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校友会2022年第一场读书分享活动举办

2022-03-03|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1月22日下午三时,复旦大学海南校友读书会在海口市美兰区图书馆5楼会议室举办1月份读书分享活动,第一次阅读分享罗一民的新著《开路先锋:张謇》。本书作者携诸多好友亲临现场,亲自分享写作本书的心路历程。活动过程精彩纷呈,让众多书友度过了一个充实愉快的周末。

与会的复旦校友和书友有(以报名先后为序):郭瑞俊、罗一民、滕勇、蔡玉洗、马良、郑敏、王格平、孙瑜、赵颖、王红兵、吴晓丽、文玲、章一鸣、冯云飞、陈瑜、林怀宇、肖鹏、吴秀玲、李志春、朱晨亮、方云、朱先成、郑春晓、潘婕、王晓燕等。

主持人:郭瑞俊

主分享:罗一民(本书作者、前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特邀嘉宾:

滕  勇(南京大学校友、前江苏省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

蔡玉洗(南京大学校友、前译林出版社社长)

学术点评:马  良(南京大学校友、海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联合举办:南京大学海南校友会


主持人郭瑞俊(开场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海南复旦校友读书会新年的第一场活动,也是读书会主场移师美兰区图书馆的第一场活动。今年是我们举办读书会的第七个年头,今年的阅读主题是“见贤思齐”,以传记类书籍为主,选择的第一本书是罗一民的新著《开路先锋:张謇》。



01
作者心中的“那一个”张謇

对于张謇,大家耳熟能详,却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中国末代状元,在南通做过许多实业,开设过中国近代第一个师范学院、第一家博物馆,他的“大生集团”是近代中国最大民营企业之一,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的轻工业要感谢张謇等等,其他都付之阙如。俗话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对于张謇,恐怕一千个人也凑不成一个完整的张謇,所幸我们今天读到了罗一民先生的这本书。这本书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传记,所以它不是《张謇传》,而是一个在南通主政11年的地方官员解读的他心目中的张謇的记录,是一个历尽了的宦海风云、人生冷暖后的老者、智者带着他的人生感悟写出的“那一个”张謇。本书文字通顺,哲理通彻,读来十分畅快。



02
泽被后世的张謇

我是江苏南通如东人,对于张謇并不陌生,从小在乡间听过很多他的传说。过去在许多名人的墓碑上看到过“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谀语,对于张謇来说,则当之无愧。我当年能考上复旦中文系,可以说也是拜他的遗泽所赐。南通被誉为“纺织之乡”、“教育之乡”,历年来高考成绩名列全国、全省前列,全靠当年张謇提倡“父实业母教育”的理念及他所做一番实事打下的良好的基础。今天南通人对张謇心存一份感激之情,实是发自肺腑。



03
时势之英雄张謇

有人说“时势造英雄”,也有人说“英雄造时势”。中国近现代史时代动荡、风云际会,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但是像张謇这样出身寒门、高中状元、投身实业、只手造城的人物也属罕见。孙中山、毛泽东对他的评论暂且不说,像胡适这样学贯中西、识人无数、民国一流的学者对张謇也是赞誉有加,他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个很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这也是本书书名的来历。

下面就请本书作者、前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分享他写作本书的心路历程。


罗一民(主分享):为什么写《张謇》?

感谢主持人精彩的开场白!每次参加复旦读书会听瑞俊的主持,既亲切又紧张。主持人每次在会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将所读书籍的思想概括得既准确又简练,使主分享倍感压力。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大家讨论问题,我今天就侧重讲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写《张謇》这本书?


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 ,生于江苏省海门直隶厅长乐镇(今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


张謇是谁?
PART




01
读书人的典范。

张謇最明显的身份是“状元”,状元可以说是最优秀、最成功的拔尖人物,是过去读书人梦寐以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终极目标,纵观张謇一生的读书生涯,他在如下几方面有着突出的典范作用:

1、好读书

张謇出生于南通通州与海门之间的一个农户家庭,兄弟姊妹五人,排行老四,从小天资聪颖,被父亲尤为看重。他四岁开蒙,五岁入私塾,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到四书五经一路读下来,到十几岁即表现出过人的读书兴趣和才能,写诗对对联的能力尤为超出同侪。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九岁时一个骑白马的官员从私塾门前经过,老师出了一个上联“人骑白马门前过”叫大家对下联,张謇略加思索应声对出:“我踏金鳌海上来”。这下联不仅对得工整,而且也体现了儿童时代的张謇不凡的志向和追求。

