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信息学院集成电路硕士陆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走访同学:21级微电子学院许煜民、董文博、高峰、易明铮、梁茗朝、吴佳锡、谢宇麟、林昕怡、修先鸿、吕炳融、虞鑫宇、罗琦、杨家睿
陆峰:复旦大学,2007级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生,目前为上海坤锐电子有限公司的副总,主要负责供应链的后端运营工作。
求学:立足专业,发光发热
学生时代的陆峰师兄努力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在本科毕业之时,就进入了因特尔公司进行学习与工作,虽然在此期间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得益于自身努力和外企良好的培训学习环境 ,陆峰师兄在这里获得了初步的专业技能。而后在打磨中,陆峰师兄发现了自己在管理上的兴趣,因此在2013年,他加入了摩托罗拉公司,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在摩托罗拉公司就职期间,陆峰师兄也接触到了一些相对前端的技术,比如指纹传感器等,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方向,从工程类转向供应链管理,得到了经验积累,这为他后来在坤锐电子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交叉路口,本科生面临着读研和就业的选择,硕士生和博士生也面临着科研和就业的压力,相信在微电子专业的同学们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当同学们问及此时,陆峰师兄谈到这个问题是要因人而异的。在他们那届同学里,有继续深造读书的,也有选择就业的同学,还有一部分选择了金融等其他行业的同学。师兄强调,大家在做这种选择的时候要十分慎重,因为我们能看到都是内外形势导致的半导体行业处于上升阶段,竞争压力也随之上升,本科生就要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衡量与评估,因为现阶段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越来越高,在进入相应工作岗位之前还是需要一定的技能培训,以及一些研究经历的。当然陆师兄还提到,除了技术以外,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还是应该要进行积累的,以便于在将来工作上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价值。
工作:勇于试错,重在合适
陆峰师兄谈到在毕业以后的求职过程的困难时提到,“有时候可能会很困惑,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有时候一个看似蛮好的机会,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但是有时候可能一个不怎么样的机会,去尝试了之后发现还是蛮适合自己的,这在求职过程中是一个蛮大的疑惑。”
陆峰师兄认为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师兄谈到在真正走入工作岗位之后,一开始面临的工作大多是技术方面的,而接下来往往有两个选择:一是技术路线,指非常喜欢专研技术,并在一个方向上一直深入地去研究去发展自己;二是管理路线,师兄认为在半导体行业不懂技术的纯管理往往是行不通的,更多的技术管理,需要一定的技术背景和技术基础。师兄建议大家要想清楚的,就是以后未来的方向到底是哪一类,是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关键是要定位好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生活:着眼当下,学无止境
师兄又分享了一些在校和求职的经验,师兄建议我们要珍惜学校的时光,在学校里面首先要学好理论知识,虽然理论知识可能会比较枯燥,但是对我们毕业以后踏入工作岗位以后,帮助是蛮大的,而且一旦工作以后,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理论知识的,可能需要抽碎片化的时间要去学习,所以在学校期间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师兄认为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当然不是说努力不重要。师兄解释道:“我们踏入工作岗位以后,会慢慢发现有很多时候选好一个方向,或者选对了一个方向,再在这个方向去做一些努力,可能是事半功倍。”
另外师兄还强调参加工作以后,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去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因为毕业以后,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感到很多方面学习的不够,很大程度上会发现自己慢慢会走到一个瓶颈。陆峰师兄现在就在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MBA,师兄说到:“我的瓶颈就是技术上可以的,但技术总归有一个头的,如果你再去跨领域的时候,你可能用管理的知识来去做横向的链接,这对个人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过程。”
与陆峰师兄两个小时的亲切交流,让师弟师妹们收获颇丰。非常感谢师兄为我们带来的宝贵的经验与建议,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半导体行业,我们在以后就业时,要像陆峰师兄学习,明确自己的目标,不断学习,坚持提升自我,相信我们在以后的科研与求职过程中会更加从容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