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级中文系方婷:先做人再做事

2019-05-27|校友走访

95级中文系方婷:先做人再做事

  

访谈对象:方婷 95级中文系上海广播电视台法制栏目主编

  

学生记者:16级中文系皮明星

  

复旦七年,梦想启航

方婷校友于1995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就读本科,本科毕业时经过面试推免直升硕士,前后共在复旦学习了七年。据她自己回忆,选择复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狮城舌战》这本书。高二时接触到这本书以后,她萌生了对复旦大师们的钦羡和向往之意。性格外向,能说会道的她,自小就将从事媒体工作视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本科三年级时,系里要求实习,方婷校友便经一位老师介绍,来到了上海英语频道ICS实习,得以有机会同来自上海其他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们共事。工作上,她一直都非常积极,主动向台里的老师和同事们请教,自己的能力也有了小小的提升,从事这一行业给她带来的快乐和满足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研究生三年期间,因为忙于各种学术论文,她暂时搁置了自己的这份工作。研究生毕业以后,在工作和读博二者之间,她果断选择了进入电视台工作。通过一系列的面试准备,最终于2002年顺利进入了上海广播电视台,从那时开始一直呆到现在,她的工作岗位也从一名一线记者的采访转到了目前的法制栏目主编。

  

世界永远是新的——新闻行业最大的诱惑

当被问及自己所处行业的特点时,方婷校友毫不犹豫地说道,新闻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记者能够进入很多别人无权进入的地方,这是社会赋予这个职业的权力。记者也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不像很多单调的职业每天接触的都是一样的角色。换言之,在一个记者的生活里,世界的每一天都可以是新的。记者的工作时间也是具有弹性的,早上如果有新闻直播的话很早就要开始工作,而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不去单位也可以,电视台是以你做出的片子的数量和质量来考核你。因此工作中加班是难免的,他们经常没有双休日,而且往往越是假期越忙,但是这种弹性工作时间所带来的自由度,却是其他很多职业都不具备的,这也是这个行业的诱惑所在。

  

  

受众需要高质量的片子——专业、权威、可信

被问及工作中是否存在什么困难时,方婷校友坦言自己刚从一个职业“瓶颈期”中走出,而这种瓶颈期往往会出现在每一份职业中。进一步对于这一“瓶颈期”进行解释时,她说道,任何一个行业做久了,你都会从中发现一些套路,遂而产生一种倦怠感,觉得自己得不到提升。而且,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兼顾职业和家庭,也曾给她带来过一些难题。身为一个奔波于一线的记者,要做到同时平衡事业和家庭,这其实是很困难的。但她还是选择了将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得更好。在她看来,任何国家、任何时期,媒体都是不可或缺的,媒体是社会的“啄木鸟”,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必须有第三方眼睛来审视和报导很多事情,要不然公众根本不会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近几年来网络自媒体越来越流行,对电视台的收视率构成了一定的挑战,电视台甚至因此有点小亏损,社会也正处在机构媒体和自媒体的混战之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的确可以从腾讯、今日头条、抖音等各种平台上看到新闻,但是稍稍有水平的受众还是会想要看到更专业、权威、可信的新闻。而这些高质量的片子,只有专业机构才能够生产出来。机构媒体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坏,这取决于媒体本身能够做到多专业。处于职业“瓶颈期”时,方婷校友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对于每个片子的选题、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等一些细节都严格把控,力求为观众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片子。经过了这一过程,她感觉自己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仅提升了对自己职业的认识,也重新提高了自己的职业水平。她会一直守在这份自己所热爱的岗位上,细心钻研每一个细节,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先做人再做事

勤奋、努力、靠谱,先做人再做事,这是方婷校友对我们大学生的建议。她说,想要在任何行业站稳脚跟,你的靠谱程度比一切都重要。身为记者,他们一要“百搭”,即各方面都要有所涉猎,二要具有亲和力,能够顺利与人沟通,说服别人接受你采访。并不是名校毕业生的工作就一定能做得比那些二三流学校毕业的学生好,进入单位之后学习到的一些基本技能往往是你在学校课堂上学不到的。大学教给你的是一种辨别信息、分析调查、研究的能力,而你的工作技能,则要来源于你在工作上一点一滴的扎实积累。最后,方婷校友也说道,任何你喜欢的职业都具有为你带来快乐和满足的能力,但同时它一定也存在着你不喜欢的方面,但是只要真心热爱这个领域,并为此而努力付出,相信那些你不能接受的方面,最后也能够为你所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