2、苦读书

张謇除了天资高超之外还尤其勤奋刻苦,爱书如命、废寝忘食。当他考秀才的时候,夏天晚上蚊子多,他就用一个水缸装满水把脚泡在里面点着煤油灯夜以继日地苦读。特别是他第一次县试失利的时候,老师刺激他说,一万个人考试,九千九百九十九人考中了你也考不上。他就在门上、墙壁上、蚊帐上到处写上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字样激励自己发奋读书。张謇一辈子都刻苦读书,哪怕后来事业有成的时候也一刻不忘读书。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单靠聪明是不够的,只有付出大大超过一般人的努力才能获得大大超过一般人的成功。

3、会读书

纵观张謇一生的读书经历,他一方面注意夯实基础,一方面注重独立思考。我看他的读书笔记及其他一些文章,他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尤其注意刨根问底、触类旁通,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帮助他后来不仅成为一个学术大家,而且成为一个实践中建功立业的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

另外,他特别注重专精与广博的关系。我研究张謇一直有两个问题没弄明白,一个是他一辈子怎么能读那么多书、积累了这么多知识。他的知识积累跨越古今中外,我们现代人应有的知识他基本都具备,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是专家。无论古籍经典、文史哲,还是科学技术,哪怕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他都有完整的系统性的思想和理念。有人说张謇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我很赞成。一直不可理解的是,一个人再聪明、再勤奋,精力总是有限的,怎么可能在那么多领域都有独立的见解和成果?另外一个就是,他总共就活了73年(1853——1926),他一生中怎么能做那么多事情、经历那么多事件、结交那么多人物?我们如果集中研究他结交人物的历史会发现,在中国近代史上稍微有名一点的人物上至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企业家、学者,下至贩夫走卒,都跟他关联、喜欢和他做朋友。他擅长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无论是办实业开工厂的时候与商界的朋友还是搞政治的时候与政界的朋友都相处融洽,大家都愿意帮助他。当他回到南通办实业打造“近代第一城”的时候,他整合各方面资源长袖善舞,几乎把当地的地方官都边缘化了,但关键时刻南通的知州、知府还是愿意帮助他。他真是一个“天生的统战高手”!无论是左中右、五湖四海、三教九流,他都能团结起来做成他想做的事情。这个人真是了不起!

4、为用而读书(学以致用)

我们知道,张謇是一个很有抱负、很有情怀、很有政治理想的人物,他读书是为了学以致用、经世济民,他从事各种事业时都充分发挥了他的知识文化积累,而绝不是坐困象牙塔的书呆子。无论是搞实业办工厂、搞政治还是办教育搞文化、从事城市建设,他都能把“学”和“用”很好地结合起来。超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他自己谦虚地讲,他一辈子特别只在两方面注重积累知识。

一是种花植树。他从小就对植物感兴趣,研究植物,推广种植植物。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博物院是“南通博物苑”,实际上当初的“博物苑”是以种植各种花草植物为主、为配合南通师范的学生学习植物知识而建的,慢慢扩展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另外不为人知是,我们许多人以为“3.12”植树节是建国以后才有的,实际上是1913年张謇担任全国工商实业总长时提倡设立的法定节日,一直沿用至今。与此同时,他还主持制定了包括《森林法》在内的许多法律制度大力提倡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二是他一生对盖房子(建筑)感兴趣。最早在六七岁时邻居家盖房子,父亲叫他去做小工打下手,培养了他对建筑一辈子的兴趣,后来他专门学习建筑知识成为了建筑专家。在他的政治生涯和经商过程中,他主导策划设计的许多建筑都进入了中国建筑经典大全名录,成为了今天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当年的南通商会大楼(今天的南通市政府旧楼)、江苏省咨议局大厦(今天的省军区司令部大楼)等等。今天位于南京湖南路省军区大院里的省军区大楼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很多重要的时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誓地、孙中山灵柩回宁临时停放地、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在地、汪精卫遇刺地等),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座大厦就是1909年张謇任江苏省咨议局议长时派他的学生孙支厦去日本参考帝国大夏而设计建造的。

再后来他的兴趣由单体的工厂、公共建筑扩展到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知识,他超前地把科技人文知识结合城市规划具体运用到对南通城市的规划建设上,凭一己之力打造了“近代第一城”,也正是我们今天读书会的主题“只手托一城”的由来。2002年,中国建筑学泰斗吴良镛院士到南通考察,他惊喜地发现南通“一城三镇(中心城区+工业镇、港口镇、旅游镇)、城乡相间”的城市布局,典型地体现了英国建筑规划大师霍德华的“花园城市”的理念,但张謇的实践比霍德华提出“花园城市”的理论早了三年。吴院士从建筑学上提出了南通是“近代第一城”的概念,我今天理解的“近代第一城”还包括张謇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城市治理等诸多方面的实践把南通带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行列。这也正是张謇学以致用最大的成果。



02
现代化的开拓者

张謇作为“开路先锋”实际上开的中国现代化之路,张謇是中国现代化的非凡的开拓者、引领者,某种意义上也是创造者、设计者,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经济上实业起家,引领工业现代化文明。

