前贸易量为其GDP3.5倍,贸易环境对新加坡经济影响重大。因此新加坡的货币政策只锚定与新加坡贸易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篮子货币调控汇率,而不调控利率,从而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保障民众的生活质量。同学们还就移动支付、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新兴概念与管理局官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 教育思索——职业教育与大学建设


825日上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赵立涛博士给我们带来了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专题讲座。其中最引起我们共鸣的是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是要适应其高速的经济发展,其课程设置极具针对性——70%的硬技能与30%的软技能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和职业伦理等方面的培养;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和工业界结合紧密:每所学校都设有咨询委员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人生选择出谋划策。正是这样规范而成熟的职业教育,为新加坡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成为了新加坡经济的活力源泉。反观我国的职业教育,始终在远低于综合性大学的水平上徘徊,社会认可度很低。可见,改进职业类院校的教学质量与硬件资源,使职业院校与综合性大学明确分工、各尽其能,培养出一批直接与业界对接、适应市场发展的专业人才,既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会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实现人生价值。


当然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繁荣是需要诸多条件和前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扎实的基础教育。小学到高中这一教育阶段应当实现全方面知识体系的建构,并完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与逻辑体系的培养。另外,政府资金支持也对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均针对顶尖的985211院校,而对专科学校的资金支持则相对薄弱。而在新加坡,职业学校80%-85%的运营支出由政府承担,其教师待遇也向公务员看齐。随着产业进一步转型,我国对于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只有正确的政策引导和合理的教育体系建设才能真正改善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


  

除了坐在教室聆听讲座之外,我们还来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与同龄人们交流对话,实地感受新加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 社会保障——自力更生与安居乐业


827日上午,飞跃社区服务执行主任凌展辉先生为我们介绍了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于欧美福利国家,新加坡要求国人“自力更生”。基于此,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以公积金制度为核心,对劳动者部分收入强制进行储蓄,以保障居民的养老和医疗开支。新加坡鼓励公民不依赖社会保障体系,而通过勤劳工作养活自己,政府则坚持“授之以渔”,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与就业机会。与面临“银发海啸”的新加坡相似,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加严峻,新加坡经验在我国制度改革中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828日下午,在新加坡建屋局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陈荣华先生以讲授和实地导览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了新加坡的公共住屋情况。新加坡政府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理念,由政府建屋发展局建设、出售政府组屋,并着力于解决旧楼房住户拥挤问题,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目前,超过八成的新加坡居民居住在政府组屋内。同学们在建屋局了解组屋售卖具体政策、参观组屋的样板房时,也惊叹于组屋的物美价廉。当前我国的房价问题也颇为棘手,新加坡的经验值得我国在推出廉租房、公租房等社会保障性质住房的过程中借鉴,解决房价这一普遍痛点。



我们还实地参观了爱心康复中心。作为一家典型的企业式养老院,康复中心基础设施齐全,拥有独立的厨房、洗衣间、物理康复设施以及休闲娱乐场所;文化建设全面,充沛的护理人员、科学的照看时间表以及多元化的社区参与大大提升了年长者的生活质量。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有可能将带来我国企业式养老院的爆发式增长,如何平衡盈利与公益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大限度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同学们还就康复中心运营理念、公共与私人部门在养老中的作用等问题与康复中心管理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830日上午,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高级经理张峰与我们分享了新加坡医疗系统的现状与经验。新加坡医疗体制改革以“保障健康,人人有责和“每个人都要为医疗服务买单两个基本原则为导向,促进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趋于平衡。新加坡医疗领域多维度、深层次的改革创新带给了我们许多启发,无论是“政府津贴、医疗储蓄、医疗保险、医疗基金、个人商业保险”五位一体的保障体系,还是“诚信、尊重、病患为中心等精神”的核心价值观,都是新加坡医疗系统发展的有益经验。包括五位医学生在内的思源计划同学们均表示收获颇丰。


  • 城市规划——公交优先与永续发展


新加坡被喻为国际版图上的一个“小红点”,其国土面积只有7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561万人,人口密度约为北京的六倍。然而,行走在新加坡街道上,我们发现这里车流通畅,街道宽敞,即使是在早晚高峰时期,拥挤堵车的状况也非常罕见。城市规划是新加坡成功经验中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国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由此,我们于828日、29日两天先后聆听了新加坡城市交通国际学院院长罗兆广先生介绍新加坡的交通体系建设、M&Y新加坡城市发展顾问中心执行总监林光明博士阐述新加坡的宜居城市规划;并在新加坡建屋局与重建局官员的带领之下,参观组屋样板房和历史街区,了解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蓝图。


