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级管理学院徐伟:坚持下去才能看到最美风景
文:2020级行管刘惠
徐伟校友,复旦大学2019级管理学院硕士,现担任碧桂园公司南通区域营销总经理,2015年开始管理碧桂园南通区域,从当时的40个亿市值到如今稳定在100多亿市值,徐伟校友走过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管理之路。
复旦求学:始于缘分,心存向往
谈及当初缘何选择复旦,徐伟校友回忆道:“一是自己最初本科毕业就进入职场,这几年,行业从规模到品质的发展过程当中,市场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步升高,我们也在看自己的学历跟我们自己的能力的匹配程度,包括现有岗位的匹配。因此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同时也是在公司的发展背景下,自己产生了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的想法去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和能力。”
除了市场对于人才要求的变化,徐伟校友还谈及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以及与复旦的缘分。
徐伟:“第二方面的话可能就是专业性。原来我们在房地产营销的时候专业并不是对口的,因此工作过程中实战的经验比较多,但是体系化的这种积累不是那么健全,因此自己也想去把它体系化,重新再梳理一下专业知识,于是想到挑选一个学校进修。当然我们公司里面的领导和几个同事选择了在复旦学习。我原来的领导是比我高两届,也就是17年去复旦进修,他的推荐让我在机缘巧合之下最后选择在复旦学习。我选择的工商行政管理(偏管理)让我能把自己前十几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进行体系化,我们能更好地把自己的团队,特别是公司的这种整体的战略决策上面做得更精准一些。我觉得复旦也应该是我们这个年龄段比较向往的一个学校,自己去上海也比较近,所以最后选择了复旦。”
回顾在复旦的学习岁月,徐伟校友回忆起了复旦的同学与教授。
徐伟:“正常来说我们是两年时间学习,但是19年之后20年就发生了疫情,因此疫情的那一年没有到学校去。疫情对我们来讲、对所有人来讲应该都是一个非常意外的一个事情。以前我们去上海去的也比较多,在学校里面接触的一些人和事让我觉得是同学之间的那种感情,跟工作、商务上面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商务等我觉得相差还是比较大的,某种程度上之前觉得的“魔都”上海变得更有人情味,班上的一些同学会一起吃饭,这些是跟工作一点关系没有的。在课堂上,教授们会把一些课程通过理论跟实践的结合,浓缩到比较精华的讲义上让我们去吸收。之前有个关于战略方面的课程,教授从战略的层面把体系化的东西给我们讲透,包括财务、营销管理、品牌等细节方面的知识,结合一些案例去分析,提出问题,最后体系化。并且他们站的高度跟层次是不一样的,我们可能更偏微观一些,但是他们的更宏观一些。我们在复旦的这两年是从工作到学习,收获还是很多,并且比较开心的。”
职业选择:前路漫漫,上下求索
为何选择现在这个工作?徐伟校友笑着说:“这个更多是缘分和巧合。当时我本科学习的是电子信息工程,跟房地产没有什么关系,当时想的是大学四年毕业之后先找工作,是先就业再择业的这个观念。后来感觉这个行业也是很锻炼人的,虽然房地产这个行业它有周期性,但我觉得任何一个行业要懂得坚持才会有收获,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
职业晋升之路上,是什么让自己走向成功?徐伟校友对自己的竞争优势非常清晰。
徐伟:“我觉得营销工作上最大的优势是善于整合,就是善于把不同的资源整合起来。房地产分为几个板块,比如说营销、建筑、物业、财务等,你要善于把这种资源整合到营销系统里面,变成自己的客户。把资源掌握完了之后的工作自己开展起来会更轻松一些;第二个,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要从组织架构上去体现,我首先更多的要去想顶层设计。顶层团队需要去做过程的监管以及对项目负责,我们在整个管理过程需要做好顶层工作,包括清晰的制度、价格,科学的人员安排等等;第三个方面的话是抓执行。营销的团队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靠人做的,好与不好是一个方面,优不优秀是一方面,优不优秀到卓不卓越又是一方面,所以我们还要抓好心理管理,就是马斯洛的5个需求层次,我们需要让他看到并且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所以我觉得我们相关的一些管理不能产生末端效应,这个后果是比较可怕的。”
日常生活中徐伟校友坚持了哪些兴趣爱好习惯最终用在了团队管理上?徐伟校友分享了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他们在南通带着团队做微马。
徐伟:“就是比如说上半年的六月份和下半年的十月份我们会有定下的这么一个运动的传统,就是每一年举办两次微型马拉松,大概11公里左右。上海马拉松,包括金鸡湖马拉松,苏州、无锡的马拉松我也会去跑一跑,但是我正常的都会跑个半程,就是22公里。所以我平时的一些爱好一方面是跑跑步,第二方面有时间的时候可能会看看电影。”
谈及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徐伟学长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与无奈。
徐伟:“我的生活比较简单,我现在的工作地点跟自己的定居地址有一些偏颇,因为我定居在无锡但是工作在南通,因此一周时间才能回去。兼顾好家庭跟工作方面我觉得相对来说经营的还算比较好,因为家里都比较支持我的工作。我们平时可能在周末的时候回家聚一下,平时和小孩沟通好,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是没有办法去兼顾到太多的家庭的。”
关于自己从事的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前景,包括自己现在的职业状态,徐伟学长深有感受。
徐伟:“我觉得这个行业是有周期性的行业,是有峰有谷的。可能有些人他会说这个行业有黄金、白银、铸铁时代,但我觉得未来根据中国的发展,它关系到每个老百姓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始终是一个刚需。无论从城镇化的角度还是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变革来看,我还是看好这个行业的;第二个,我们做营销的人他会有行业的瓶颈,但对我来讲,我在公司大概七年多时间,是从一个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做到区域公司的负责人,对我来讲一个是对公司是比较认可的,所以短期内也没想过去其他公司去发展,我本身也比较喜欢营销这个领域,所以我觉得未来把自己现在的这一亩三分地做好,不至于拖公司后腿,其他的职务方面我觉得不是特别重要。”
寄望后浪: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徐伟校友结合自己的经历,对青年学子给出了人生与职业发展的寄语。
徐伟:“希望青年们能够选择一个行业、热爱一个行业,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自身想清楚、做出选择后就勇敢地去做,这个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就是多经历,包括挫折,不能受不得委屈。我觉得在公司或者自己创业当老板都会经受委屈和挫折的,当代青年在这方面需要有更多的经历与沉淀;第三个是尽量用同理心去看问题,或者是说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很多时候我们有些员工的创作思路或者是广告词显得‘高大上’,老百姓无法理解,因此无论什么工作我觉得用同理心去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就业选择上这方面也很重要,这也是企业单位考量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