张謇是一个实业家,他从1895年底创办第一家现代化工厂——大生纱厂到1899年成功投产出纱以来,创办了纺织、农垦、种植、榨油、造纸、冶炼、交通、金融等一系列企业。这里有一个关于江泽民祖父江石溪的小故事。张謇办轮船公司要开通到扬州的航线,当时扬州的盐商和码头黑帮力阻新企业开发扬州市场,张謇找到扬州的名中医江石溪帮忙,江石溪利用他的人望和影响力摆平了这件事,张謇和他结成了好友。后来应张謇之邀,江石溪携全家迁居南通出任大生轮船公司的襄理(总经理助理),江泽民的父亲在大生照明公司上班,江泽民三岁时为躲避战乱也曾到南通生活过一年。2008年江泽民视察南通曾与作者聊过这一段历史,并亲自到访其祖父在南通的居所。

张謇创办的众多企业最后组成大生集团,大生集团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正常经营期总股本在3000万之4000万银元之间,最高时曾达到9000万之巨,占当时中国民营企业总股本的十分之一。他对推进中国工业现代化功劳卓著、举世罕见,更重要的是他将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和工业文明引进中国,加快了南通和全中国的工业现代化的发展。

2、政治上鼓吹立宪共和,助推中国近代政治文明进程。

我曾经说过张謇是一个非凡的又被严重低估的历史人物,主要指他在政治方面的贡献被严重低估。我自认为这些年在张謇研究上略有心得,就是充分发掘了张謇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几年前,我在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演讲中第一次提出“政治家的张謇”,表面上张謇是一个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实质上他是一个政治家。他一生的抱负主要是在政治,他的主要作为和贡献也在政治,远大于他在经济上的贡献。张謇在晚年(70岁)修订年谱(自传)时曾说:“一生之忧患、学问、出处,亦常记其大者,而莫大于立宪之成毁”。他一生建了200多家企业、300多所学校,都一笔带过,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的是他推动的立宪运动。我们现在只有从政治家的角度看张謇才能真正理解张謇,否则许多事不可思议、无法理解。

据说,去年总书记视察南通博物苑之后,有一些企业家也曾去南通看了一圈,发出一个疑问:张謇将企业利润都拿去搞教育、办慈善、建城市基础设施了,那如何回报股东呢?在商言商,这个问题不无道理。这也正是一般人不能理解张謇的地方。一般人办企业盈利之余拿出部分利润回报社会无可厚非,而张謇办企业的目的不一样,他就是为了改造社会、经世济民,这与他政治家的本质分不开。他曾对股东们说,办企业有两种人,一种是“众仆”,一种是“公仆”。如果办企业只是为十数人股东服务,只是少数人的仆人即“众仆”;而如果办企业可以为大众、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就是“公仆”。你们不能指望我只做“众仆”,我的目的是要做“公仆”。张謇本来就是状元,社会地位很高,可以轻易获得高官厚禄,也可以退居林下做传统士大夫,他“舍身喂虎”下海办企业,整日周旋于铜臭熏天的商人与官员之间,就是要实业救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张謇热心和积极投身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历次事件,从甲午海战、庚子之变、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到东南互保、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他都奔走呼号。他在民国的创建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有人把他和常州的赵凤昌一起誉为“民国的助产士”。他将当时先进的政治文明理念运用于政治实践,在推动中国近代政治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原先竭力推动“君主立宪”,在理论准备和政治实践中居功甚伟,后来迅速转向推进建立共和。他特别注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制度架构的设计和机制建设,包括他在南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地方性议会——南通议事会,在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议会——江苏咨议局并亲任议长。江苏咨议局在当时全国20多个省级咨议局中是龙头老大,各方面都走在前列,张謇发挥了重要作用。

3、城市建设上积极推动地方自治,以南通为典范倡导城市现代化发展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方面,张謇把南通打造成“近代第一城”获得“模范县”的称号,得到中外人士的交口称誉。他在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治理包括人的现代化等诸多方面都有丰富的思想和理论阐述。除了南通之外,他还参与了全国多个城市的规划、产业布局和社会治理的实践,为之出谋划策,大大推进了中国近代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例如关于徐州的城市发展、产业布局,他就曾多次谋划并亲自提出建立以徐州为主心的淮海省的设想。他积极推动地方自治,鼓励发展区域经济,同时他还特别注重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的培育。这与今天国家提出的加强城市现代化治理制度建设和提升治理能力的说法可谓不谋而合。他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平衡,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南通被称为“近代第一城”,实际上就是近代城市现代化的“第一城”。

总体来说,张謇作为现代化的开拓者,是一个全面的现代化的开拓者,有思想有实践有成效,在那个时代实属凤毛麟角,令人叹服!