首先,新加坡的土地规划方案具有高度的连贯性和透明度。新加坡政府将城市规划作为“百年大计”,并以十年为间隔推出详细规划,这种连贯性和前瞻性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建设的效率。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也令我们印象深刻:虽然土地资源紧缺,整座城市的绿化面积仍达到40%,无障碍设施非常完善,居民区与公交站之间还修建了大量有盖走廊,大大增加了城市生活的舒适与便利程度。



同时,新加坡城市建设“公交优先”的原则也非常值得称道。在新加坡,私人汽车是“奢侈品”,而公共交通则为所有民众提供便利。基于此,新加坡大力建设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从公共汽车到地铁、轻轨,致力于为居民提供快捷、方便、舒适的公共出行选择。国有私营的模式保障了公共品的提供,又充分利用了市场的作用促进公交行业高效发展。为提升公共交通的效率,新加坡有全天或高峰时段的巴士专用通道,巴士具有信号优先、转弯优先的路权。这些都是我国在建设公共交通网络中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新加坡永续发展展览馆。整座展览馆分成了多个区域,通过照片、雕塑、工艺品等展品向我们展示了新加坡在“3R原则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前总理李光耀治理新加坡河时的困难和决心,到相关部门面临水资源匮乏现实所做出的种种对策,再到新加坡针对食物浪费问题建立的高效再利用体系,都让我们体会到了新加坡长远的国家发展设计理念。



  • 发展路径——创新为先与智慧国度

831日上午,临近思源计划学员们新加坡实践行程的结束,亚洲教育学院院长石惠敏博士从宏观角度与我们探讨了新加坡的发展经验。石博士先用图表展示了新加坡建国以来的五次经济转型,从建国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当前知识与创新密集型产业的腾飞令我们印象深刻;紧接着,同学们又在石博士的引导下讨论总结了新加坡建国立国的精神、实现发展的关键等问题。最后,石博士又以传媒业资深研究者和从业者的身份向同学们分享了当前新加坡传媒业生态及媒体与政府的关系。石博士在整堂讲座中与同学们互动充分,有问必答,这堂课生动地串联起了此前同学们聆听到和亲身感悟到的、新加坡社会与制度的方方面面,也加深了我们对新加坡发展路径的理解。



91日上午,iVideoSmart联合创办人、首席执行官李斯勤先生从科技维度分享新加坡智慧国发展经验及现状。在公共部门和业界都有着丰富经验的李先生介绍了新加坡电子政府发展历程、智慧国度远景及平台,并与同学们探讨了科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新加坡在智慧国建设中极具前瞻性,通过“六大全国性ICT战略计划”总体设计了新加坡在信息科技领域的发展蓝图。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府”“从ei等概念都使我们耳目一新,也引发了同学们对于科技进步如何助力于政府治理和城市建设这一议题的深入思考。


此外,思源四期此次行程专门设置了与复旦大学新加坡校友们会面交流的环节。交流活动于91日下午在位于中心商业区的Mellower Coffee进行,这间咖啡馆与复旦校友颇有渊源,此次用作交流活动也得益于校友悉心安排。校友们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从全岛各地专程赶来。他们从事金融、医疗、政府、科研等各个领域的工作,有的刚刚毕业来新加坡深造或就业,有的则已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十年。校友们先就职业选择、在新加坡工作学习的体验进行了分享,回答了我们关于新加坡就业环境、生活方式等问题,还为思源学弟学妹们预留了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交流。多位校友结合自身的经历,勉励复旦同学们在大学阶段全方位培养自身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大格局,真正做到“卓越思源、服务社会”。此次活动虽时间不长,但与校友们的深入交流在职业方向与为人处事层面都使同学们很受启发。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在新加坡的实践行程已接近尾声。诚然,中国和新加坡的国情有着巨大差异,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五级政府构架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远比新加坡复杂得多。中新两国也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也必将考虑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新加坡的发展策略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但我们仍然应当在发展过程中博采众长,学习新加坡公共政策与城市建设中的有益经验,并立足于中国,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感谢光华科技基金会永庚公益项目创造的广阔平台,王灿老师、石惠敏老师的指导和关怀,以及复旦大学校友会、新加坡校友会的大力支持,思源四期师生圆满结束了狮城的行程,即将奔赴马来西亚。从肃南的连绵不绝的草原山丘,到北京巍峨错落的高楼广厦,再到新马椰风绿影的热带风光,思源人的行思,还在继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