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博士顾科:人生永远没有最晚的开始
卢秀云
顾科学长是复旦07级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博士校友,目前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科主任,复旦大学肿瘤学博士、教授、硕导,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委员。顾学长在访谈中介绍了自己的难忘的学习经历,分享了在临床工作收获的感悟及心得。在访谈的最后,学长也给复旦的学弟学妹们传递了励志暖心的寄语。
顾学长的学习经历非常丰富,学长本科和硕士分别以临床医学和肿瘤学就读于苏州大学,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提及复旦大学的学习旅程的影响时,顾学长认为,不仅从复旦收获了本领与知识,复旦和魔都“上海”的环境也进一步拓宽了学长的思维与眼界,观察事物的视角也有提高。不再仅仅止步于“做一名好医生”,更要在放疗这个专业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不拘泥于周围的环境,更要放眼于整个中国,更要迈出国门,面向世界,向世界上拥有高水平技术的医疗中心看齐。在2012年顾学长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重离子放疗中,学习到国外拥有先进设备和研究技术的医疗中心,认识到对现有的医疗成就不能自满,我国自身放疗发展仍需加紧,需要不断走出去,不断向前发展。
在谈及学科方向的抉择,顾学长提到,除了受工作的机缘影响,就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习经历,顺其自然地选择了放疗这一专业。在从事于放疗临床工作中,顾学长对放疗学的兴趣日益增加,感触良多,逐渐热爱这一临床工作,并立志投身于放疗事业。顾学长在临床工作中,曾经遇到一位乳腺癌患者,按照当时的治疗指南,在接受放射治疗后,预后较好,存活了20余年。但是在二次放疗时,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即在放疗部位出现组织坏死心脏裸露在外,反复并发感染。这次经历,让顾学长深刻认识到了放疗在带来治疗效果的同时,其伴随的副作用也不容小觑,因此在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慎重选择治疗方案。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作为一项第二重要的局部治疗方式,其在医疗中的作用众所周知。随着中国医疗保险的普及以及医疗设备的进步,大量医疗机构都具有为患者提供放射治疗的设备。未来十年,放疗的发展仍然是蒸蒸日上。在放射物理学中,更高端的,如质子、重离子的放疗设备,由于设备价格的高昂以及临床研究的不充分,还在进一步研究中;此外,放射生物学也在发展中。但是,顾学长对未来放疗学发展仍抱有期盼,未来放疗学可能会与其他学科的基础研究共同进步,也可能和其他治疗方法共同研究,放疗学的新的突破需要时间来解答这一疑问。
对于日后从事于临床工作的学弟学妹们,顾学长提到,医学是社会里不可或缺的职业;老话说“行行出状元”,不论从事于哪个科室,只要勤奋都能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人生永远没有最晚的开始,当下永远都是最佳时间。做出选择只有一步,但是把工作做深、做精仍需要花一定的精力;只要付出行动,都有机会作出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