03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去年7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营经济企业家座谈会称赞“张謇是爱国主义企业家的典范”,平心而论,爱国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每个人都爱国,但像张謇那么强烈、那么痴情、那么持之以恒,很难做到。某种意义上,他就是为爱国而生,为实现他的爱国情怀和理想而死的!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张謇本可以做一个安稳的官员,为什么下海经商、“舍身喂虎”?就是因为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大家知道,近代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列强瓜分、四分五裂,到了亡国亡种的边缘。有志之士都明白一个道理,爱国先要救国。救国的道路有很多,实业救国、科技救国、教育救国等,张謇选择的是由实业救国到政治救国的道路,最终他希望通过政治制度、政治环境、政治文明的改变促使中国走上强盛之路。强国是终极目标,他的一片爱国心化为他的强国梦。由爱国到救国到强国,最后实现全面的现代化。这是我们读懂张謇、理解张謇的关键。

张謇的爱国情怀强烈、持久并能付诸有效的实践。无论是在南通还是在全国工商实业总长的位置上,他都能将他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这是他远超常人之处。

绝非偶然,虽然这两年张謇才广为人知,我们国家的高层领导却一直知道张謇的价值所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工业时曾说,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不能忘卢作孚。他是从民族资本家爱国的角度讲的这番话。2003年,南通举办张謇150周年诞辰庆典,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张謇画传》上题词: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这两年,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张謇是“爱国主义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着眼点都在张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绝非官话套话,张謇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非凡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楷模。

为什么写《张謇》
PART



01
被低估的张謇

张謇是一个非凡的、被严重低估的伟大人物,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把“张謇”读成西汉时凿通西域的“张骞”。为什么长期以来张謇会变得默默无闻、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呢?

我们要把张謇放回到特定历史条件中去分析。

解放前,张謇在世时,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搞企业做公司做到全国第一,搞城市建设南通被誉为“模范县”,名噪一时,当时外国报刊都有好多报道。但是,很遗憾的是,1922年他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企业突然就垮下来了。首先出事的是他的农垦企业,那是他投资最大的企业,那一年台风吹垮了堤坝,棉花市场低迷,银行逼债,资金链断裂,一下子垮下来;接着影响到他的工厂企业,核心企业大生纱厂也发生危机,再传导到其他中下游企业,只得宣布破产重组,最后被上海几家银行组成的银团接管,一下子就垮了。他的企业垮台后直接影响到他的教育事业和城市建设事业,也只能易手他人。胡适正是看到这一切,才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中国人向来以成败论英雄,张謇热迅速降温,很快被人遗忘,远不如盛宣怀、荣毅仁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1926年张謇去世,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乱世,军阀混战、国共分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根本没有人关心、研究一个过气的企业家,张謇逐渐被埋没在历史的尘烟中。

解放后,虽然毛泽东谈到民族资本家时曾经说“轻工业要感谢张謇”,但是按照阶级斗争理论分析,张謇属于资本家,甚至到上世纪90年代还有人说他是“反动的、没落的资本家”,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关心、研究、宣传张謇。直至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张謇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开始有了一些正面的评价,但远没到位。这时候,张謇研究的开山鼻祖张开沅出版了《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一书,虽然肯定了张謇的一些做法,但对张謇的评价不高,后虽经过多次修改,仍带有僵化的、教条式的意识形态的痕迹。

2001年我在任南通市长时,为了打造濠河风景区,邀请了当时初出茅庐的雕塑家吴为山创作了一组青铜塑像,其中有一尊为《张謇与梅兰芳》,引起轩然大波。反对的人主要有两种人,退休的老干部和文艺家,他们说南通有那么多革命先烈,为什么要为一个资本家和戏子树碑立像?甚至还有人说他们两个有“断臂之恋”。可见直到本世纪初张謇仍然不能得到公正的评价。

近年来,张謇得到了很多正面的评价,逐渐接近他的本来面目。我过去常常对南通的干部讲,张謇是一个富矿,是挖不完的金矿,我们一定要把这个矿挖好。现在张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大力推动了张謇研究的热潮,但还远远不够。




02
对张謇情有独钟

张謇热起来之后,有人说我有“先见之明”,那么早就研究张謇。其实我没有什么先见之明,而真的是对张謇“情有独钟”。我到南通的第一天就对张謇感兴趣,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包永辉(《黑马南通》作者)采访时我曾谈到张謇之于我个人的意义:

