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风口 实现职业转型
——专访复旦物理系校友褚明
校友:09物理(硕博连读) 褚明采访人:18新闻学院研一 吕志杰
2019年5月26日,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我打着伞匆匆赶往校园里的咖啡店,为即将访谈的学长准备茶水,期待与学长顺利会面。最终,我们在复宣酒店大厅见面,开始了此次访谈。
此次访谈的校友名叫褚明,是2015年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的。褚明学长硕、博全部在复旦就读,是一位“地道”的复旦人。在校期间,曾有创业经历,在毕业后,先自行创业,后加入拓链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区块链项目运营工作。创业、转行、追逐时代的风口是他最鲜明的特色。
在校创业 良好地平衡学业事业
褚明学长回忆在校经历时,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努力地平衡好学业和事业的两端。在校期间,褚明学长不仅面临着颇有挑战的物理学习和繁重的实验任务,还休学一年进行创业,从事旅游行业。为了平衡两者的矛盾,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褚明学长寻找到了解决之道。书中的“要事第一”原则令学长最为受用,该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将事情放在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的两个维度之中,任何事情终会落在“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且紧急”、“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四个象限之中,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日常事务,即:不做和少做“不重要且不紧急”、“不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重点关注“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在闲暇时,关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因为此类事项多是能力培养的事项,需要放在长远的时间跨度中来完成。这便是学长处理各类纷繁复杂事务的方法论。
勇敢转行 巧妙地把握时代风口
褚明学长在2015年毕业后,从事了两年的实体娱乐行业,在为期两年的创业经历中,不断观察当下社会发展的热点,凭借多年来在物理学习中形成的科研思维,洞察到了“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光明前景。于是在2017年年底,加入了拓链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与区块链研究的相关工作。
谈到转行动机时,褚明学长笑着说:“我的这个动机可能有些人听来觉得有些玄,但是我确实是这样想的。我当时在转行时,就想着一定要追赶上时代的浪潮,我们都错过了“互联网”浪潮,经过我的深思熟虑,区块链技术应该就是下一个全新的技术浪潮。”褚明学长为顺利完成职业的转型,他积极调整自己曾经创业时的身份定位,踊跃参与公司的各项工作,让自己尽快地熟悉业务,顺利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从凝聚态物理研究(OLED)到区块链技术,从物理学科到前沿计算机领域,从需要综合能力的个体创业者到深耕相关领域的合格员工,褚明学长的每一步都迈得坚定有力。时代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正需要这样的勇士。
技术中立 正确运用区块链技术
目前,区块链技术正处于时代的风口之上,人们对此有褒有贬。褚明学长认为:区块链技术本就中立,在于使用技术的人们。例如:利用比特币非法集资的行为,就是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们,假借“区块链”、“比特币”等概念,欺骗公民的合法财产,而区块链技术因其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以应用于跨境支付、信用凭证、公证、版权保护等领域。而规避技术的非法使用,需要国家制定强而有力的法律和公民内心的道德约束。同时,褚明学长还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已发布了区块链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提供极为优厚的资金、物质补贴。可见,利国利民的区块链运用将会大力发展,而投机违法的区块链运用将会寸步难行。
结语:
褚明学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到母校参加此次“2019复旦大学校友返校活动”,正恰逢复旦大学建校114周年前夕,回忆往昔的在校时光,感念“复旦”给自己精神层面的影响,使自己树立了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