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法学院本硕江国强:复旦生涯打造人生定力与动力源泉

2023-05-29|校友走访


09级法学院本硕江国强:复旦生涯打造人生定力与动力源泉

文章来源:2023年复旦大学校友返校日校友面对面活动

走访同学:2021级法学院本科解美云


江国强校友2009年就读于复旦法学院,毕业之后继续在复旦读研,同时担任13级本科生的辅导员,研究生读的是宪法与行政法,现在从事律师工作,业务方向以争议解决为主。


一、梦之所向,旦复旦兮

对于江国强来说,当时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主要感觉自己的分数线可以试一试报考复旦,文科里面复旦招生的属法学最不排斥,所以就报考了复旦法学,并且很幸运来到了复旦。来到法学院之后,发现法学确实也挺有意思。他认为法律相对比较适合保守的人,自己便是这样的人。除此之外,他说法律是弱者对抗强者的工具之一,在学校里更多是学习个人面对公权力时法律的作用,但做了律师之后,感觉在商事领域,即平等的民事主体领域,对于实力较弱的主体,法律也是一层保护。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民事主体之间的平等性也会受到对社会资源的掌握程度影响;如果大家在商业交往中只看谁掌握的社会资源多,而不是按照法律需要怎么样,交易成本就会很高,所以哪怕是对于掌握优势资源的主体来说,法律也有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但是他也认为,如果法律过度精细化,完全比拼哪一方可以在聘请律师上投入多少资源,而不是是否真的在事情本身上“占理”,确实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在复旦法学院的学习生活中,也遇到了许多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比如潘老师是很有魅力的老师,他也是江国强研究生的导师。郭建老师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的话也让他印象深刻。具体的原话已经不记得了,大意是说一般的印象中,好像多学知识都是可以转化为赚钱的生产力的,但其实有时候并非如此,有时候知识反而是成本很高的消费品。一个人如果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花时间去研究,这些研究不一定能转化成生产力,而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反而会增加提高自己“生产力”的机会成本。反过来说,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知识可能是一种奢侈品。但是,这也可能恰恰是知识的魅力所在,可以让人沉浸在其中,这一点在工作后感受更加深刻。


他觉得复旦的学习对自己的人生很重要,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底色的形成主要是在大学,在工作之后也会不断完善,但大学是基础。有时可能给人提供一种追逐自己人生道路的定力,对他而言,复旦的帮助和启发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在复旦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受到他们的激发,有更多追求卓越的自觉,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是复旦的环境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因为自己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优秀,但同时看到优秀的人并不都是高高在上的,似乎也是凡人,所以在这些优秀的人中间,反而没有那么自卑,拥有了更多自信;三是思维方式和眼界,复旦开阔了他的眼界,懂得包容的重要性,不局限于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学习精神也很重要。


二、走出校园,奔赴山海

江国强在读研究生期间同时兼职做辅导员,比较繁忙,没有太多实习,主要是金杜和汉盛的实习。在经验方面,他说,复旦的学生很聪明,他的建议主要是以下几点:首先是保持谦卑的心态,做好基础工作;其次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当带教律师给自己布置一个任务,需要思考如果自己是带教律师,希望自己做成什么样,如果自己是带教律师,实习生做成什么样自己才会满意,甚至会感到惊喜。工作之余,要不断观察身边的律师、观察他们的风格、做事的方法,并且去思考这样是不是对的,是不是高效的;同时也要有服务意识;最后是不能把自己完全埋在琐碎的工作中,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目标感。


而对于职业选择,他一直认为人的选择往往是在当下的时间节点综合自己的选项和需求进行选择,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就比较清晰。他自己在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选择就业,都没有太多的纠结。当然,他认为做出的选择不是一步到底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个人的选择可能会动态变化。做选择也有运气的成分,比如报考专业时并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喜欢法律,但学法学之后觉得还比较有趣,选择做律师也是如此。


在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很多,灰心难受的时刻也会有,但更宏观的感受是,即便是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哪怕一方掌握很多资源,也需要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职业的荣誉感便来源于此,灰心时刻的微光与信念也来源于此。


三、所学所知,皆成性格

律所喜欢交叉学科的人才,但他认为这是相对而言,如果某个方面做的很好,辅以其他的学科背景当然是更好的,不需要把它标签化。


四、回首过去,寄语后辈

江国强回望自己的大学生活,对学弟学妹寄语:工作之后没有太多时间读大部头的书,尤其是前后论证严密、对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的书,大学是阅读这些书籍最好的一段时光。建议不用太着急刻意去探求太多职场技巧,职业是一场长跑,相对于提前出发来说,持久力和耐力更为重要。大学校园中,各种因缘际会积累下来的某种对人对事对物如何理解的内核,能够让自己在未来的职场中,感到疲惫时发掘动力,感到沮丧时发掘希望,感到灰心时发掘信心,感到抑郁时发掘快乐。祝愿学弟学妹们在复旦的学习生活,都可以收获一颗富饶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内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