1、干事创业的标杆。张謇是一个有理想有实践有成效的“三有人物”,是我在南通干事创业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2、南通发展的杠杆。利用张謇可以撬动南通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要把张謇当年的事业传承好、拓展好。南通被誉为“教育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冠军之乡”、“长寿之乡”等等,这都与张謇分不开。就教育而言,张謇创办了370多所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奠定了南通深厚的教育基础。南通历年来高考成绩都名列全国、全省前列,要感谢张謇。另一方面张謇是南通的精神财富、精神资产,他关于城市建设、全面现代化、政治文明、“近代第一城”的思想,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是南通发展的重要支点。后来南通的城市精神被我概括为八个字“包容汇通、敢为人先”,实际上是总结和继承了张謇发展南通的做法和精神。这八个字大大激发了南通人的干劲,成为了南通近年高速发展的精神支点。

3、读书生涯的撑杆。毋庸置疑,张謇是读书人的榜样。他曾经说过,读书人30岁以前要全力读书,30岁之后要边干事边读书,70岁以后再全力读书。这种说法一直激励着我坚持读书,即使公务再忙也不放弃读书。另外,读张謇还激发、助推了我的学术研究的兴趣,使读书慢慢带有了一些学术研究的意味,由张謇逐渐转向近代史、党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粗浅的成果。

“开路先锋”的现实意义
PART

我这本书写得不伦不类,仍然得到大家的认可,一方面我把自己历年来从政的一些心得体会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张謇作为“开路先锋”的思想、做法在全面推进现代化的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性意义。

1、敢于开路。鲁迅曾经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马克思也极力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胡适说他“独力开辟了无数的新路”,这非常了不起!我们现在的全面现代化建设面临无数的新问题,如果当领导的畏手畏脚、不勇敢创新开路,那现代化之路将会漫长而遥远。

2、善于开路。张謇不是一介勇夫,只会勇往直前,他非常“善于”开路。他会整合资源、他会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他会运筹帷幄,他会协调四方,他会将国外先进的现代化理念和做法有机地嫁接到我们传统的封闭的社会里来,他能将不了解、反对他的民众和官员逐步转化为接受他、理解他、支持他,他还能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地方自治、倡导新风俗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现代化事业,他还善于克服困难、化险为夷、转败为胜,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3、全面开路。张謇在现代化的各个领域(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移风易俗、道德倡导)都有尝试,所以胡适说他“开辟了无数新路”。据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张謇生平展时有一段未见报的讲述,他说,张謇做的那么多事不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全面推进现代化、五大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一体化吗?张謇全面性的开路实践带给我们很多启迪。

4、持续开路。胡适说张謇“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那只是从他创办大生纱厂起算的。其实年轻时张謇返乡读书,就开始“经营乡里”,带领乡人多种经营、兴修水利、创办慈善事业,就开始充当“开路先锋”。到去世前两天,他还在长江边视察水利堤坝河工工程,真可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我们学习张謇的“开路先锋”的精神,要从上述四方面完整地把握“开路先锋”的含义。只有勇往直前、善于协调、不留死角、持之以恒地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国的全面现代化才会早日到来。

最后,我们研究张謇、学习张謇,理解他开路先锋的意义,借鉴他充当开路先锋的经验,就是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把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赵颖:民间基督张謇

说到中国的近现代史,张謇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这只是说明他的重要,今天,我们学习张謇,更多的是因为,他是一个让人高山仰止的人。

回顾张謇的一生,不管是他的从政为国、实业救国还是教育报国,他一生的底色,都是爱国。

作为清末最后一个状元,张謇一生都秉持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并将其付诸实践。

张謇的伟大,在于他的爱国。而他的爱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爱,而是体现在爱民上。

张謇做事的标准就在于是否于国于民有利。也正是因为心底有这样的标准,他才会放弃儒家的正统道路,舍官而经商。在那样的时代,难以想像张謇要克服多大的阻力与诱惑,如果不是内心的坚定,一个状元很难主动从最高一级的“士”走向最低一级的“商”。

张謇在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名字取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张謇想要改变的是民众的生存与生活,创业的艰辛难以想象:最苦的时候,他靠卖字筹措去上海的旅费,与同事“每夕相与徘徊于大马路泥城桥畔,仰天伏地,一筹莫展”。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一路的跌跌撞撞、人情冷暖、世间凉薄,支撑他走下去,还是心底的爱。他有大爱,这份爱给了他巨大的力量,忍别人不能忍,“虽千万人,吾往矣”。

张謇依托实业来实现他的爱国理想,他利用经商所得在南通办慈善与教育,以一已之力改变南通。

而在政治领域,张謇则是一个更有作为、贡献更大的人。李鸿章说清末是“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的历史阶段,一个人影响政局不仅需要能力、胆识、智慧,更要有心系国家的情怀,张謇是这样的人。清末的动乱,历史的不幸,因为他,而减轻了一点点。这一点点,于天下苍生,就是“生”之大德。

历史的烟尘会掩埋一些人、一些事,但世间有情,总会拨开这些尘封的往事,对这位“民间的基督”轻轻叨念:张四先生(张謇)不死就好了……


郑敏:提问题的人

尊敬的罗主席,我是来向你请教一些问题的。

都说张謇了不起,从细节上我们也确实可以感知他的了不起。以1911年为例,从10月10日到11月6日,仅仅27天的时间他就从一个“君主立宪”派领袖变为一个支持共和的积极倡导者。他是如何实现这个转变的?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都说张謇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的“国”是什么内涵呢?孟子曾经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儒家向来又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他的“爱国”是不是应该理解为“爱民、爱社稷、爱天下苍生”呢?

