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蛟,复旦MBA、复旦大学微生物学硕士,复旦管院校友创投俱乐部副理事长。从高校学术人,医药产业高管,到明星投资人,王海蛟在医疗健康赛道上不断探索精进,以专业功力为医疗健康投资赛道注入独具一格的风采。
初出茅庐的王海蛟拿下了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开发了7个产品,曾以企业核心管理层身份全程参与了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从零到壮大的历程。机缘之下,他接触到投资领域,深感医药健康投资领域缺失拥有医药健康产业背景及专业素养的投资人,导致投融双方需求无法精准对接。为此,王海蛟跨界转型,立志做“能与医药产业创业者对话”的投资人。走出舒适区,在一个全新职业赛道从零起步,王海蛟的抉择源自于对医药健康产业的笃信,以及自己对“不确定性”的钟情。
“
向下扎根 方能致远
作为投资人,王海蛟的投资履历非常抢眼。他相继获得“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投资人TOP50”,“2021年中国年度IVD精英投资人TOP10”等奖项。可以说,从2016年开始,王海蛟很少缺席中国投资业的重磅奖项。
自然界中,参天大树的枝繁叶茂源自于它年复一年向下扎根的坚持。同样,人向上成长所绽放的光芒与舒展同样也起始于扎根。王海蛟的成功也是如此。
2012年,王海蛟初入投资业。彼时正逢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期,王海蛟所服务的企业在互联网投资赛道上业绩斐然。而投资新人王海蛟与企业的磨合并不顺利,甚至两年未投出一单。王海蛟也焦虑,但毫不怀疑自己转型的选择,“我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选择,对职业转型是如此,对企业的选择也是如此,我会花时间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且焦虑且前行,王海蛟在两年后得出了结论,并做出选择:他继续选择投资业,但另投和自己的专长更契合的投资平台- 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王海蛟很看重这段初入行的经历,正是这潜伏的两年为自己后期的事业勃发深蓄了力量,“那两年,我尝试了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投资风格,不同阶段的投资,不同的投资模型,让我在投资人专业技能和行业积累等方面都有很大收获,可以说帮我打坚实了投资人所需的基本功。另外,我从乙方到甲方,让我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多元,更全面。这一点对投资人也非常重要。”
“
聚焦优势赛道
开启投资狂飙之路
“我喜欢不确定,但厌恶风险”王海蛟看似矛盾的表述却透露着一种深谙世情的成熟。这份成熟让他赢得了投资首战的辉煌成功。“医疗领域有很多细分门类,我优先选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来投。”王海蛟“押注”深耕了近十年的体外诊断领域,投了前同事的项目。
熟悉的赛道,熟悉的合作者,王海蛟的投资首战异常出彩,“从我们投资至今8年时间,这家企业的营收增长了50倍”王海蛟介绍。
首战成功后,王海蛟“乘胜追击”,继续在体外诊断领域投了6至7个项目,在普获成功基础上,又相继将投资赛道扩展到药物、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等板块。联影医疗(688271)、热景生物(688068)、安必平(688393)、微策生物、方舟健客、博安生物、博奥赛斯、安诺优达、华银康医疗.....王海蛟这条“蛟龙”终于一飞冲天。
谈及自己成功背后的逻辑,他表示自己做好了两点,一是踏实地对行业做充足、细致的研究,二是对人有较为精准的判断。当被深究“如何精准判断人”时,王海蛟再一次展现了他的“松弛”,“看人对我来说是玄学也是艺术,我相信自己的直觉”,他沉思半秒,又笑着补充说:“与人交往中,我更多是自省。要与更多优秀者同频,唯有不断提升自我。”
对王海蛟来说,投资的过程也是认知不断被拓宽,被提升的过程。他曾因为迈瑞医疗估值过高而放弃对迈瑞的投资。事后他反省,“这件事后,我认识到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在于它的价值,而非估值。在投资标的选择中,我们不应人为设限,而应聚焦项目的基本面。”在一次次认知突破中,王海蛟的投资之路越走越顺。
“
笃信产业前景
深挖赛道跨周期价值势能
自2021年中开始,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在经历了狂飙之路后,因各种因素进入调整盘整区,但王海蛟对医药健康产业的未来充满乐观。他表示:“一个国家生物医药的长周期是与其人口结构相关的。中国老龄化加剧的事实决定了这个产业未来依旧是高增长态势。”
王海蛟认为,短期内,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态势短期趋于平缓,是因其供给侧的支付端‘输血’不足所致。他分析说:“中国医保的筹集模式基于人口正增长的模式而设计,随着中国人口模型的巨大变化,筹集模式在未来必然会引来巨大变革,商业医保等将成为现有医保体系的新生力量,充实医药健康产业的支付端。一旦供给侧问题解决,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将重启高速模式。”
在产业盘整期,投资人应如何布局?王海蛟强调因势利导,“投资应匹配不同赛道的发展阶段,深入挖掘跨阶段、跨周期的价值势能差”。2023年,王海蛟对项目的选择重在两点,一是有望或正在“出海”,二是成本领先。
就前者的选择,王海蛟解释说:“中国有工程师红利,故中国企业还可以出海去博取更大的市场。”王海蛟随即补充:“对有意参与国际竞争的投资标的,我们会重点考量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
对后者的判断,王海蛟表示:“拿车企与药企的毛利率及净利润率一比可知,医药企业的效率有待提升。”他认为,医药是功能性产品,药企唯有坚持成本领先战略才有胜算。在王海蛟看来,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效能的成功路径之一,故王海蛟特别看重项目的这一属性。
从投资新人到游刃有余纵横于产业的投资大咖,王海蛟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对产业深刻的理解,让王海蛟不仅能把握医药产业长周期发展的利好,也赋予他在产业动态变化中精准捕获投资亮点,深挖其中价值的能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