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第37期《复旦人》杂志向你飞奔而来!

2022-03-03|总会新闻

封面题字/篆刻:李岚清

英文翻译:陆谷孙

本期封面:1982年,苏步青校长在玖园接待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校友会

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


关于《复旦人》

我想对你说


创刊12年的《复旦人》记录着一代代复旦人的青春记忆,承载着对母校对师友同窗的深情。


伴随着新学期开始,第37期《复旦人》如约而至,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卷首语

-陈思和-

《复旦人》编委会主任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复旦大学第九宿舍,是我很熟悉的地方。我的导师贾植芳先生晚年就在那里渡过。那时候,我每隔几天都会过去请安、聊天、汇报工作,贾府永远是高朋满座,笑声朗朗,多少宾客进进出出,无论鸿儒还是白丁。小区环境静谧,绿荫铺道,夏日听蝉,秋夜闻虫,一派洞天福地好风光。陪同导师在小区里散步,常常是我大饱眼福的时光,一路上,不时会有高人驻足,雅士寒暄,周同庆、胡曲园、谭其骧、谷超豪、陆谷孙等教授名流,我都是在这个小区里得以瞻仰。居住在这里的,还有许多老先生,虽无缘识荆,但大名如雷贯耳。我很早就知道,第九宿舍的曲径通幽处,耸立着望老、苏老、以及陈建功/谈家桢两位先生前后居住过的三幢小楼。本期读史老张的《国福路的个性》一文转载及时,让广大校友了解到这条隐秘的小路边,隐含了卧虎藏龙的大叙事。


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的落成,不单单是为了恢复三幢老建筑的历史风貌,这三幢小楼凝聚了复旦大学在1949年以后新生、发展、腾飞的重要历史过程。复旦大学在近代史上曾经是中国第一家民间私立大学,与京师大学堂背景下的北大、留美预备学校背景下的清华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它靠着侨商募捐,民间众筹,集腋成裘;靠着马相伯、李登辉两代校长毁家兴学的高贵精神和人格魅力,几经浮沉,艰难玉成。1949年,李登辉的学生、时任复旦校长的章益教授把大学完璧交给新中国,复旦大学从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本期所载《简公堂》《未曾远离》等文章都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阐述了复旦的草根历史。1952年院系调整,复旦大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说是脱胎换骨也不过分。一大批顶尖学者调入复旦各个学科,风云际会,精英荟萃,复旦迅速走向全国前列。国福路上三幢小楼四家主人,有三位都是从浙江大学调入复旦的,陈建功、苏步青两位数学大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者谈家桢教授,相继开创了复旦大学数学和遗传学的辉煌事业。从四面八方汇集复旦共襄盛举的学者名流还有许多许多,这三幢地标性建筑见证了历史: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为当时的复旦大学带来了关键性的提升,也为未来的复旦大学发展铺开了辉煌远景。陈望道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复旦大学校长,他以真理传播者的崇高学术地位保护了这所学校安全穿越疾风暴雨;1977年,又是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上,苏步青接任校长,在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道路上又把复旦推向了新的时代前沿。陈建功教授后来调回杭州大学担任副校长,而那幢65号小楼的新主人谈家桢教授,也曾经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以他德高望重的学术地位和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深远地影响着复旦大学的未来道路。


三幢小楼见证了一个时代。同样,一代复旦学子也用步履与青春践行着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使命。本期开卷主打《悠悠岁月难忘母校》,介绍复旦大学物理系66届同学离开母校后在各行各业的奋斗历程。他们是这样一代人:1949年进入小学,1961年考进复旦大学,1966年大学毕业,他们是新中国成立后不间断接受完整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第一代人,也是完整地接受理想主义教育的一代人,他们走出复旦大学校门,在时代的疾风暴雨里锤炼自己人生,无论从事科研、教育、航天、互联网……都携带了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底色。理想主义的精神力量,也见证了复旦大学在新生、发展、腾飞的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能量。


时代还在进步,复旦也在发展,一代又一代复旦人的传承、努力、奋进的故事,都载入了本期《复旦人》。——这是我读完本期样刊的最深印象。


欢迎识别上方“二维码”

下载第37期《复旦人》电子版



欢迎捐赠

《复旦人》发展基金

为加强并增进母校与广大海内外校友的联络与沟通,展示校友风采,传承复旦精神,汇聚力量,支持母校建设和发展。自2009年起,复旦大学校友会与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创办了面向全体校友、师生及各界友人校友刊物《复旦人》。


为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准,扩大赠阅量及出版发行《复旦人》衍生的系列丛书,特设《复旦人》发展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专业化采编、队伍培养、扩大赠阅范围、出版《复旦人》丛书等事项。


捐赠《复旦人》发展基金100元起,赠阅全年《复旦人》刊物。

捐赠者姓名将登在《复旦人》杂志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