第三,在您的写作过程中有没有看到王国维、辜鸿铭对张謇的评价?清末民初是非常有意思的时代,这些清朝的遗老遗少们对他的评价应该也非常有意思,对我们理解张謇的不同侧面应该有所帮助。

第四,我是一个坚定的“工业党”,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时总股本只有100万银元,到破产时总股本已超过1000多万,负债只有907万,负债率65.7%,负债率很低,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现在很多公司都要破产。中国第一次工业化高潮是1927年—1937年,如果大生纱厂不破产,那会是什么结果呢?甲午战争中国赔款两亿两白银,如果这些赔款留在中国都转化为工业资本,中国的工业又该是什么境况呢?我经常看各种项目可行性报告,我认为,具体的项目、资本要和具体的人相结合,离开人,纯粹的项目可行性报告是不存在的。张謇就是那个点石成金的人。

最后,罗主席作为外来人、“新南通人”,发掘了南通名人,树立了南通自信,塑造了南通精神,南通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如何借鉴南通经验呢?


罗一民回应:张謇如何从“君主立宪”转向支持共和

郑敏会长就像张謇一样好读书、会读书、善思考,提了一堆问题。关于张謇为什么会从“君主立宪”派很快地转向支持共和甚至支持辛亥革命,实际上是有长期思想变化的。作为传统士大夫,张謇的“爱国”是和“忠君”联系在一起的。他一生最看重他参与推动的“君主立宪”运动,认为中国要像英国、日本那样采取“君主立宪”体制才能富国强兵。但随着运动的深入,他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清王朝已经不可救药。最初慈禧太后看到张謇从日本带回的《日本宪政史》等资料,貌似接受了张謇的主张,但由于朝廷拒绝召开国会,张謇发起三次请(愿)运动后,他对清王朝彻底失望了;二是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推动。清王朝在社会压力下开始立宪准备,改革六部制度成立内阁,但最后公布的内阁名单被称为“皇族内阁”,彻底激怒了社会民众,也让中上层阶层包括部分士大夫和官员对清王朝彻底失去了信心,转而关注孙中山的革命行动。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时张謇正好在武汉,在枪炮声中匆匆离开回到南京,他马上联系江苏的官员通报消息,请兵援鄂。后来事态的发展非常出人意料,辛亥革命在湖北并没有引起大范围的动荡,接着东南鼎革也是和平过渡,尤其是上海宣布成立军政府,市面平静,商家正常营业,给改良主义的张謇很大的震动,觉得革命也不是那么可怕。于是他迅速转向支持革命,通知他在南通的哥哥张詧联络士绅成立了南通军政府。实际上,近代君主立宪派与革命派殊途同归,最后联手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近3000年的封建统治。


文玲:三重角色的张謇

张謇一生的矛盾,是经济人、士大夫、政治家三重角色在那个时代的冲突。作为经济人,要求给股东回报,但士大夫的理想、政治家的追求让张謇把挣到的钱用于投资没有回报的公共事业,或者长期回报风险很大的农垦业,甚至捐助革命。当遇到风吹草动资本不再支持时,企业破产,晚年落魄。张謇的一生让我充满好奇,很想从经济上研究张謇的企业,导致企业破产的原因不是负债率而是资金周转,研究张謇的投资路线图和办企业的资金周转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很好的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经济史的案例。

另外,“国”是什么?郑敏的问题提得好,赵博的回答也很好,是社稷、民众、天下。在这方面,显示出了张謇作为读书人和纯商人的不同。比如胡雪岩,胡雪岩30岁的时候张謇出生,张謇33岁时候胡雪岩去世。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人,胡雪岩做事圆润机巧、如鱼得水,张謇怀揣家国情怀,这是他士大夫身份决定的。我一直觉得南通这个城市很奇特,这是张謇一个人对一个城市的深远影响和带动,张謇不应被埋没,感谢罗书记执政一方挖掘出这样一个伟人,挖掘出一个读书人做事的价值和意义。读不读书做事不同,希望我们的读书会多读书影响我们去做事。


