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管院寿轶玮:权衡处处有,选择无对错

2019-05-30|校友走访

访05级管理学院校友寿轶玮:权衡处处有,选择无对错

访谈对象:寿轶玮 05级管理学院 GE医疗集团 生命科学中国事业部 商务财务总监

学生记者17级生科刘阳

 

 

缘起

寿轶玮校友于2005年就读于复旦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谈到专业选择上面,寿轶玮校友说:“其实是随缘的,因为从高中到大学,其实并不能很清楚你到底要做什么,你唯一知道的事,就是你可能会擅长什么样的事情,所以在中学的时候,首先我很清楚的是,我比较擅长一个是数字方面的,另一个是我比较喜欢分析,对于我个人来说,一开始就想要在企业里面做,希望自己可以加入一个企业,然后有一些实业方面的经验,所以进入大学的时候选择了工商管理大类,最后选择了财务管理专业。”

GE的缘分是寿轶玮校友在大一进入会计学会的时候就结下了,寿轶玮校友回忆道:“后来进入GE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社团里认识的学姐她在这家公司。其实毕业的时候有投很多家不同的公司,在大四的上半年,有一些offer就陆陆续续过来了,但是在大四下半年,因为学姐的引导,让我有机会在GE实习,从而对GE有了更多的了解,实习岗位的老板,一位财务经理,他给了我非常大的影响和帮助,他的领导能力、分析能力和个人魅力非常吸引我,让我觉得这家公司的人和人才也非常的吸引我,正是由于这位财务经理的推荐和他的影响,让我对这家公司的热情逐渐增加,最后加入了GE。为了这家公司我也拒掉了其他的几个offer,但是到现在,我能在GE留这么久,也是证明当时的选择比较靠谱。”

  

多元化的职场体验

寿轶玮校友的职业生涯以财务管理培训生,即Financial Management Program (FMP)的身份开始,在回答我对为何会对一家公司钟情十年疑问的时候,寿轶玮校友表示:“虽然我在这家公司有十年了,但是因为GE足够大,所以一开始的两年,做财务管培生的时候,每半年的轮岗,都是做不一样的事情,在不一样的地方,其中有一年的时间在能源部门,另外的一年在医疗部门,两年的管理培训生结束后,又进入另外一个全球审计的项目: Corporate Audit Staff (CAS),之后这两年多的时间,做的是跟GE金融部门有关的工作,正式在GE医疗的话要到14年,医疗当中也分不同的行业,一开始是专注在医疗器械,从去年开始加入到生命科学。”

看似一帆风顺的职业生涯,其实在一开始却也让这位优秀的前辈手忙脚乱:“我进入GE之后第一个轮岗是被派去了北京,那时候,我并没有长时间在外地工作或生活过,所以一开始我都不知道要住哪,最后住在了亲戚家的客厅,而公司又特别远,单程要有1个小时,上班一开始我必须要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住,学会,回去之后又要自己找房子,所以那个时候是生活的压力给了我一个更大的冲击,让我觉得一下子进入到了社会。生活和工作当中的每个细节,都需要自己规划,你下个月要住哪里,跟谁住,在哪里找,怎样安排你的生活,早饭,中饭,晚饭,怎么安排,因为没有学校这样一个稳定的环境,所以这是一开始进入职场之后,环境的剧变,给我带来的一个冲击和成长。再到后来,两年培训生结束以后,进入了下一个管理培训生的项目,Corporate Audit Staff (CAS)。由于我前两年都是做能源和医疗的,一下子被公司派去做金融相关的工作,其中有一个工作是被派到伦敦,审计伦敦的税,我的任务就是去看我们当时金融集团在欧洲的一个法人实体在每个季度报税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那时候我没有做过税务方面的工作,对其中GE的金融业务也是一知半解,但在那时候对于一个初期的状态又跟一开始进入公司又有些不一样。作为管培生刚进来的时候大家还是愿意给你一些时间,去教你,但是进入审计之后,你服务的对象,工作的伙伴对你的要求又变得很不一样,所以,在开始的两周,我就每天睡很少的时间,一边在公司里,跟我的同事们学习,一边回去,要自己翻阅税务相关的资料,很多的财务政策,这样就是逼迫自己,在很短的时间,把这一块学习到,经常学习到晚上两点,第二天六点起床,但在最后税务的审计结束的时候,我的工作得到了肯定。”

  

职场中的女性角色

在讨论到女性在职场中有时略显劣势的状况时,寿轶玮校友谈到:“GE整个公司都是特别的公平和公正。但是我确实会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平时工作当中,在能不能抗住压力方面,身为一个女性,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提更多的问题。对待结婚,生育这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女性不应该去回避这个责任,因为到这个节点上确实是会影响工作,我觉的这个问题不应该是简单的去跟男性做比较,认为男性可以做到什么样强度的工作,女性就一定要做,这方面女性对自己的压力,是女性自己对自己的不公平。第二个是,如果你认为有什么样的不公,那首先应该把自己的这些要求放到台面上来,然后非常明确的告诉自己的公司、自己的老板,你想要什么,而不是一味的妥协。”

  

行业展望

寿轶玮校友认为,生命科学、医疗是在未来时很有发展潜力的,从整个医疗环境来看,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严峻的老龄化状况,使得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我们实际的需求方面,从公益、从政府出资还是民营资本也好,对于医疗或者生命科学的需求都持续存在,特别是最近,大家会感觉到,生命科学的发展较迅速,是因为在面对很多的癌症,肿瘤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追求的是传统的分子类的药物,另一方面,我们在寻求一些新的方式,比如从细胞、从基因开始,如果这些可以变的更为普及化,那么对于整个人类面对这些疑难杂症都很有帮助,或者说是有一个变革性的发展。痛点则主要有两点,一个由于贸易摩擦,会对中国,特别是对GE这样的美国公司产生影响,因为在美国生产的产品要到中国来,也有很多国产化的产品要回到美国去,所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肯定会对任何的跨国公司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的科研都依赖进口产品,所以对科研来说,会造成一些额外的成本。还有一个是,基于资本的两面性,现在有很多好的项目,但资本投入不平衡,比如过于集中在单抗,例如PD-1上,因为资本追逐的是热点,当这一块市场明明是很好的市场,被这么多的热钱追逐的时候,其实是扼杀了很多的机会和人才的。大家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是最后,没有办法市场化,因为这个市场饱和了,在短时间内就饱和了,然后就把这些产品的价格压的很低,就没有办法让这些公司长期的存活下去。然而这些资本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又快速的撤离,追逐下一个热点,那么对于在这个行业内花了很多时间和人才投入的人和企业是会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怎样在中国这个资本市场里去理性的看待,或者是保证我们怎样让这些不在热点之内的科学研究成功的孵化起来,这是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医疗领域还需要探索的地方。

  

又到一年毕业季,寿轶玮校友真心的祝愿同学们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对于应届生,校友有两点经验:首先,要勇敢,要有勇气,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相信时间都不会被浪费,所以要有勇气做出选择。再者是要对自己有交代,无论做什么样的选择,都要尽可能去做到最好,即使最后所谓的失败了,但是一定会有收获。


最新文章