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级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本科李超杰:克服困难 奋勇前行
文章来源:2023年复旦大学校友返校日校友面对面活动
走访同学:20级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黄旭
校友简介:李超杰学长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目前担任上海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借助校庆日“本科生与校友面对面活动”,自己很荣幸能走访学长,交流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感悟,学习前辈的经验。
学长对复旦最深的印象就是自由的氛围,但是也有学习和实践要求的约束。在复旦环境系的培养下,学长最大的收获在于性格的磨砺、品性的修养和习惯的养成,强烈的责任心、守时的习惯和性格、及时交流和不甩锅的性格,都有助于学长日后的工作发展和个人成长。
学长目前从事企业大气环境治理咨询和环境评价方面的工作,与本科所学专业关联性很大。对于跨专业跨领域就业,学长觉得各有利弊,好处在于可以开拓视野,接触新事物新知识,坏处是刚工作时会比较陌生,需要学习和锻炼以后才能熟悉。
在工作中学长也遇到过困难,其一是不了解做事的目的和作用,导致一开始会觉得做的事没有意义,感到厌烦,缺少动力。学长刚入职时接到过一项上级指派的任务——制作PPT,而且每天都要修改,连续一周,一周内只做这一件事。学长觉得很纳闷,为什么要重复做同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一开始也有迷茫,但一周后当学长完成PPT,项目负责人使用他做的PPT向客户介绍时,他才明白好的PPT的重要性。好的PPT不仅能简洁的表达核心思想,而且在演讲人演讲时能很好的契合演讲人的思路呈现合适的内容,使观众能很快的接受演讲人的思路,对于项目的成功作用巨大。“小事不小”大概就是学长对这件事的总结和体会。其二是在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如何带好刚入职的新人。如何把工作要求告诉新人,曾困扰学长一段时间,后来他认识到需要换位思考,站在新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难处,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团队。
学长觉得在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大环境下,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毕业生的性格是否靠谱,是否能有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以及能否清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些能力和品质都是需要同学们在大学阶段通过各类课程,课外实践,社团活动,实习等途径来获得的。
在工作中,学长始终保持着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接触新事物,开阔自己的眼界,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由于工作压力中等,工作时间灵活,学长能很好的平衡工作与生活,通过提高效率来减少工作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陪伴家人上。学长提到,工作永远不能成为人生的全部,一定要把部分时间用于生活,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工作,尽量减少干扰,在生活中要忘掉工作上的琐事,好好生活。
回首往事,学长觉得本科阶段最遗憾的是大学生活平淡了一些,没有特别难忘的经历,没有利用好寒暑假做有意义的事。对于学弟学妹,学长的建议是在学校里以及工作后要遵循自己的兴趣和想法,不必完全参照身边人的想法,毕竟人生不应设限,走自己的路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