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级经济系叶瑞鸾:求知若渴,踏实做事
田江豪
叶瑞鸾学姐于1997年进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学习,毕业后与95级世界经济系学长余志宁步入婚姻殿堂,定居广州。
一、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回忆起复旦的求学经历,叶学姐娓娓道来,那段青葱岁月仿佛丝毫没有褪色,依然鲜活可爱。恩师张军、袁志刚等如今依然活跃在三尺讲坛。昔日5教前打篮球、翻单杠同学的身影依然历历在目。而令她记忆最为深刻的是3108教室,那时没有如今空间巨大的会议室,讲座大都开在3108教室。每次有讲座,同学们都会挤进3108教室听讲,大多数时候甚至连窗边都会站满。从那时起,3108就作为一个标志性的符号,代表着求知若渴、虚心若愚的精神,铭刻在每一代复旦人的心中。令她较为遗憾的也是学习,作为一个英语水平高超,爱读书并且擅长读书的人,没能在九十年代末期鼓起勇气出国深造,确是一大憾事。
二、边做边学、踏实做事
纵观叶学姐的整个职业生涯,行业跨度大、供职单位知名度高是显著的特点。由于学的是经济理论知识,第一份工作却是日报记者,她不得不从头学起,边工作,边学习,尽力做好每天的工作。经过一年的试错,学姐发现了记者并非理想的职业,于是又选择了进入耐克公司做尽职调查和工商、税务合规工作。在机缘巧合之下,她进入渣打银行和蒙特利尔银行,由于出色表现,被提拔至上海,但为了更好地平衡家庭与生活,放弃晋升,最终选择了留在澳大利亚驻广州领事馆工作。巨大的行业跨度,一方面体现了学姐不自我设限的心态和边做边学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职业需求。对于工作方法,学姐强调:“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一个人的成就如何取决于他在实际工作中的学习和表现。”的确,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着差异,在一线的实践中学习才能锻造出一流的人才。
就供职单位选择而言,存在大公司和小公司的选择,叶学姐选择的基本都是知名度高的大公司。大公司的特点在于工作任务专业化、精细化和晋升流程长。因此,不要一开始就想做管理层,实际也管理不好,做事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越努力越幸运的吸引力法则是显著的,事情做得好,各种机会和资源都会如同磁场般凝聚在周围。而小公司的特点在于容易身兼数职,晋升较快。选择哪一种要做好取舍。
九十年代的复旦人形象在学姐心中是自由的、勤奋的。自由是“liberty”,而不是“freedom”,“freedom”过火其实就是任性,而“liberty”是不功利、利长远的做事态度。学姐建议如今的复旦人也应该保持这种不唯功利、为人善良的品质,这利于人生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