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级经济学院戚克栴:前瞻性规划指引成功之路

2022-02-21|校友走访

93级经济学院戚克栴:前瞻性规划指引成功之路

武俊含

戚克栴,望华资本创始人、总裁。前中金公司(CICC)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财新》网专栏作家。著有《资本的国界》,译有《危机与复苏》、《并购大师》。


2006年6月,他完成了中国石化对四家上市子公司143亿元的要约收购项目。2009年7月,他完成了中国建筑的501亿元人民币的首次公开发行,该项目是史上建筑地产行业最大IPO,也是史上全球最大独家主承销IPO项目。2011年5月,他作为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金公司”)的代表,参加了“投行创造价值”高峰论坛,并就中国本土投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机遇发表演讲。2011年12月,他完成了新华保险A+H IPO项目。2013年,他从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毕业,创立望华资本。


访谈内容:

一、峥嵘岁月,同学少年

当聊起为何选择复旦时,戚总从自己本科的学校天津大学开始说起,年轻的戚总对自己的未来的方向有着详细的规划。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地点,上海当时是全国经济数一数二的城市;二是方向,在天津大学的生活使得对经济方面感兴趣的戚总想要选择一个更为文科更为综合的学校;三是排名,复旦在全国的排名使得戚总最终选择了来复旦大学读书。

而在复旦读书的过程中,戚总积极思考,与时代同行。那段时间适逢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重心展露实力,而戚总也抓住机遇拓宽自己的视野,在自己的价值观中融入南方文化那种对事业与商业的激情与执着。而复旦教学的文科特色,又与戚总本科时的知识带来互补,使得戚总得以更全面深刻的认识经济学。这也埋下了一颗种子,让多年以后戚总有兴致和实力写出书籍著作。在研究生阶段,戚总也抓住了机遇,获得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大中美中心交流的机会。


二、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目前望华资本的赛道主要有咨询和投资,咨询正好就是戚总离开复旦的第一份工作,如何给客人在合法合规的范围之内提供一个专业方案,但同时有价值,让客户也能真金白银地受用,这也是戚总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标准。而投资领域戚总得益于自身的实力和复旦校友们的资源,从零开始到如今的望华,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戚总从波士顿公司辞职之后,去了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哥大金融专业很有名,也是巴菲特的母校。在哥大完成学业以后戚总去了高盛,一上来就在高盛纽约工作,后来回到了亚洲高盛,在之后不久就加入了中金公司,一干就是12年。时机成熟之时,戚总果断创业,建立了望华资本,到现在已有八年的时间。戚总的商业理念稳重而成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完成从咨询,投行然后到并购、投资的循环,一脉相承,应该说,如果没有戚总这样的职业发展路径,望华绝对不会选择这样的两个赛道,也不会八年多的时间就已健康而蓬勃地发展。

当然在戚总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也经历过不少的磨难,比如说在西方的体系花了七年多以后,一下子回国工作如何跟上国内的潮流,对于国内国外的不同又如何做出应对。又比如说,如何处理突发的意外,应对家庭与学业事业的两难选择。在多年的奋斗中,戚总把他的人生看作不断的挑战,坚定地追求卓越。通过自己在每一个时间点,体力和智力能够支撑的情况下,去不断努力,在人生的转折点,把握住机会,保持好奇心,时刻学习新的知识,时刻思考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才能转危为安,实现长赢。


三、真知灼见,沾溉后人

当问到戚总关于求职及人生规划方面,有什么建议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戚总以自身为例,为学弟学妹提供了自己的思考。在求职方面,第一要尽早地实习,长一些经验,才能具备一定竞争力。求职时用人机构主要看实习经验,一个好的实习经验可以成为优秀公司的敲门砖,这是毋庸置疑的。第二,如果可以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会对职业发展很有利。戚总从去外资到创业,就是在前瞻性地预测到中资公司崛起,创业、创新成为中国的大趋势,在谋定之后做出的一系列决定。对于当前年轻人来说,如果能看到未来十年中国金融机构的替代演变趋势,会对个人职业规划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对于人生规划,戚总提到成为企业家的道路之选。当前复旦的同学们大多是在金融行业,自己创业的很少。但是除了做投行、保险等常规职业,复旦同学可以选择做企业家、走进产业,这未必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但更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与领导力。这样会使复旦经院校友的职业立体感更强,更经得起经济周期的波动与长时期考验。


感悟:人总要做成点什么

一点点长大,目标反而越来越不清晰了。学生时代的目标,是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单纯且明确。而毕业之后的人生,我们的目标又是如何?在聆听戚总的讲述后,我便有了答案:“人总要做成点什么”。

戚总说:“要花一些时间去研究人,研究值得作为模范的人,了解他们的优点、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戚总身上闪闪发光的特质。

他坚韧不拔、踏实肯干的精神令我心生敬畏。我们总是高估一两年能做成什么,又总是低估五年十年能做成什么。戚总讲到,他自己的职业发展是从咨询到投行再到并购、投资,一脉相承下来的,而这些经历,也决定了如今望华资本选择咨询与投资两个赛道,并做得风生水起。这个故事,写了26年。这26年里,戚总始终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步步为营,积极进取,终于攀得高峰。所以说,踏踏实实积累,坚韧不拔实践,每一段经历,都可能是伏笔。

他专注的品格使我动容。如果有一件事,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会极其专注于此事。会进行反复的思考,会不断提出问题,会频繁与人讨论。用戚总的话说,同样的六个小时,他在极专注的情况下,可以投入别人十倍甚至二十倍的精力,这样很难不出活。身处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碎片化、资讯快速化的信息时代,能够保持这样的专注,就已经是很多人所不能及的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