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文博系江山:向“内”超越,上下求索
陈霏
校友简介:江山,2013级复旦文博系硕士,上海复仓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曾在上海科技馆常设展厅的整体规划设计项目中担任负责人,后在展览公司工作,中标多个上海地区的整建制规划设计项目,所在团队策划的展览方案曾入选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初评环节。也曾作为作者之一参与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讲解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章节撰写工作。
1 敬畏与鞭策:复旦求学的底色
“让自身已有的条件与自己想做的事情来一次碰撞,在‘我能做’和‘我想做’之中画一个交集”,回顾赴复旦求学的缘由时,江山学姐这样总结道。
2013年,本科为英语专业的她,如己所愿考入复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就读研究生。这一转变在她工作两年之后来临。那时的她不断向内自省,反思自己的爱好、优势等现状究竟是什么。逐渐地,她发觉从小学习书法、绘画、钢琴等艺术,平时喜欢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各种类型的展览,这些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愈发清晰:“博物馆”是否就是自己寻找的另一起点?江山学姐便开始搜集与博物馆专业相关的讯息,希望能就此开启未来新篇章。
在复旦学习的两年虽挑战重重,但更是温情满满。复旦文博系陈红京教授作为导师给予了学姐诸多鼓励与帮助。跨专业背景的她,学习文博领域需要从点滴开始打牢地基,而如何选择书籍,从何处启程,陈老师都细心地指导她,让她沉心积累。令江山学姐记忆犹新的还有陈老师一贯严谨的作风。即便带教学生较多,陈老师每每遇到文章有不妥之处,都会仔细勾画或亲自修改。这重塑了她的学习习惯,也深刻影响着她之后处理工作的方式。
文博系的同学情谊是江山十分珍惜且感激的。真挚的友情之外,同学们不断“追求更新更高、追求实现自我”的氛围支持着她每天要求自己接受新事物,做出一点点新成绩。学姐回忆道,与师友的交往塑造了一个更优秀、更开朗的自己,使她敬畏着更多的人与事,有更强的动力鞭策自己去大胆尝试。“不怕失败,不设限”是复旦为她今后职业生涯打造的强劲心理后盾。
2 峰回路转,步步为营
江山学姐在考研准备期间便有进入博物馆体系工作的规划。在陈老师的建议下,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藏品管理,该方向是博物馆学的重要基础之一,馆内的展览、教育等业务都与之互相关联。但她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并不是藏品管理,而是又经历了一次“专业”跨越,通过事业单位统考进入了上海科技馆展教部。
此后一次内部选调机会,让她在上海科技馆常设展厅的整体改造与设计之中担任负责人,从中逐步积累了专业策展经验。四年后,江山学姐来到展览公司继续从事展览策划,期间中标多个上海地区的整建规划设计项目。通过几年的行业实践,江山已具备了更佳的专业视野与能力。她也意识到策展工作需要阅读广博的文献,但策划逻辑、设计感觉以及与现有市场上的应用技术结合方式同等重要,实际策展工作中的沟通更具挑战性。
与选择考研专业时一样,面对职业发展,她进一步思索自己能否在文博行业凭借已有的专业基础去实现自我所想、所期待的事情。于2020年,江山学姐注册成立了上海复仓文化有限公司,联合资深展馆人与非遗传承人,主攻展览与非遗两块业务。展览策划与设计业务与科普场馆、博物馆、纪念馆、企业馆等场馆合作,共同策划场馆中的常设展与临展。学姐对非遗的关注,一方面是因母亲是非遗传承人,让她接触并喜爱非遗,另一方面则是认为非遗储藏着我们的民族记忆,而如今许多非遗在人们视野中消失,赋能非遗、让非遗进入生活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她组织公司与媒体、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与实施非遗手作。
得益于以往师友的支持,公司的创立与运营也顺利许多。如何让自己取得更多、更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江山学姐期望可以树立好公司品牌,展览业绩能达到省级甚至国家级水平,也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的当代意义。将愿景变为现实的路途中,她也认为与其构想一个完整的蓝图,不如专注于当前工作,一步步推出未来。
3 寄语学弟学妹们
珍惜学校给予的学术资源,同样珍视同学之间的感情。文博系的同学们要擅用系资料室的资源,从而提高专业研究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