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级法学院张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022-02-24|校友走访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采访/撰文:20级国务张雅琪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私心和私利,只对事不对人,只管把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做好。”


初入复旦

2003年,张慧学姐踏进复旦校园开启研读法律硕士的旅程。“小而精”,是她对复旦的第一印象。当时的复旦还没有江湾校区法学专业的研究生集中在五教、六教上课,学习的步伐在北区和南区之间匆匆,不太大的校园却让人感觉底蕴深厚,从知识到建筑,紧凑的校区内浓缩了许多具有文化气息的东西。有底蕴的不只是校园环境,更是身边的师友。“教授法理学的侯健老师态度严谨,行事内敛,授课过程严谨细致,对我后来生活、工作影响蛮大的。”不论做学问还是做人、做事,复旦的“底蕴”气息都深深影响着张慧学姐。


2005年,张慧学姐在校期间恰逢复旦大学百年华诞,这是学姐与复旦的难得缘分。吴邦国在庆祝复旦大学建校百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复旦大学100年来的发展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大学的命运是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的发展也是同国家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本科会计,硕士法律的张慧学姐走出复旦大学后的“命运”也与国家的发展相联系。


走出复旦

2006年,走出复旦校园,走入社会。在起薪、户口等相现实问题的考量下,张慧学姐进入机关,走上了“人民公仆”——公务员的职业道路。现就职于长宁区审计局的张慧学姐谈及工作时这样表述:“通俗来讲我们的工作就是‘帮政府管好钱袋子’,所及之处就是财政资金所到的地方。”从复旦学习带到工作当中的更多是一种理念上的滋养,一种思考的能力,张慧学姐带着复旦人“切问近思”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审计项目。


然而,较为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并非是最大的挑战,张慧学姐袒露心声,“做审计的人是有一定压力的,因为审计相当于是在给别人‘挑刺儿’,当大家都在唱赞歌的时候,审计的人需要看到这项工作哪里做的不好。相对来说就是需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角度,这需要承受蛮大的压力。”但是面对公务员身上的责任, “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进入社会后仍在延续,学姐说到“公务员这个职业,广义上是‘为人民服务’,一旦选择了,就要有要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就是要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对得起自己的一份良心,坦然的去面对,慢慢的去成长。就是要回过头来,自己觉得问心无愧,比如说我们做审计,把一个个项目做好,在过程中没有任何私心和私利,只对事不对人,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想法,坦然一点。”


由复旦到人生

“自由而无用”的复旦灵魂给了张慧学姐宝贵的思考空间和体验,恰如诸葛亮所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张慧学姐来说在人生旅途中“不随波逐流,自己要有自己的意志,在任何情况下有一个‘我’的概念,即自己需要清楚自己所求为何。”面对社会物欲的车水马龙,张慧学姐深受“无用”之道,“我们所学习的很多东西,并非实用主义立竿见影的,而是让你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让你在任何的情况下能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社会上诱惑太多了,在很多诱惑面前,怎么样保持自己,是很重要的。面对挑战与挫折,重要的是要看自己内心是否足够强大。”


谈话中问到学姐对“当下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品质”的看法,学姐给出了不同的见解,“最重要的是态度,也就是要认真、要有韧性。态度有时决定了很多事情,因为当下大家的能力差别不是很大,态度的重要性就更加显著。”面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学姐寄以期望“活在当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天,每一个今天都是回过头来看的成长经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