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13日下午,在青岛大学宁夏路校区,复旦大学青岛校友会举行了“与院士同行”迎接新校友活动。新老校友欢聚一堂,在交流互动中分享着校友文化特有的温馨和凝聚。
王德春会长、姜国良常务副会长、姜立安副会长兼秘书长及孙永刚、王基德、范华廷、高义才、薄会杰副会长等校友会领导,周迪颐、袁业立、侯保荣等前辈及部分老校友代表,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等校友会新会员代表,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成等,近四十余人参加活动。姜立安主持活动。
姜立安首先介绍了新校友情况:今年共有12位校友来青工作,行业涉及高校、机关、医院、律所、企业等,都是高级专业人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还有的有博士后背景。
王德春会长致欢迎词。他欢迎各位新校友加入复旦青岛校友会,希望新校友各展所长、发光发热,为校友会、为母校、为青岛增光添彩。
王德春说,复旦青岛校友会是合法的社团组织,是倡导‘’包容、奉献、分享‘’的文化平台和精神家园。相信新校友们很快会融入我们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深入的文化认同,在参与和奉献中与校友们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校友会作为温暖的大家庭,会努力关心、支持、呵护每一位校友,让我们在一路同行中共同发展,不断收获精彩。
到场的五位新校友代表郭忠义、薛晓松、刘晓静、于成和高存玲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兴趣爱好,他们为校友会举行高规格的迎新活动、与院士及前辈近距离交流深感振奋,表示今后要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为校友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胡金焱校友作为青岛校友会新会员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表示很荣幸2018年复旦青岛校友会的迎新活动在青岛大学举行,并且很高兴今日到会的5位新校友中有4位高学历人才“落户”青岛大学。胡书记回顾了在复旦读博士后的美好时光。对校友工作一向很重视的胡书记见到复旦校友们很是亲切,并深有感触地说:“做校友工作,有前辈就有分量,有骨干就有活力,有年轻人就有未来”。胡金焱书记表示青岛大学求贤若渴,特别希望建立青岛大学与复旦大学的人才通道,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胡书记还介绍了青岛大学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的规划和进展,对青岛大学加快发展充满信心。
年满八十刚刚退休的袁业立院士抒发了自己的复旦情怀。他说复旦人都为在母校的求学经历而感到荣耀,因为在复旦的学习能让人一直充满活力,能塑造出受益终生的品行和实力。他说自己退出领导岗位之后一直坚持做学问,认为只有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才算不枉过一生。所以作为复旦人,我们应该以打好知识和学术基础为己任,更好地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他激励校友们在为国家和为科学服务方面“责任在身,仍需努力”。
侯保荣院士回忆了自己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在复旦求学的艰苦岁月。他认为复旦是一个大熔炉,是培养人才的好地方,他感慨道“复旦”两个字就意味着成功,复旦能给校友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对年轻人的成长大有裨益。侯院士对母校、老师、校友的真挚感情溢于言表,感人至深。
复旦青岛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成介绍了复旦与山东以省校合作方式筹建研究院的过程,并强调了青岛研究院正在往创业型研究院方向发展,近期重点推进医工结合的产业导向型研发平台的建设。他说 ,由葛均波院士领衔的心血管器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筹 )项目落地青岛中德生态园正在推进中。袁成还介绍了研究院与青岛地方高校加强合作的思路。
范华廷校友对新校友在职场中的成长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并给出中肯的建议: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范华廷校友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概括出“十要十不要”的职场心得,让新校友受益匪浅。
周迪颐老会长对新校友来青、为校友会增添新鲜血液感到非常欣慰。他高度赞赏94岁的沙漠学长的境界和情怀,希望新校友向老学长学习,为社会多做贡献,为校友会增光添彩。
活动结束前,校友会领导向新校友赠送了会刊、校友文学作品等有复旦元素的珍贵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