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级新闻学王莹:博学笃志,春风化雨
陈芳芳
读博之前就是大学老师的王莹学姐,在毕业的时候依然选择了教师的行业。之所以重新选择这个行业,除了同样的职业道路轻车熟路之外,更大的原因是爱好。
在微观层面上,学姐觉得在教学岗位上能够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相比在复旦读博之前,现在的她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更强,综合性更好,教学心态也更加积极。经过复旦的求学过程,学姐觉得自己变得更加自信。现在的她更加关注学生本人,她会思考如何在基础知识之上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超脱于知识之外的东西。虽然每一届有上百个学生,但是无论哪一个学生有问题,她都会及时回复,而且是从学生的问题本身以及学生本人的内心想法去思考学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能够真正帮助学生的是什么。这样真正为学生着想的教学方法也使得王莹学姐在最终的评教中名列前茅。
在宏观层面上,王莹学姐觉得教学和科研的组合更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工作中,学姐写过两篇咨政建议,一篇被国家部委采纳,一篇被市宣传部采纳。在王莹学姐的带领下,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被建立起来,建立了展馆,由此推动了新闻中心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成为了校唯一一个教学思政中心,被推荐参评国家级教学思政中心。
对于复旦,学姐感触良多。复旦给学姐带来了很坚实的基础,带来了宽广的知识面,真正做到了“博学而笃志”。从导师的言传身教,从学校给大家提供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学姐的导师黄瑚教授,都给予了学姐极大的帮助,这些都推动她去发展自己,使得学姐以三年最短的时间顺利毕业,博士论文还获得了优秀。
复旦除了给学姐带来了自信,还让学姐更加懂得分享的魅力。复旦的平台很大,大家的发展空间也很大,在校期间进行的各种读书分享、发刊经验分享以及各种活动的经验分享,大家都毫无保留的分享,相互扶持,共同进步,这些都引导学姐养成了一个乐于分享的习惯。复旦的老师特别能吃苦,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从不抱怨,正是这种刻苦的精神,给学姐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也让学姐养成了不怕辛苦的精神,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努力克服。
对于学弟学妹的职业发展以及人生建议,王莹学姐觉得:
1、对于工作选择方面,建议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我们对于喜欢的工作才能发挥出热情,才能在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能够一直坚持。
2、“眼高手低”,是把视野放高,以国家或者人类的情怀看待学业科研以及工作,具体工作要从细节着手,从眼下着手。
3、成人之美,助人为乐,包括知识、机会的分享等等,在成人之美的同时,别人也会带你打开新的视野,自己发展空间就打开了。
4、学会果断取舍,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找出自己最想实现的目标,不要后悔自己已经放弃的。
5、感恩,一方面要随时感恩老师们和同学们,看到他人的世界和付出的努力,放下小我。另一方面,感谢一直以来努力的自己,多给自己鼓励。无论结果如何,都是自己在当时条件下付出最大努力后取到的结果。不后悔,不抱怨,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