孙瑜:“勇、智、才、德”识张謇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张謇——一个不太为人所识的伟大人物。对于张謇,我归纳为“勇、智、才、德”四点:作为天子门生的科举状元,他突破传统士大夫身份羁绊,投身商海,实业救国,体现出来的是“勇”;在1895—1915年间,他斡旋于朝野和各个政治集团,融入当时影响中国国运的诸件大事并发挥重要作用,体现出来的是“智”;立足南通,他以博学通达的学识视野,以独特的才能和方式,打造了近代中国首座具有现代理念的城市,体现出来的是“才”;在成就大业造福一方过程中,始终守正笃实,体现出来的是“德”。

作者罗一民先生作为曾经的南通市长、市委书记,本书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其对张謇的深深景仰。在南通城市治理这件事上,他俩是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过的前辈后辈,一个是创始开拓、石破天惊,一个是与时俱进、重续辉煌。在另一本书《一念桃花源》中,我们感受过苏东坡和陶渊明的隔空共鸣,罗一民和张謇在南通治理的追求上,与其神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概括起来,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 、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主体数量。张謇被总书记赞誉为民营企业的先贤和楷模,这是对张謇之于当下时代发展价值的重新定义,意义深远。

时代呼唤企业家,呼唤企业家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张维迎教授有个定义:一是以企业为安身立命的目的而不是手段,通过工商业为社会提供价值的人;二是在创造可变价值过程中不断寻求不变价值的人;三是在有限的人生中寻求无限意义的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根在哪里?不在胡雪岩等人,他们不过是流通领域的旧式商人,懂得市场和资本,但不懂得工业和产品;不在张之洞盛宣怀等人,他们是旧式官员,做企业是政绩,并非安身立命之本。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根正是在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卢作孚这些人身上,他们白手起家,全身心投入,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时代,以实业报国,点燃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一丝微光。后世不忘,精神永恒!


章一鸣:一分为二看张謇

一、1989年我考入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当时丁薛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读在职硕士研究生,我们就经常听丁薛祥提到张蹇,对张蹇赞誉有加,是中国企业家的标杆。

二、对张謇,我认为也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他最核心的成功之处、值得现代民营企业家学习的在于他的利他精神,而不是像某些著名企业家以利己为出发点。而他的教训则是犯了很多民营企业家都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过度多元化和不注重现金流,最后导致公司被清盘。 

三、海南自贸港建设最需要向张謇学习的是他“敢于开路”的精神。海南当务之急是急需一批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领导干部。


滕勇:时势造英雄

罗主席是我一直很尊敬、亲近又钦佩的领导干部(不是因为他的职位,比他职位高的许多人我也不钦佩),在不同的岗位都有建树,尤其是他在南通主政的十余年,为南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南通GDP超万亿名列江苏第四,超过苏南的很多城市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他退下来以后,又潜心研究张謇,出书立传,令人佩服!

张謇出生于1853年,正是中国面临“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国家积弱积贫、战乱频仍、灾难深重,有识之士皆奋起救国,张謇走的是一条君主立宪、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是当时了不起的人物!

我是江苏连云港人,与张謇同时代的连云港(那时称海州)也出了不少人物,与张謇有交集的有两个,一个是沈云沛,与张謇是同科进士,后来做到邮传部署理尚书(代理部长),陇海线起始连云港与他有很大的关系。1895年甲午海战战败后,他回到海州办团练,曾专门赴海门向张謇请教,回乡后大办实业和教育,海州师范、海州中学的前身皆为沈云沛所创。一个是许鼎霖,曾任浙江洋务局总办、国家资政院总裁,是大生纱厂的股东。他们观念相近,往来密切,被誉为“江北三杰”。1905年,张謇应二人之邀赴海州视察,当时沈创办的云台茶叶树艺公司请了一个湖南人负责种茶叶,方法不当,张謇及时予以指导,留下了一段佳话。所以那个时代风云际会,时势造英雄,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张謇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张謇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仅举一列,费孝通的名字里有一个“通”字,就是为纪念他爷爷曾在南通师范当老师而取的(罗一民插话:王国维也曾到南通师范当过国文教师)。南通应该庆幸近代有张謇、当代有罗一民,为南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通的发展将来前途无量。


蔡玉洗:一个心中有爱有光的人

刚才听了罗一民先生关于他写作《张謇》的心路历程和大家对这本书的分享意见,我受到不少启发。近一年来,去世近一百年的张謇先生忽然热起来,变成了党政官员和企业家热议的话题。这当然与总书记到南通视察、号召当代企业家要学习张謇爱国主义精神有关。但我们也要看到张謇这个人的自身价值,他与一般人不一样,他是一个心中有爱有光的人。

