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数学王博 :追从心迹,寻梦感觉

2019-05-14|校友走访

王博 :追从心迹,寻梦感觉

/范泽慧

眼前的王博学长自信满满,浑身散发着青年才俊的人格魅力,而进行了深入的谈话后,我们又发现他身上优秀的品格实在太多,坚毅、聪颖、和谦逊等等。短短几十分钟,他和我们分享了毕业这十年他真实的寻梦故事,都是满满的收获


  

我有一个梦想是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王博小的时候,数学的天分就已经显现,而他自身也对数学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说之所以选择数学作为他的专业是因为他小的时候有这样的梦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然后去美国读经济学,言语中之透露着青年人独有的挥斥方遒的气魄,当然,也带有一丝羞涩。高考选填志愿时,来自西安的他十份渴求看看南方的世界,于是他带着儿时的情怀踏入了复旦这片滋补他梦想的土地。

读了大学后,他并不只是拘泥于学术研究,兴趣广泛的他生活愈发绚烂多彩,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做电台节目、主持各项活动、实习等等,这样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意识到可能对于数学的并不同于之前,他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面临着毕业季,他走上了创业这条路,离不开的是父母悉心的呵护与无条件的支持,再加上之前有着相关经历以及良好的人脉关系,公司发展前景良好。

  

这是我儿时的情结 我要完成这个使命

而在2012年,他又做出了一项重大选择——考研。对于这项选择,他给出的答案是:儿时情结。他的名字中是,小时候长辈问他:长大了想干嘛呀?他会毫不犹豫地说:读博士,即使那时候的他还不清楚博士的概念是什么。于是在工作了几年后,王博带着这样神圣的使命感选择去考研,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成功。

在读硕士期间,王博的工作相对较为轻松,因而他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每节课,他都早早来到教室,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上仔细听讲。努力加上天分,读研期间的他每门课都保持着第一的优秀成绩,因此他顺利申请到了博士生。在读博的阶段,他找到了学业与事业的共通点,多年工作的积淀为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亲身的实践使他对市场领域有着更为深刻的见解,为他的博士论文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感性与理性的相互交织为他的今天提供了精神支撑。

在硕士和博士阶段,王博与自己的导师一直处于亦师亦友的状态,除了学习以外的沟通,他也会和导师分享他的工作经验,相应的,导师会给他许多工作上的指导。而在读博的这几年,他作为一个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去亲身参与到实践,成为了导师得力的助手。虽然交流不多,但却都全身心投入到学术中,达到最后良好的结果。

  

工作,是因为热爱”

王博对于自己的定位一直很明确,他的理想,是成为行业专家。敏而好学的他依然坚持学习以熟悉相关领域,将自己二十多年的所学运用到事业中。本科毕业走出校园,在创业过程中发现自己专业领域知识的不足,便毅然回归校园继续深造。在硕博连读期间,也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事业,并且事业上的追求使他学习更加有动力,少了一份书海中的迷茫,多了一份求解知识的坚定。而现在,当自己工作内容涉及到他不熟悉的航空航天领域时,他又选择了去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事业和学业相铺相成,他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跟着自己的内心走,让自己的心情感到愉悦和满足。当机会来临时,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抓住,把握机遇,种种原因推着他成就了如今更加优秀的自己。

王博形容当初创业的自己是破碎的,那时的他没有学业,没有工作,事业也只是刚刚起步,是真正的低谷期。他放弃了曾经令他引以为傲的东西,选择忽略别人的非议,而是用十足的真诚和高效的专业打动客户。而如今的他正在上海交大攻读博士后,他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找到了对梦想的热忱,在追梦的路上一往直前,披荆斩棘。

  

给自己十足的可能性,活在当下

时光飞逝,匆匆十年。这十年,是王博一直探索自己内心的十年,确定自己人生路的十年。毕业了十年的王博学长,给了作为晚辈的我们最后的寄语:一定要给予自己充分的可能性,去尝试,去经历,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享受当下的每一天,吸取经验。我想,这也是一直支撑他追求梦想的人生信条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