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级经济学院林珊珊:保持好奇心与热情,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
By 王轩钰
和复旦的故事
提起在复旦的时光,林珊珊校友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感悟。
“在复旦的学习生活是一种滋养,从这里走出去的复旦人会拥有一种有底气的自信。不需要靠其他东西来证明自己,这是一种骨子里的自信。这样的自信是不管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走到哪一个人生阶段都不可或缺的。”
在大学的生活中,以班级形式一起去做的一些事情,一起旅游、一起聚餐等,都是她大学生活中的美好回忆。这份珍贵的同学情谊也延续到了毕业之后。她讲到,“毕业以后同学聚会经常举行,人数最全的一次是毕业十年那一次。同学们从全国各地飞回来,甚至从国外飞回来的都有,我们大一大二的辅导员特地还从香港飞过来。只要有人一号召,没有推辞,大家都会赶来相聚,我觉得那个时候会感到特别的暖心。”与老同学相聚,大家都真诚的分享自己的故事与对生活的感悟。不为世俗功利,只为珍贵的情谊与集体的归属感。
关于体制内的工作
关于同学们十分好奇的体制内工作情况,林珊珊校友分享说:“这份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在企业工作,或许只能看到一个企业相关的事情,影响的是一个企业。但在体制内工作一个决定也许会影响到一个行业、一个层面。影响面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因此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很多,是一份劳心劳力但充满责任感的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很看重的方面大致有三个。第一是沟通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做到“上传下达”需要有把一件事情讲清楚的能力,在团队中也是如此,顺畅的沟通让团队成员间的信息得到充分交流,能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第二是快速适应的能力。大学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所需知识有一定缺口,快速适应新环境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同时保持好奇心和热情,愿意去弥补这个知识缺口。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没有一个部门或者公司会想这个学生的所有能力能够完全适应现实工作的要求。但是能否快速的适应、学习则是招聘中非常看重的方面。快速适应也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时间管理、学习、搜集信息、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的方法等等。第三是综合素质。不管是在面试或是实际工作中,综合素质始终是重要的考量方面,在大学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学生工作来锻炼自己。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林珊珊校友笑着说,“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20多年都过去了”。在这些年中,林珊珊校友也曾回到学校,和学弟学妹们交流,解答疑惑,分享自己的经历与体会。
对于想要进入体制内的学弟学妹们,林珊珊校友着重提到了两点:第一点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可以选择不同的单位。例如复旦法学院的同学相比工商与城管系统,可能更加适合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第二点则是去理想化与去妖魔化。首先作为一份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会有很多细小琐碎的事情要做,也会有加班加点的情况出现,有一定的工作压力。以上海为例,公务员不再是大众眼中一杯茶、一张报过一天的形象了。在上海多次成功的精准防控中,大家都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即使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上海的精准防控成效也位于前列。而这背后离不开一大批基层工作人员的细致工作,这是由千千万万工作人员付出辛勤劳动的结果。其次对收入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工资属于平均水平。公务员的职业特点也决定了其没有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选择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
在刚开始选择职业的时候,除了极少数人有明确的目标之外,大部分人都对未来有些迷茫。因此林珊珊校友提到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与热情,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去努力的探索,探索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或者自己任何感兴趣的点,不停的尝试。“复旦的通识教育是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不管是接触不同的领域还是不同的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从而有能力朝着这条路走下去。”在四年的学习中,培养自由选择的能力。做适合自己的选择需要我们保持独立的思考,是否要做一件事情不是看周围的人是不是都去做,而是先想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在这件事上花的精力能不能让自己收获想要的东西,如果能,那就勇敢的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