罗主席主政南通是十多年前的事,那时提学习张謇还是有风险的。但罗主席有眼光和胆量,自觉地把张謇先生作为一个在南通近代化过程中做出决定性贡献的先贤来学习,这确实不简单、不容易。我给大家通报一个信息,江苏最近成立了省级张謇研究会,罗主席出任名誉理事长。该研究会早在总书记视察南通之前就已经筹划,集中了江苏高校、政界一大批研究张謇的专业人士,力量雄厚,相信很快会出一批成果。

张謇作为清朝的末代状元,他对清王朝是怀有一份感恩之情的,所以他从君主立宪派转向革命派显得尤为不易。他的转变根本在于他强烈的爱国爱民之心,就像《圣经》上说的: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张謇是一个心中有爱有光的人!他是一个通达之人,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要富强起来,就必须走西方科技进步、民主法治的道路。像邓小平说的那样,所有和美国交朋友的国家都富起来了。一个国家、地区的富裕必须要有像张謇那样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家,我们必须给企业家必要的尊重和保护。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不是那么理想,与这些年海南缺乏杰出的企业和企业家分不开。


马良(学术点评):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我特别喜欢主持人给我安排的“点评”这样一个角色。今天罗一民点评了张謇,大家点评了罗一民这本书,我最后做的是点评的“点评”。

罗一民的这本书带领我们走近了张謇,大家对张謇感兴趣,是因为张謇背后那个更大的世界,那就是“中国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历史波澜壮阔,曾经有过多次历史变革的关键期。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和许多明君贤相名将,奠定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基础。另一次就是清末民初,像李鸿章讲的那样是“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一下子面对了整个世界,成为了世界的中国。那时候许多人做出了多种选择,张謇相对来说给出了一个正确的答案,那就是“全面现代化”,这也是作者念兹在兹的写作初心。中国现在又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读张謇的现实意义也在于此。

30年前,经济大潮风起云涌,大家都热衷于读两部书:《曾国藩》和《胡雪岩》,我在想,那时要有一部《张謇》流行,会怎样?曾国藩总体来说是政治学问中人,他所处的时期,中国还没完全进入“现代化”的挑战进程,而作为红顶商人无论是胡雪岩还是盛宣怀,其志向、胸怀、格局与张謇不能相提并论。张謇始终保持了他的士大夫情怀,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商之大者亦复如是。那些学胡雪岩的企业家的下场大部分我们都看到了!

胡适讲张謇是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着眼点或在于张謇最后的事业落败,刚才有人说他的失败是“产业盲目多元化”带来的,对此我不认同。不能拿张謇旳大抱负和今天那些富豪的“多元经营”相比,张謇对于文化、教育、医疗等其实也不简单是情怀,他也是兼具事业、产业总体构想的。实际上,当时世界上后起的日本德国等,随着“全面现代化”的步伐,这些产业也随之全面升级(当然,他们因为时处“帝国主义”范型,崇尚弱肉强食丛林哲学,嫉恨老牌帝国主义已瓜分世界,也滑向了军国主义)。张謇最后的事业衰退有“时也命也”的成分,当时中国的大形势对其支撑也很不够。但如果从文化思想的高度来说,我觉得可以去掉“失败”两个字,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了不起的英雄”。张謇的认识高度,其实今天还没有完全超越。我们还处在他的“范型”中 。

当然,认识张謇我们要还原时代环境和背景,才能完整地理解他。从这个角度,这本书还略显单薄。张謇打造了南通“近代第一城”,他的事业主要在南通又不局限于南通,他是要借南通的实验打造他心中的“理想国”。这是他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的主要志向和抱负,也是作为政治家的罗一民与他隔代心心相通、惺惺相惜的地方。张謇的超越性还在于面临“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他身体力行给出了“全面现代化”的解决方案,在海南建设自贸港的今天,我们读张謇,深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需要给出海南立场、海南方案。我们觉得在自贸港时代的海南,“全面现代化”依旧有引领作用,100年前,张謇如斯打造南通,20年前,罗一民如斯盘活南通。这些都有启示意义。

我们知道,近些年有两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和《觉醒年代》很火。张謇这个人物丰富的思想性、文化性、社会性和那个时代的复杂多变,具备了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或者电视连续剧的所有要素,随着对张謇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会有更多的文艺形式和作品来表现张謇丰富精彩的一生。

主持人(结束语)

很久以来张謇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是罗一民发现、发掘了张謇,打通了南通近代与当代的精神脉络,总结出南通精神,激励南通快速发展迈进了GDP“万亿俱乐部”。在海南全面建设自贸港的当下,我们学习张謇,除了学习他精忠报国、戮力前行的精神,更要学习罗一民的做法,在海南本土的前贤和乡贤中挖掘、总结出海南气质和海南精神,走出独具特色的海南道路。


《开路先锋:张謇》作者签名本入藏美兰区图书馆,王晓燕馆长向罗一民赠送馆藏《海南八音》精装书一本以资纪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