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复旦PE/VC同学会在复旦科技园举办行业阅读分享会。本次分享会邀请上海元宇方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人、上海达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第一届“复旦之星”创业大赛冠军项目获得者闻彬以“走向元宇宙的创新与创业”为题做分享。
看清趋势,主动选择
作为拥有十余年创业经历的创业者,闻彬认为未来的常态将是“失控常见,必然少见”,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机器的发展和迭代正在大规模地替代人力,而只有坦然面对失控,并持续探寻未来的必然,才能成为看清趋势的基石。
新的变化酝酿着新的机遇。从新基建到数字经济、再到元宇宙,当人类物质需求满足、人的需求升级、人性数字化、人性强化可控的前提下,无中生有的机会被创造,新红利、新模式也应运而生。“而元宇宙也许就是应对未来的一把钥匙。”
闻彬介绍道:元宇宙的英文Metaverse一词源于科幻小说《雪崩》,由Meta(超越)+Universe(宇宙)两部分组成,中文“元宇宙”三个字拆解开的含义则分别是元:元者始也,代表起源,代表能量和价值;宇:“四方上下”谓之宇,代表空间;宙:“古往今来”谓之宙,代表时间。因此,元宇宙是对空间和时间的重塑,代表了开启新的纪元,并创造新的价值。
在元宇宙的框架下,什么样的新模式能带来购买和复购?产品的要义万变不离其宗:帮助人更好地节约时间,或者,帮助人更好地消费时间。以消费品为例,要做真正为用户所需所想的产品:品质、健康、好喝、颜值,缺一不可。
大视野与小切口
从线上到线下,从达龙云到元宇方和,以疫情后时代为转折,闻彬选择开启了个人的二次创业。
他引用了《失控》作者Kevin·Kelly的一段话:“颠覆性技术永远在发生,而且是从边缘性的地方出现的。它经过初步创新,不断改进,达到最低客户满意度,突然间市场打开。刚开始,这些颠覆性技术具有这些特点:质量低,高风险,利润低,市场小,未被证实的。没有人愿意进入。但创业公司别无选择,因为他们没有资金,顾客和技术。这些边缘性领域就是创业公司的突破口,这就是为什么创业型公司很容易颠覆我们目前的科技。”
“颠覆式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它更是产品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市场的创新。”这种破坏性的创新在一定时间内与主流认知发生背离,但却顺应大的时代变化趋势。闻彬提出了7种颠覆式创新的模式:分别是顺大势找替代、找边缘、抓时机、找模式、立门槛、知人性、抓痛点,并以虚拟偶像、AI绘画、NFT为例,指出消费与人性的强相关性,并强调了优质内容的重要性。
立足文旅,闻彬和他的团队正在致力于和博物馆合作,以顶级IP价值挖掘及转化为核心,开发内涵丰富、体验超前、虚实交织的WEB3.0艺术文化范本。“内容和运营二者不可偏废,而运营是更难的。”闻彬坦言。
在交流环节,面对校友提出关于元宇宙应用的问题,闻彬一一作答,并强调了“不要试图教育自己的消费者”这一原则。
最后,大家集体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