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航空航天系本科兰瑾:价值源于需求,自由需以践悟
走访同学:21级基础医学院本科生陈雪婷
兰瑾: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毕业后从事商业地产行业工作。现在担任一商业地产企业管理层。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开学典礼上,台风刮若锣,骤雨落犹鼓。这首歌曲从此“羁绊”于学姐,引发学姐对“思想自由”的探索与实践。
求学期间,学姐受多位老师的教导与影响,其中对谢锡麟老师尤为印象深刻。讲台上的谢锡麟老师永远神采奕奕;让讲台前的学姐感受到谢老师对数学的深沉热爱,也开启了学姐思考与探索自己终生热爱的旅程。
大三以来,学姐尝试了多份实习工作。学姐曾担任财务助理,深感数字表单的枯燥乏味。学姐也曾参与购物中心开业的营销策划,充分感受其间乐趣:设计活动环节、导入稀缺资源、联络多方人群,最终让一所商场成功开业运转并逐步拓宽影响力。这样的新鲜感与成就感推动着学姐毕业后继续留在商业地产行业。
复旦给学姐带来的还有广阔视野。复旦是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优秀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让我们奉行勤能补拙的信念。四年的专业沉潜给学姐留下的数字敏感度和思维逻辑性,也成为了学姐后发的职场竞争优势。
谈及校园遗憾,学姐坦言若有重来的机会,自己当把握学习建模、参与辩论与思考哲学的机会。学姐以为,对自己当前的工作而言,数学模型可以实现对许多商业行为的抽象化,辩论所涉及的思辨力与表达力在职场中也尤为重要。此外,学姐认为哲学是关乎人生的学问,其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学姐说人生三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大学是完成“见自己”,即明白个人理想的绝佳时机,这将连通校园与社会,帮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学姐曾对哲学有所误解,错过了复旦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毕业多年后听王德峰老师的网课方深受触动与启发。
然而,人生最优解永远是悦纳自我、直面当下。学姐坦言自己初入职场时经历过很长的适应期,她发现自己在沟通协调和表达交际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与同事有着很大的差距,也曾因职场PUA引发价值观崩塌的危机。这一切使学姐开始怀疑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正相关性。在倍感彷徨中,学姐开启了自救之旅——查询相关资料,咨询专业机构。终于,学姐在持续性的自我觉察中达成了更稳定的心态,实现了谷底反弹。现如今,作为管理者,学姐不仅关注自我觉察,更将自己的心理能量与情绪价值传播给团队。
对哲学领域的涉猎也使学姐对“思想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姐发现所谓“思想自由”,实质是“知行合一”,在对自身与环境间矛盾的调和中,把所思所想化作所言所行。
学姐满意于当今职业状态,更兴奋于未来行业发展。学姐珍惜每一份职业经历,为日益接近行业本质而兴奋不已,希望运营好项目,“去看看线下商业在电商冲击下还能爆发出什么样的活力”!
对于母校,学姐建议有二。其一,办学如做品牌,都当明确价值定位,这有利于在共识中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其二,当把哲学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推广给更多的学子。
学姐期望学弟学妹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便是要关注社会需求,创造个人的社会价值。同时,我们也要脚踏实地地修炼四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合理借力的巧劲、吃苦耐劳的韧劲与持续优化的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